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洁民画像
“六学子”是以孟洁民等六人为首的磐石学生的代名词。他们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走上了抗日道路,他们血气方刚,挥斥方遒。在磐石人民抗日斗争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学子投笔从戎”是磐石南满城乡广为流传的抗日佳话。这6个人是:孟洁民、初向辰、王兆兰、刘克文、江柏生、侯维春。
1930年7月磐石成立县立中学,有初中班、师范讲习科两个班,学生约六七十人。
磐石县中学是磐石、桦甸、双阳等地唯一的一所最高学府。中国共产党员经常到学校师生中进行革命活动、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师范班学生孟洁民等6人均是贫苦农民子弟,勇于接受革命思想,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们进步很快,成为进步学生的骨干,经常率领同学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
1930年8月中共磐石县委成立后,孟洁民六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团结一批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国盟会。以他们为核心,以“扯西皮”(英文共产党CP缩写)为暗号,以郊游、钓鱼为名到城西档石河畔的树丛或小东山的密林里秘密集会,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刊物、评论时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时,中共地下组织秘密地在学生中发展了孟洁民、初向辰、王兆兰等加入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不久,孟洁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共磐石县委的领导下,磐石广大群众掀起了抗日的怒潮,农民协会、妇女协会、童子团等抗日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孟洁民等爱国青年也在磐石县立中学成立了学生反日救国会,在校内外举行各种抗日救国活动。一时间,磐石县立中学成了反日爱国斗争的战场和群众抗日的策源地。
一批进步学生团结在孟洁民的周围,他们表示要投身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拿起武器参加抗日战斗。孟洁民根据这些青年的急切心情,单身到西玻璃河套向中心县委汇报县立中学学生的抗日宣传活动和同学们报效祖国的迫切心情。请求中心县委指示。1931年11月,中县县委交通员老刘头,到孟洁民等学生的住处,同他们进行彻夜长谈,并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考查,经中心县委批准,老刘头把这些学生从磐石县城带到中心县委驻地西玻璃河套。为革命增添了新鲜血液。这次投身革命的还有朴世胤、車向红等共十多名学生。
在抗日斗争的烈火中,他们六人都成长的很多,都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孟洁民,历任磐石工农义勇军的分队长,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的总队长;
初向辰,历任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分队长,南满游击队的政委;
王兆兰,历任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分队长,南满游击队的副总队长、总队长;
刘克文,历任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分队长,南满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长;
侯维春,先从事地下工作,后带领起义伪军加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