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抗日联军重要发祥地和主战场——汤原县,东北四市党报“重走抗联路铭史看振兴”采访团探访了东北抗联密营遗址,实地了解、感受70多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当年侵华日军封锁入山要道,断绝抗联队伍的粮食供给。冬天,在零下40℃严寒中,战士们啃树皮,忍饥挨饿是密林生活的常态。长期的山林生活,练就了战士们根据树叶形态辨别方向的本领,以密林为屏障,战士们一边与日军游击作战,一边生产自给。
遗址内除了复建的密营外,还矗立着抗联英雄们的墓碑和雕像。他们中,有的变卖家产组建游击队,击毙日军21人;有的将日军诱入深山,冻死众多日本兵后不幸牺牲……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这句抗联铭志文背后,是“父母两家什么都不剩了,有的就是坟头”的残酷历史。
在汤原县,抗日名将李兆麟将军的女儿张卓娅告诉记者,当年在躲避日军追击时,父亲担心6个月大的儿子哭闹暴露部队行踪,狠心将其丢进山林里。“母亲所在村子里的人几乎被杀光了,父亲所在的村子也是。别人可能有七大姑八大姨,但很多抗联后代什么亲戚都没有。”
据日本关东军资料记述,其与东北抗联对抗10年时间,共交战10万余次,日方伤亡18万人。张卓娅说,由于武器装备没法跟日方比,死伤的抗联战士肯定比日本兵多。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