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东北抗联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实录:东北抗联的真实战斗故事
来源:新华网   2015-06-01 15:11:21

  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实际是在中国东北打响的,这里也打完了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枪,历时15年,是中国历时最长的抗日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上最艰苦的抗战地区之一。

  

  听“老抗联”讲述战斗故事

  哈尔滨工业大学离休干部李桂林就是当年东北抗联十二支队的一名战士。他16岁参军,在支队当通讯员。他参加过夜袭肇州丰乐镇、血战肇源敖木台、攻打肇源县城等战斗,与日本鬼子做过殊死的搏斗,屡立战功。日本鬼子投降后,他做了李兆麟将军的贴身警卫员。

  据李老介绍,他1924年4月生于肇州县李家粉坊一个贫苦家庭。4岁丧母,7岁亡父。1940年8月,抗联第三路军总参谋长许亨植带领十二支队从铁力转战到“三肇”地区进行游击活动时,年仅16岁的李桂林报名参加了抗日队伍,从此走上了抗战的革命道路……

  由于斗争形势十分艰苦,1941年冬,我们奉命撤退进山作战,主要活动在呼兰、木兰、通河、依安一带的原始森林中。敌人实施“铁臂合拢、篦梳森林”政策,使我们遭到前所未有的困难。1942年,东北抗联大部队到苏联整修,黑龙江全省只剩下50多名抗联战士分成5个小分队坚持战斗。由于敌人封锁严密,部队和地方党组织失去联系,我们得不到支援,没有粮食,没有兵源,一年四季生活在深山老林里。春天,一种叫草爬子的昆虫成了天敌,这种昆虫传播森林脑炎,落到人身上就钻进肉里吮吸血液,发现后往外拽时,头就留在肉里,痛痒十几天,有的战士因此中毒死去;夏天,各种蚊虫咬得痛痒难忍,身上挠得溃疡发炎;东北漫长的冬天更可怕。部队到烟筒砬子一带时,正值大雪封山,没有吃和住,仅有的马也杀了不少。有时在老乡家买些苞米粒,没时间做熟就吃生的,渴了就吃口雪,后来又吃皮带和皮鞋。最后实在没吃的,就吃草根和衣服里的棉花,吃下去也消化不了。

  冬天气温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白天,我们要躲避日寇的追击,晚上还要找个避风的山崴子雪地露营。天太冷,大家一手托着腮,一手抱着枪,把手夹在两腿中间,蜷着身子睡。抗战胜利这么多年,我一直还保持这个姿势睡觉。有次部队行军一整天,我又饿又累,倒在雪地上就睡着了。大队长查岗时叫醒我,命令我搭好铺再睡,否决军法从事。可是有好多人晚上睡觉时还好好的,却永远没有醒过来,都被活活冻死了。

  然而,我们还得坚持战斗。1943年,苏联的东北抗联教导旅派人到国内寻找抗联战士,当找到我们时只剩下7个人,分别是金策、张瑞麟、张祥、张相龙、安福、刘铁石和我。

  在敌人追堵之下,我们从通河县凤山村大东北岔出发,徒步行走3个月,穿山越岭到达苏联红七军第88旅北野营驻地,重新回到了抗联大部队,在苏联进行军事训练,后来配合苏联红军开赴我国东北战场同日军进行战斗,接管了东北主要的大小城市和市县。

  从1939年开始,日军为了“围剿”和“讨伐”被他们称为“治安之癌”的东北抗日联军,加大了对抗联的封锁。有的部队在山林里已经被困了一年之久,粮食没有了还可以依靠野果和打猎,但是食盐的短缺已经威胁到了每个抗联战士的生命。

  从1944年冬季开始,在苏联整训的抗联部队开始计划配合苏军进攻东北,此时中苏边境日军的驻防情况和火力配置等情报就变得尤为重要。而日军也似乎为了防止有人穿越中苏边境,而在已经封冻的黑龙江上布置了绵延数公里的铁丝网和观察哨,严密监视着界河上的一举一动。

  留守在国内的抗联侦察部队在取得了日军全部驻防情况和相关情报后,为如何将情报传递出去而犯了难。但是随后不久他们就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抗联战士先是在江水转弯处找到一处日军观察哨不太容易看到的地方,然后在天黑的时候派出一名战士穿着白色的雪地服,携带情报来到江边用钢钎凿穿冰面。送情报的战士将情报和干衣服先装进一个不透水的羊皮袋内,然后从冰窟窿进入冰冷的江水里。

  由于黑龙江在封冻时的水位还很高,封冻后江水进入枯水期,因此在江水和冰面间会出现一个大约30厘米左右的缝隙。战士们正是利用了这点泅渡过江,然后在冰层下面用钢钎凿穿冰层上岸,而此刻他们已经站在了苏联的土地上。换好干衣服后,送情报的战士就可以迅速向抗联的整训地前进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