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北京抗战 > 内容正文

平郊“红蓝箍”写就的抗战奇迹
来源:北京日报   2023-08-22 11:15:54

  在百望山森林公园天摩沟腹地,建有一处黑山扈战斗纪念园。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北平郊区的游击队——国民抗日军在这里与日军进行过激烈的正面交锋,并击落日军侦察机,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极大鼓舞了北平军民的斗志,为抗战史册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平郊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诞生

  来到黑山扈战斗纪念园,立刻被眼前的纪念浮雕和人物雕塑所吸引:有的举着步枪在瞄准,有的架着机枪在扫射,有的举着大刀砍向敌人……这栩栩如生的情景再现,瞬间让参观者对80多年前那段浴血战斗的峥嵘岁月肃然起敬。

  1937年一二月间,流亡在北平的东北大学学生、抗日义勇军成员高鹏(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纪亭榭(新中国成立后任海军航空兵参谋长)等人,受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影响,商议组织队伍,到北平郊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他们一方面用张学良通过东北救亡总会给的4000元钱购买枪支,另一方面进行广泛联络,到四五月份,已经购买了17支手枪,联络了20多人。

  与此同时,他们辗转认识了昌平白羊城村保卫团团总汤万宁和他的儿子汤玉瑗,并晓以抗日救国大义,动员汤氏父子共同组织抗日队伍。汤万宁表示:“我倾家荡产,跟着你们抗日了!”汤氏父子回到村中,说服本村保卫团团丁集中枪支藏在家中,等待举事时机。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高鹏、纪亭榭加紧了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他们将枪支偷运到清华大学校园,藏在共产党员沈海清(即林一民)的宿舍内。

  7月20日,联络好的20多人分成两组,一组由高鹏带领混出西直门,到清华大学取出枪支,徒步奔向昌平白羊城村;另一组由东北大学学生宋鸣皋带领,乘坐火车至昌平南口下车,再徒步转向白羊城村。当晚,两路人马在白羊城村汤万宁家会齐。7月22日,这20多人齐集白羊城村关帝庙前的空场上宣布成立抗日军,举行武装起义。这支队伍就是国民抗日军,也是北平郊区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

  不久,中共北方局所属东北工作特别委员会党委会决定,派一批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和进步青年到这支队伍,争取、团结共同抗日,其中就包括共产党员汪之力等人。这些人进入国民抗日军后,先后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从此,国民抗日军开始走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生道路。

  奇袭第二监狱救出数百同胞

  德胜门外不远有个功德林庙,清朝末年被改建成监狱,民国初期成为河北第二监狱。1937年8月,在这座有着丈余高墙的监狱里,关押着几百名犯人,其中包括几十名共产党员和政治犯。由于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不久,还没有派兵接管,这里仍由少量伪警察看守。

  此时,活跃在北平城郊附近的国民抗日军已发展到70多人。一天,当地常给监狱送豆腐的回民小张向国民抗日军报告:“你们要搞枪,第二监狱里有三挺机枪、三十几支步枪,还有几百名犯人,看守就是几个根本不会打仗的警察。”他还自告奋勇,愿意带路。高鹏、纪亭榭等人商量后,决定采取奇袭的办法,劫牢反狱,夺取枪支,释放犯人,壮大队伍。汪之力、史进前、王建忠等共产党员,为了营救革命同志出狱,加强部队中党的力量,也支持这次行动。

  8月22日傍晚,国民抗日军二十几人由回民小张带路,直扑第二监狱。到了第二监狱门前,回民小张大喊:“洋二大爷来了,要察看监狱,快快开门!”连吼几声,看守便把大门打开,勇士们一拥而进,先缴了伪警察的枪械,又去监房放人。一两个小时后,被解救出来的同胞随国民抗日军转移到铁狮子坟一带的树林里。当时,营救出在押党员群众500人,他们大多参加了国民抗日军。

  国民抗日军奇袭第二监狱,不仅解放了数百名同胞,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壮大了自己的队伍,更重要的是营救了一批共产党员,为革命事业保存了干部力量,其中包括李大钊的侄子李海涛、河北省磁县农民暴动领导人唐洛寿等。

  此举也令北平城内的敌人慌成一团。据1937年12月15日《世界日报》报道,第二监狱受到打击后,陷于瘫痪,直到12月才得以“恢复”。这一消息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向北平和全国同胞宣告:刚刚被日军占领的北平就出现了一支有组织的人民武装力量,高举着抗日大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红蓝箍”成为党直接领导下的人民武装

  奇袭第二监狱胜利后,爱国学生、贫苦农民以及流散的第二十九军、冀东保安队士兵踊跃投奔,国民抗日军队伍壮大到1000多人,声威大震。但是,队伍中人员成分复杂,思想作风各异,亟须整顿。为此,部队决定进行整军。

  汪之力起草了“全军约法”,作为治军的章程。约法规定:所有人员、武器、军需财物,归全军所有,统一指挥,统一调动;全军以军人大会或军人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选举军政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全军重大事项均须由军政委员会讨论决定,唯一公开共产党员身份的汪之力担任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全军军人大会或军人代表大会直接选举部队领导成员,作为日常指挥员。

