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东北抗联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联小部队与金策
来源:360图书馆   2018-02-12 10:19:46

  1941年7月10日,经野营党组织和周保中的提议,苏方代表王新林赞同任命金策为第三路军政委。金策于7月13日由苏联动身返回中国东北。由于各种条件恶劣,直到10月中旬,金策才到达绥棱、庆城、铁骊一带的第三路军总部所在地老金沟,并与张寿籛会面。根据当时第三路军的实际情况,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金策和张寿籛于10月25日写信给第三路军总参谋长许亨植,并派六支队长张光迪转达口头指示:“根据东北主客观情形,三路军今年冬季,无论主观上如何努力,总不能克服主力消耗的危机……为此,必须采取暂时迂回办法。”许亨植接到总部通知后,把六、九、十二支队人员集中起来(大约百余人),由六支队政委于天放带领,于11月越境入苏学习、休整。北满抗联主力撤出后,金策仍留在北满坚持斗争。留下的两支小部队继续在北满活动,在许亨植具体指挥下发展抗日救国会,筹备储存粮食,侦察敌情。1942年3月19日,于天放从苏联返回东北,到铁骊山区与金策见面,转交了总指挥部的信件。因考虑金策腿部有伤,在恶劣环境下行动不便,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准备让于天放接替金策在东北的工作,金策去苏联抗联野营休整。金策理解同志们对他的关心,但仍表示留在东北坚持斗争,于天放一行6人同时留在东北。1942年8月初,许亨植牺牲,第三路军小部队由金策直接领导。这时已进入秋季,为了准备过冬的给养、服装等,金策部署小分队袭击一些地方。朴吉松和于天放带领两支小分队共20多人袭击了庆城南的大罗镇,后来朴吉松又率小分队袭击了木兰县的大贵镇和石头河子,都取得了胜利,缴获了冬季所需的服装和粮食等。

  1942年10月下旬,即将进入冬季,金策在庆城南山里主持召开了龙南地区小分队干部会。会上,金策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提出为坚持开展抗日斗争,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域,决定把北满小分队50余人编成4个小分队。于天放小分队10余人活动在海伦、绥棱一带;朴吉松小分队10余人活动在庆城、铁骊山边一带;张瑞麟、鉏景芳等八九人活动在东兴、蒙古山一带;马克正带领四人活动在小白、带岭一带。

  龙南会议后,金策和刘铁石、张向龙侦察敌情,查看后方粮食。10月28日,张寿籛致电金策:认为你必需分配忠实可靠人员若干名化装为人民,把他们分散安置在北安、绥化、庆城一带,继续联系群众,同时进行侦察工作,监视那些地带敌人日寇的行动。除了分遣工作同志以外,你率于天放、朴吉松等一切人员迅速直接归回我处。金策接到张寿籛报告,对小分队活动放心不下,由于分散行动,他一时难以同于天放、朴吉松小分队联系,所以只能一边转移,一边寻找。后来转移到通河县郭把头碓营,与张瑞麟领导的小分队会合。金策与张瑞麟相遇后,决定将剩余的兵力集中起来。由于朴吉松被捕,队员被打散,于天放率领的小分队在绥棱一带也频繁被敌人袭击,居处不定,很难寻找,所以金策带领现有的十几人,移到凤县(今属通河县)东北岔张把头碓营,在那里进行休整。金策一方面派鉏景芳、刘铁石两人去苏联,向周保中、张寿籛请示工作;一方面派张瑞麟等组织小分队去凤山县城郊开展群众工作。几个月时问内组成了“反日救国会”,建立了群众工作基础。1943年冬季到来,抗联又将面临寒冬难熬、断粮无援、受敌“围剿”的严酷考验。为了做好冬季的准备,金策和张瑞麟等一起研究确定,如短期内得不到抗联领导人的指示,一时不能去苏联,就准备在凤山山里过冬。1943年末,鉏景芳带五、六个人从苏联回来,奉抗联领导的命令,接金策等去苏联抗联野营。金策率张瑞麟等20多个人离开凤山东北岔向苏联进发。这时已是大雪封山,金策等人踏着齐腰深的积雪,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艰难跋涉。1944年1月到达中苏边境地带时,突遭日军率领的山林队的袭击,金策指挥小分队集中火力,将其击溃。为摆脱敌人的追击,按照老乡的指点,迅速沿河套向黑龙江边奔去。一夜走了140多里路,进入苏境,在苏联边防部队的安排下,从戈萨什克边防哨所来到一边防城市,乘火车到伯力城,之后到达抗联教导旅北野营整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站长统计-当前在线[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