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东北抗联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赵尚志率领北满地区东北抗日联军的4次远征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王凤春 魏红艳   2023-02-01 14:39:46

▲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赵尚志将军纪念馆。

  1936年至1939年,日本侵略者在伪满洲国实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投入更多兵力、采取更加严酷的手段,主要针对伪满洲国东部的三江、滨江、安东各省及奉天省东南部的东北抗日联军及其他反日力量开展军事“大讨伐”。面对敌人的疯狂“讨伐”,在三江、滨江省活动的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总司令赵尚志提出了“远征”构想,以“保存实力,突出包围,广泛游击,开辟新区”为反“讨伐”斗争策略,采取积极主动的进攻战术,4次率部远征,穿梭于小兴安岭密林中,插入敌人统治薄弱地区,历经大小百余战,杀敌千百余,攻袭城镇二三十座,缴获大量轻重武器和弹药,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战绩。

  第一次西征旗开得胜,打开松花江两岸武装抗日斗争新局面。1936年4月上旬,由抗联第3军300余人组成的首批远征队伍在赵尚志率领下,由汤原县浩良河西向通河、木兰、巴彦、东兴等地进发。途经位于松花江左岸的舒乐镇(今依兰县舒乐村),此处驻有日军守备队1个小队30余人及伪军警察200余人。为开辟远征通道,赵尚志决定摧毁敌人的这个重要军事据点。战斗发起前,赵尚志派出70余名手枪队员,乔装成镇上居民和伐木工人潜入舒东镇,隐蔽在敌人驻防地周围。他们与进攻部队里应外和、内外夹击,很快该镇被一举攻克,俘日军20余人、伪军和伪警察80余人,伪警察署长被击毙,缴获步枪百余支。19日,远征部队沿松花江向东北行进,行军间隙乘敌人不备袭击了岸边的竹廉镇(今汤原县竹帘镇),至此完全解除了汤原县伪警察武装。5月初,远征部队在通河县洼大张附近的土围子驻扎时与敌人遭遇,经过两个回合的战斗,又打死打伤敌军100余人,俘虏13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初战告捷,远征部队继续向通河、木兰活动,以蒙古山为依托,利用青纱帐起(指田野里高粱、玉米长得茂盛的时节,通常指夏秋季)的有利时间,在江北三县(巴彦、木兰、东兴)一带积极开展游击活动,组织数十次战斗,攻袭日伪据点,摧毁敌人建立的“集团部落”,开辟了西向巴彦、北向东兴、庆城、铁力,东向通河的广大游击区域,建立了巴木东抗日根据地和通庆铁抗日根据地。新区开辟后,松花江南北两岸抗日斗争交相呼应,有力推动了松花江下游地区反日斗争的开展。在斗争中,远征部队规模不断壮大,抗联第3军英勇斗争的实际行动也极大鼓舞了新区人民的抗日救国信心。

  第二次远征黑嫩平原,“冰趟子战斗”伏击日伪军传为佳话。1936年秋,为粉碎敌人妄图消灭抗联第3、6军的阴谋,赵尚志命令第3军第1师、第2、3、5师各一部及第6、9师等主力部队再次向庆城、铁力方向运动,而后推进至黑龙江、嫩江流域边缘的海伦、通北、逊河等地,建立庆铁、通海游击区和根据地。11月末,赵尚志又率第3军各部混合编成的骑兵部队,以海伦、通北为目标进行远征。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远征部队不仅要克服恶劣的天气条件,还要躲避敌人飞机、大炮的袭扰,但远征将士们始终保持着高昂士气。在赵尚志指挥下,远征部队分路出击、相互呼应,与敌人在山里山外周旋,先与驻海伦的日伪军警交火,后在海伦哈拉巴山(今海伦县双禄乡境内)与日军田岛部队斗争,以勇敢顽强的革命斗志取得了诸多胜利。