  1937年9月5日,国民抗日军在三星庄村集合,召开全体军人大会。大会正式将队伍名称定为国民抗日军,并确定了军旗和袖标。军旗为红色,白色旗裤,上面写有“国民抗日军”五个大字;袖标为红蓝两色,红色在上,表示战斗,蓝色在下,表示祖国河山。意思是:用战斗精神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祖国大好河山。从此,佩戴“红蓝箍”的国民抗日军在平郊群众中遐迩驰名。

  经过三星庄整军,国民抗日军的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起来。经上级批准,党的队委会成立,成员有汪之力、王远音、王建忠、陈大凡、沈海清,汪之力任书记。各总队也建立了党员小组。共产党员大都在各级担任了领导职务。不过,当时党组织和党员们的身份都是秘密的,部队中党组织的任务是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做好争取上层、团结基层的工作。国民抗日军的组织者和核心领导高鹏、纪亭榭思想进步,靠拢党的组织,注意保护党员的安全,支持党员的工作,党的队委会的意见一般都是通过他们得以顺利执行。这支成分复杂的武装队伍逐步被改造成为党直接领导下的人民武装。

  黑山扈大捷大振民气

  1937年9月8日拂晓,国民抗日军穿过挂满露珠的高粱地,爬上黑山扈地区百望山的天摩沟,把山梁上一处废弃的旧碉堡当作机枪掩体,监视着山下由北平城通向温泉、南口的大道。

  起初,日军得到国民抗日军到达黑山扈的消息时没当回事,以为是小股散兵游勇,只派出一支小部队,分乘两辆军车前去“扫荡”,结果受到国民抗日军阻击。日军一看苗头不对,赶紧掉头跑掉了。

  下午2时,七八十名日军从温泉方向赶来,再次向天摩沟发动进攻。国民抗日军集中火力猛烈还击,当即有二十几名日军中弹倒地。日军被迫退守另一座山头,再不敢主动出击,只是和国民抗日军对峙。为了打破僵持,第二总队总队长宋鸣皋派大队长杜雄飞、指导员霍志德带领两个中队,从一侧包抄日军侧后方,向日军发起猛攻。

  战斗到下午4时,北平方向飞来4架日本飞机。它们擦着山头盘旋,对国民抗日军阵地进行低空侦察。由于日军认为国民抗日军没有高射武器,所以飞得很低,飞行员的身影清晰可见。望着这几架日本飞机,国民抗日军的战士们气坏了。班长苏家顺大声招呼战士:“拿枪打他狗日的。”当飞机盘旋一圈要转弯时,战士们端起机枪朝日机迎头仰射。嗒嗒嗒嗒……一时间,天上子弹纷飞,一架日机被击中,机翼趔趔趄趄地摇晃着,拖着长长的浓烟俯冲到地面,接着一声轰响,一团黑烟升起,日机在清河附近的农田里坠毁爆炸。

  傍晚,日军从颐和园方向开来大批援军。他们先用火炮向天摩沟山头一阵乱轰,等攻到阵地时才发现,国民抗日军早已不见了踪影。

  黑山扈战斗,是国民抗日军第一次与日军正面交锋,即击落了敌人的飞机,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北平军民的抗战斗志。这一消息迅速传到国外。吴玉章主办、在巴黎出版的中文报纸《救国时报》,大篇幅报道了国民抗日军黑山扈大捷的消息,称赞国民抗日军“义声所播,民气大振”,是“北平近郊抗日的中心力量”。

  编入八路军成为正规军

  黑山扈战斗以后,北平郊区秋雨绵绵,天气转凉,地里的庄稼陆续收割,国民抗日军逐渐失去了在平原地区进行活动的天然屏障。盘踞北平的日本侵略军在黑山扈受到沉重打击以后,也把国民抗日军看成心腹之患,处心积虑地策划“秋季合围扫荡”,妄图消灭这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

  那时候,国民抗日军已壮大到3000多人,得到这个重要情报,便相继转移到昌平西山地区、宛平县、斋堂、清水一带,直至1937年11月开赴河北蔚县。期间,八路军总部派人将朱德、彭德怀亲笔签名的长信带给国民抗日军,信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抗日的有关政策,以及建立根据地与进行游击战的方针,对国民抗日军的工作作了全面指示。国民抗日军的党员和积极分子都渴望能与党和八路军建立直接联系。12月25日,国民抗日军正式被八路军总部批准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

  在北平郊区的这几个月里,国民抗日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的大旗,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群众,在敌人后方建起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游击战争。国民抗日军的活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北平人民的抗日热忱,也为建立平西昌宛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白驹过隙。80多年后的今天,百望山已是海淀区一处林木苍翠、风景优美的游览之地,而黑山扈战斗旧址也已成为占地600多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岩壁镌刻的碑文上,有杨成武将军为此次战斗题写的“黑山扈战斗纪念”几个大字,时刻提醒后人铭记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

  国民抗日军部分领导人合影

  1937年9月5日,国民抗日军在三星庄村整军,整军后士兵均佩戴袖标,俗称“红蓝箍”

  国民抗日军诞生地——白羊城村

  国民抗日军活动地区图

  1937年9月8日,国民抗日军在黑山扈一带与日军激战获胜。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大篇幅报道了这一消息

  1937年11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和国民抗日军部分领导人合影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副司令员高鹏在阵地上

  汪之力在被攻克的日寇堡垒前留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