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天津抗战 > 内容正文

浴血:一支队伍的抗战记忆
来源:天津日报   2023-01-14 15:05:33

1. 冯景泉(图中右三)

2. 津南支队合影(图中后排右一为冯景泉)

3. 冯景泉结婚时与亲朋合影

4. 冯景泉

5. 冯国庆

6. 后排右二为冯景泉

  1985年,一部叫做《血溅津门》的电视连续剧在全国叫响。剧情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背景之下的天津故事。该剧原著小说作者、88岁高龄的作家张孟良先生说,小说中正面人物他是以津郊武工队为代表的抗日力量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其中的典型就是剧中的武工队长郝明。此外,剧中的青帮头子袁文会等很多人物也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存在。

  津南支队是活跃在津沽大地的一支抗日武装,成立于1942年,活动范围大致是今天的滨海新区、西青、静海以及河北省文安等地。在天津的抗战史上,津南支队的活动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是为了那些不该忘却的纪念。

  拔除据点

  地铁3号线穿过外环线,以人们不易觉察的角度缓缓提升。

  穿越黑暗,太阳照射进来的那一刻,一个小男孩欢呼着:“快到站喽!是不是马上可以坐高铁去上海了呀?”一旁的年轻女人微笑着点头。

  一个头发染得红一绺紫一绺的“潮人”正对着手机喊话:“群里还有人想去听演唱会的吗?收到给哥们儿回个话。”

  也有人望向不远处,似乎发现了新大陆——“哟!嘛时候又起一片新厂房?”

  几分钟后,车厢里的人们抵达了3号线的终点站南站。当车门打开,人们带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相聚、分离、落脚、启程,所有的一切都融入在了平和、安稳的生活中。

  这是2015年8月5日西青区张家窝某一时刻的片段。这个紧邻中心城区的小镇,已经奋斗在通往繁华城市的道路上。

  同样是这片土地,在并不太久远的1942年,却处于恐怖的笼罩之下。一群热血青年就是从这里起步,打鬼子、锄汉奸、拔据点、炸炮楼,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据当地80岁以上的老人们回忆,70多年前,在距离今天的南站咫尺之遥的炒米店村,大快人心的拔除伪军据点的战斗打响了。自从这个村驻进了伪军的一个小分队,他们就在村口设卡盘查,欺压百姓,凡有村民从此过,必“雁过拔毛”,乡亲们敢怒不敢言。

  1942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日军对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发动“铁壁合围”式的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包括炒米店在内,整个津郊地区都是日伪的腹地,岗楼密布、伪团众多。

  遵照党中央“向敌后之敌后挺进”和反“蚕食”斗争的部署,一些大部队化整为零,深入敌人的心脏,开展武装斗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津南支队建立起来了,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坚决拔除那些老百姓恨之入骨的敌伪据点。

  1943年春,村里来了几个外地“商人”。他们挑着扁担,在津浦铁路一侧休息,与一个卖果子、烧饼的当地小贩搭讪,话里话外问着据点的一些情况。天黑了,这几个“商人”进村了。把门儿的哨兵傲慢地喝道:“干什么的?”其中一位回答:“做小买卖的,天黑了,找个店住。”话音未落,领头的一位“商人”突然冲上去,用枪抵住哨兵后脊梁骨,低声说:“八路!缴枪不杀!”顿时,哨兵大惊失色,老老实实缴了枪。随后,“商人”们冲进据点,一枪未放,俘虏了十几名伪军,此外还缴获了一大批大枪、手枪、手榴弹、电话机等战利品。

  事后,人们终于知道,这几位“商人”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津南支队。领头的八路名叫冯景泉,津南支队手枪队队长,因排行老三,被大家称为冯三。这次拔除据点的行动,向人们宣告了武工队的存在,在距离天津近在咫尺的炒米店,有八路军活动,这是敌人没有想到的。

  策反伪军头目

  日军占领天津和津浦铁路,特别是控制了子牙河两岸以后,这个地区就成了敌人的“治安区”,在此建立了各种武装,实行严密的统治。这一地域内,除了津南支队外,还有日军、伪军以及武装土匪等各种队伍,明的、暗的,抗日的、亲日的,斗争形势非常复杂。

  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一场惊天动地的宴请正在进行。冯三与张家窝的伪军头目们坐到了一张餐桌旁。

  1943年初,津南支队收到一封来自马文斌等5名伪军头目发出的赴宴邀请信。考虑到当时各种危险因素,队领导决定暂缓赴宴。“我堂堂八路军,还怕几个伪军?”冯三认真分析了马文斌的处境和心态,认为马其实并不情愿当汉奸,可对八路军又心怀疑虑,按照“打击恶霸、争取伪军、团结上层、扎根佃贫农”的方针,马是可以被争取的对象。考虑再三,冯三决定单刀赴会。