  1937年3月7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赵尚志率领300余人行至通北县境内一处名为黑风口的山沟,因冬季附近的山泉水流在沟内结成一片冰川,人们也把这里称为“冰趟子”。此时沟里是白雪覆盖的平坦冰川,沟两侧是山林,沟口狭窄,既可设伏打援,又可断敌退路,地形于我十分有利,赵尚志遂决定在这里伺机设伏,彻底扭转敌人一路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他命令部队分左右两路继续前行,制造上山假象,再沿山脊秘密折返,埋伏在树林中等待来敌。当日军700余人的队伍沿山路追来进入伏击圈后,远征部队战士用机枪猛烈扫射,日军在冰面上被打得人仰马翻。敌人在连续发起3次进攻均被我军击溃后开始撤退,逃到沟口处又遭我军堵击,伤亡惨重。远征部队以牺牲7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300余人,日军队长守田大尉等6名头目均被击毙,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物资。

  第三次远征分头突进,化被动为主动掀起东北抗日运动浪潮。在日寇残酷镇压和封锁下,北满地区的抗联部队长期孤悬敌后,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与关内相互隔绝,抗日游击运动进入异常艰苦阶段。然而,赵尚志率领的北满地区抗日联军仍坚持克服万难冲破敌人“讨伐”,以巩固旧的抗日区域,开辟新的抗日区域。

  1937年7月至10月,第3军第1、3、5师在松花江右岸依兰东部、第4师在宝清等地开展对敌斗争,他们与吉东抗联部队相呼应,搅得敌人不得安宁。第9师在汤原西部活动,毙敌百余名,俘虏数百人,缴获轻重机枪6挺,炮1门,子弹数万发。第6军第1师在富锦、宝清、桦川一带积极开辟新游击区,攻袭了富锦县太平镇、宝清县凉水泉子。第6军第5师在绥滨、富锦、同江一带破坏敌人交通运输线和“集团部落”计划,使敌遭受巨大损失,并于古城岗设伏袭击了日军德田指挥官所率“讨伐队”,获得大胜。第6军主力按照赵尚志的远征指示,在军长戴洪宾率领下穿越小兴安岭,到达绥棱、海伦抗日游击区,与第3军第6师配合,进攻海伦县叶家窝堡敌人据点,攻占侯家大屯,摧毁了当地伪警察署。第3军第4师与第6军第2师组成的模范师,挺进饶河、抚远境内,与抗联第7军配合,在乌苏里江沿岸不断袭击敌人据点,取得了一系列战斗胜利。第9军第1师和第2师在依兰、方正、宝清等地分散开展游击战争,攻袭了依兰五区草帽顶子,解除了伪自卫团武装。抗联部队通过远征积极开展游击斗争,胜利果实丰硕。与此同时,远征部队还组织和领导群众参与反日斗争,所到之处广大群众的反日斗争热情更加高涨。

  第四次远征应对日伪“重点讨伐”,展现出坚定的革命精神。1937年秋冬季,日伪当局为了巩固侵华后方基地,实现其扩大侵略的野心,在大举进军关内的同时,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残酷的法西斯式“讨伐”,并将赵尚志率领的第三军列为“重点讨伐”对象。日本关东军参谋部组建了约5万人的“讨伐军”,企图在松花江下游伪三江省一带消灭抗日联军有生力量。自10月下旬起,敌人向汤旺河流域展开进攻,多处抗联密营接连遭到攻袭与破坏。考虑到一旦敌人集中力量对我军继续围剿,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赵尚志根据多年来数次反“讨伐”的经验教训,一针见血地指出:敌人“更残酷的毁灭”即意味着对“反动统治深感绝望”,因此,粉碎日伪“讨伐”的有效办法就是再次远征。

  按照赵尚志的提议,在北满的抗日联军各部,除在哈南、哈东及松花江左岸仍留一部分兵力外,大部分都参加远征。其中,第3军第1师、第6师分头向嫩江平原挺进,占领大兴安岭及讷河、布西、拉哈一带,第3军第5师则游击于海伦、通北、德都、龙门等北黑线路。这几支远征部队到达黑嫩地区后,积极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果。而活动在三江地区的吉东抗联部队及北满其他部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果断执行远征计划,在敌人“大讨伐”中遭受较为严重损失。由此可见,赵尚志的革命预见和远征战略经得起实践检验。

  北满抗联各部在远征途中迎风斗雪、翻山越岭,他们高唱着“豪气壮山河,长征乐趣多,红旗映白雪,风云奏凯歌”,不畏艰难险阻,不畏流血牺牲,表现出坚定的革命精神,值得吾辈永远铭记与学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