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东北抗联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渺无音讯的马尚德:在黑土地上筑起抗联精神丰碑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03-07 11:05:28

  从老家河南确山到吉林长春,马继志只用了10多个小时。但他至今仍难以想象,爷爷马尚德当年经历多少周折才抵达东北,以及化名“杨靖宇”最后面对日寇时的生死决心。

  搬家

  2019年,马继志把家搬到了长春,以方便去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为爷爷扫墓。

  62岁的马继志儿孙满堂,他愈发明白爷爷奋斗一生的意义:那关系到孩子们课堂上的朗朗读书声、商场里的繁荣景象、市民徜徉在步行街上的惬意……

东北抗联在黑土地立下丰碑(资料图)通化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英烈们洒下热血的黑土地上,人们平静而自由地生活。

  马继志与杨靖宇没有交集,但他一直为爷爷骄傲。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用宝贵的生命留下了永远的精神丰碑。

  马继志不敢忘记母亲提出的“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九字家训。搬家后,他来到了爷爷战斗过的土地。让他欣慰的是,这里的人民一直传承着“抗联精神”。

  来到杨靖宇的墓碑前,马继志觉得离爷爷更近一些。“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您要是亲眼看到就好了。”

  等不到的口信

  “很多细节,我是从母亲那听来的。”马继志说,1928年杨靖宇离开河南确山老家投身革命。“临行前只对奶奶说了句‘我要出趟远门’。”

  东北抗联精神在黑土地传承(资料图)通化市委宣传部供图

  奶奶作为家庭妇女,觉得“出门”必有归家日。彼时,马继志的父亲马从云不到3岁,马继志的姑姑出生仅5天。奶奶希望杨靖宇出发前给小女儿起个名字,但他只留了一个“躲”字——马躲。

  “奶奶后来才明白,爷爷希望姑姑可以躲避敌人的抓捕,躲避灾祸。”这一去,杨靖宇便与家庭彻底切断了联系。

  奶奶明白爷爷的工作纪律。“只能托人带口信,不能写家书。”但当时两人也约定,有生死大事时,会有人带来消息。

  奶奶一直在等待,等来的却只有敌人的骚扰和抓捕。敌人一直在寻找马尚德,欲了解共产党员的位置,他们几次拆掉奶奶一家的房子,拿走生产和生活工具。整个家族,生活在颠沛流离中。

  没有口信说明人还活着,“人活着,就是希望。”马继志说,奶奶一直报有希望。

  整个家族当时都不了解的细节,后来成了历史书上的文字。

  英雄血脉在延传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副处长曾宪委向记者介绍,杨靖宇在九一八事变前就来到东北,辗转多地开展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斗争风起云涌。受党组织派遣,杨靖宇1932年11月来到吉林巡视指导工作,先后对磐石、海龙两地武装力量进行了改编,建立了南满游击队及海龙游击队。

  图为杨靖宇烈士陵园(资料图)通化市委宣传部供图

  1934年1月,杨靖宇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同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他任军长兼政委。

  此后多年,杨靖宇带着队伍在当时的磐石、濛江、桦甸、辑安、通化等地开展游击战,有力地打击和牵制了敌人。

  1936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随后,抗联一军和二军合编组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1938年,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东北抗日战场进入最艰难时期。1939年,日伪军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抗联一路军,出动军警7.5万余人。

  杨靖宇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个昼夜,胸部中弹,以身殉国。

  直到1951年,马继志一家才知道杨靖宇就是马尚德。“我们找组织寻找爷爷的下落,那时我们才知道,组织也在找我们。”

  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家族。当时马继志年纪尚小,母亲告诉他:“你是英雄的后代,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

  马继志的父亲马从云早逝,母亲将孩子们拉扯大。“我们五兄妹的名字分别叫继光、继先、继传、继志、继民,名字都是母亲起的,希望我们能继承爷爷的遗志。”马继志说。

  后来,马继志从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他和战友合作毙敌4人,荣立三等功,战斗中马继志的胯部被一颗子弹擦过。在那个时候,战友们才知晓他是民族英雄杨靖宇的后代。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