  开席之前,先比枪法。马文斌提出,手枪实弹射击,射程30米。“还30米干嘛,直接50米。”说起打枪,冯三是童子功,十多岁摸枪,枪差不多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冯三拔出手枪左右开弓,50米外一溜砖头顿时粉碎。

  开饭了,冯三表情严肃地说:“你们别看日本人很威风,总有一天,他们会滚回老家去。你们如果不想当千古罪人,就听我八路军的指挥,配合抗日。虽然咱们属于不同的队伍,但都是中国人,只要一心打鬼子,我们就欢迎,八路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马文斌这些人很受震动,一方面原因是,冯三确实说到了他们心里去,那些卖国求荣的勾当他们不想干,另一方面他们也惧怕冯三,知道冯三是个“狠”角色,他们亲眼看到过那些铁杆汉奸被他枪毙就是一眨眼的事儿。

  马文斌这些人开始为津南支队提供各种帮助。经过大量的思想工作,这一带的伪军、民团也有所变化,不少队伍加入了抗日的阵营。从那以后,津南支队在这一带的活动基本处于半公开的状态。津南支队护送党内干部南下,走津浦铁路,伪军们也提供了很多方便,也常为津南支队提供情报、给养以及帮助购买一些药品。

  苇塘里的生活

  接连不断的大扫荡,使得八路军损失很大,冀中抗日根据地八分区一些团的主要负责同志相继牺牲。随着津南支队的影响不断扩大,日军专门针对津南支队的“扫荡”和“围剿”也在增多。接到上级指示,津南支队不得不暂时退到白洋淀。1943年下半年,重返津南地区时,他们只能选择大清河一带的苇塘作为活动基地。苇塘苇子很密,对于敌人的扫荡很不方便,但对于津南支队却是非常好的隐蔽地点。

  苇塘的生活是艰苦的,特别是到了晚上,睡觉特别困难。太阳一下山,蚊子就活跃起来。由于没有蚊帐,大家就准备两把苇缨和一条麻袋,人钻进麻袋,上身露在外面,手里拿着苇缨。冯三时常开玩笑说,他们白天是和敌人作斗争,晚上是和蚊子作斗争。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苇塘就是整个津南地区的后方基地。津南支队这次回来,主要任务就是要在这个地区长期存在下去,同敌人争夺这个地区,把敌人的“治安区”变成游击区和解放区。但是敌众我寡,要实现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目标谈何容易?

  从苇塘出来有个村叫三堡,这是伪军驻扎的一个据点,驻扎着40余名伪军。经过多次工作,伪军仍然不愿意配合。拔除据点的行动悄然启动。冯三带着队伍出发,借助天黑到据点外集合,架起云梯对敌据点发动突然袭击。冯三等人跃上房顶,用火力压住敌人,迫使伪军投降。战斗很快结束,伤亡不大,伪军全部被冯三俘虏,然后把炮楼一把火烧掉,俘虏被押到苇塘进行教育,然后分别给他们发些路费放他们回家。

  冯三常常带着队伍在外执行任务,安全起见,不得不在坟地、大桥底下过夜。一年除夕,冯三在堡垒户家过年,中间因为敌人扫荡,一顿饺子被打断5次都没有包完,最后只好连馅带皮一块下锅,煮熟吃了,算是过年。

  “侠客”的传奇

  在一些人的描述里,冯三是个勇敢善战、足智多谋的“侠客”,群有群胆、孤有孤胆,在当时的天津,流传着关于他的诸多传奇。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段就是大闹玉清池,在这过程中与青帮头子袁文会有过近距离交手。据说这是冯三为达到出其不意、声东击西的效果,自编自导,并且亲自出演的一出活剧。冯三到南市玉清池洗澡,故意把自己的身份透露给掌柜,果不其然警察局派人过来抓他,冯三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海光寺日军司令部的假请柬,警察一看,不敢轻举妄动,这时,由武工队员扮演的袁文会的部下来了,兴师动众地接走了冯三,声称要送他去海光寺赴宴。

  敌人很快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是这件事产生的后果是,日本指挥官、陆军大佐多多良对袁文会产生了怀疑,认为他“私通八路”。正在袁文会急着撇清与八路关系的时候,冯三的电话来了,要袁文会掏出5000元钱支持抗日。在约定的时间、地点冯三前来取钱,30几名武工队员把袁的伙计、部下全绑了起来,直到顺利拿到5000元走人。

