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辽宁抗战 > 内容正文

辽宁——十四年抗日战争的战历史定位
来源:民生辽宁日报   2016-12-28 10:18:42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是最权威的论断,也是最公允的评价。今天,我们从历史眼泪中淬炼出从容而自信的声音,没有悲伤,唯有力量。这,就是最好的纪念。

9月14日,沈阳一个如常的周末,阴天,微凉。“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门外,9点之前就排起了长队,拄着拐杖的老人,牵着孩子的父母,没有喧哗,只有静默。

博物馆南广场,中央电视台正在录制专题节目,编导指挥摄像机对准望花街上一列迎亲的车队,继而摇向马路对面一家刚开业的饭馆,一个长镜头之后,定格在残历碑上。其上醒目地刻着——1931、9月小、18、星期五。

1931年,就在这里,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短短4个月,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全境沦陷!

辽宁人民,与东北3000万父老一起浴血奋战,“宁为义勇死,不当亡国奴”。14年,5000多个只有仇恨没有眼泪的日日夜夜,卓绝悲壮,节烈芬芳。

一个怎样的民族,才能忘记这样的历史呢?

历史定位

1931年,国际政治的光谱频频异动。

在德国,希特勒《我的奋斗》一夜热销,纳粹党队伍迅速扩大。

在意大利,年初的国会选举变成了法西斯大会,墨索里尼在讲话中煽动民族沙文主义,推行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

在日本,不顾军方反对坚持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滨口首相,遭右翼青年枪击,8月2日伤重去世。

同样是1931年,中国国内的政治版图也在发生裂变。

5月,国民党中央执监会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议成立国民政府,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

6月,蒋介石对中共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大围剿。

7月,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先“灭赤匪、平粤逆”,再谈御侮攘外。

九一八事变,正是国际国内政治生态剧烈变化的结果。它不是孤立的,而是叠加的;它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定位,史学界有过一番争论。有观点说,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是零星的,是局部的,不能算“起点”;有观点说,二战的标志是德国入侵波兰,中国抗日战争不是主战场,算不上“序幕”。

汤重南,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二战史研究权威。他认为,九一八开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则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八年全面抗战”说法不对,应该是“十四年抗战”。至于二战,它与一战最大的区别就是战争性质。二战是进步势力与退步势力的斗争,是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面战争。比起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介入西班牙内战、希特勒入侵东欧,九一八事变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时间更早。

今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讲话中明确表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是最权威的论断,也是最公允的评价。

与辽宁有关的另一个争论,就是到底谁打响了东北抗战的“第一枪”?

“江桥战役打响了东北抗战第一枪”,这是此前比较普遍的说法。江桥是齐齐哈尔南部的重要门户,1931年11月4日,日军500多人从江桥南端横渡嫩江北进,时任黑龙江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发出“此身存在,誓不屈服”的通电,率军与日军展开白刃战。15天后,中国军队以失败告终。

随着近年史学研究和当事人的回忆,真正的抗日“第一枪”逐步浮出水面,它比江桥抗战更早,就在九一八事变当晚,就在沈阳北大营。

日军炮轰北大营,东北军参谋长命令“不准抵抗”。凌晨时分,东北军620团团长王铁汉“奉命”撤退时,遭到日军新一轮进攻,毅然下令还击,打死日军2人,打伤20多人。

其实,这个“第一枪”,无所谓先后,无所谓规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民族不可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