  还有一件事同样被人津津乐道。冯三和警卫员一起化妆到市内驻津日军、伪警备队打探情况,在了解了人员组成、武器装备等情况后,第二天天刚亮就打算往回折返。在顺着墙子河朝李七庄方向走的时候,看见两个日本兵分骑一黑一红两匹高头大马,立即决定抢了他们的马充实武工队的装备。两个人用绳子挽成活套,目测好距离,日本兵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扔出的绳套勒死了。冯三两人将日本兵四马攒蹄似的扔进河里,又换上日本兵的装束,骑着马一路飞奔,各个卡口以为是日本兵出市执行任务,等到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冯三他们已经回到驻地了。

  奇袭“阎谷稻地”

  津南支队在敌人腹背上猝不及防地几刀,引起了日本人的震怒。在市区大街以及郊区据点贴出了如下布告:

  “凡活捉冯三者,赏黄金百两,中国联合准备银行钞票五十万元。”消息传到冯三耳朵里,起初他根本不信,后来深有感触地说:“我家几代贫农,生来是个穷娃,而今却成了‘金疙瘩’,其实我个人并不值那么多黄金、老头票,是八路军的威望,才使多多良胆战。”

  为了抓捕冯三,日本人布置了大量眼线,冯三再次身处险境。一次,冯三和几个手枪队员在市内的一个小饭馆吃饭,被汉奸发现了,报告了日本人。日本人出动大批人马进行搜捕,冯三他们不得不化装成出殡的才冲出了城。这次搜捕中,手枪队牺牲了两名同志,日本人还抓了几个老百姓。第二天,敌人在报纸上刊登了“共匪”冯三已被活捉,很快就要进“鬼门关”的消息。

  看到这样的消息,冯三找到工委领导,提出了一个用实际行动揭穿敌人谣言的计划。

  1944年农历七月,冯三和他的小队40余名战士化装成进城赶集的老百姓,天黑了,他们兵分四路向王顶堤村西“阎谷稻地”包围上去。

  这片稻地是日本人从老百姓手里夺来的,所产稻米,专供日军,不准老百姓食用,如有发现,一律用刺刀挑死,天津人民对此无不恨之入骨。冯三紧握双枪,与战士们一起向稻田管理处疾行。“冲啊!”冯三高呼,第一个冲了进去。听到响声,伪军和守卫人员知道是八路军来了,抵抗不住四处逃窜。“不要追了!”冯三制止了大家,拿出提前写好的标语、传单和糨糊,分给大家,“把这些都贴上,进行政治攻势,出发!”

  第二天早起赶路、拾粪的群众惊奇地发现,从“阎谷稻地”到王顶堤、李七庄的墙壁、树木、电杆上都贴满了标语、传单。“冯三来了!”、“冯三进不了‘鬼门关’,多多良要上断头台!”而津南支队呢,驱赶着为日本人耕作的十几匹骡马牛驴,高高兴兴地返回驻地,送给当地军属和老乡。

  记者手记

  星移斗转。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在解放以后近60年的时间里,冯三是一名天津橡胶机带厂的工人以及该厂的离休干部。没有了战争,当年的抗日英雄享受着日常生活里所有的平淡、平凡。

  直到2010年6月26日,冯三离世。

  在这之前,他经历了民族命运接近谷底后的重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经历了“文革”十年的浩劫,同时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全面复苏,见证了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日益强大。

  晚年的冯三已拥有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这辈子打过鬼子,值了!”冯三的儿孙辈儿在海外生活多年,他们由衷地感慨:祖国的繁荣、强大给海外赤子不仅带来了事业的机遇,更带来了作为中国人的光荣与尊严。

  毋庸置疑的是,今天祖国的强盛,与70年前那些不愿当亡国奴的热血青年的壮丽青春是一脉相连的。

  时至今日,武工队中与冯三并肩战斗的战友均已不在人世,与那段历史相关的人也将越来越少。从时空上看,在不远的将来,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连同当年那些在炮火中倒下的生命,将渐渐离我们远去。

  时间默然流逝,世界依然前行。但历史会告诉未来:“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所以,对于那段历史,我们能够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责任,也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责任。它应该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而不只是一道空洞的历史填空题。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照壁上刻着如下文字: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夕阳西下。水上公园旁一座安静的居民楼里,冯国庆——冯三的长子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谈着父亲,言语中充满自豪。书房的墙壁上,挂着父子二人拍摄于2009年的合影,那时的冯三虽然已近垂暮,但从深陷的眼眶里流露出的眼神依然倔强,那双大手与儿子紧握在一起,笑得很开心。(记者 张立平)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