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上海抗战 > 内容正文

时空交错的城市记忆:上海抗战遗址——摩西会堂
来源:文汇报(上海)   2017-09-26 11:11:33

时空交错的城市记忆:上海抗战遗址

二战期间,在上海避难的犹太难民聚集在摩西会堂中

  摩西会堂:东方的“诺亚方舟”

  2014年9月3日,1.37万个二战期间曾在上海避难的犹太难民的姓名被镌刻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旧址)长34米的铜墙上,这是二战期间战火笼罩下上海向犹太难民提供无私救助的历史见证。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杀戮犹太人之际,中国上海依然向这些犹太难民敞开怀抱。1933年至1941年,先后有上万名犹太人逃亡上海避难或寻求中转,度过了艰难的抗战岁月。1943年2月,侵华日军在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设立“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即虹口隔离区),约2万名犹太难民与同样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老百姓同甘共苦,结下深厚友谊。上海也因此得名:东方的“诺亚方舟”。而摩西会堂就是这座“上海方舟”的中心。摩西会堂旧址是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1928年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二战期间是在沪犹太难民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2007年3月,虹口区人民政府依据从档案馆发现的原始建筑图纸斥资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

  摩西会堂旧址现已恢复为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建筑风貌,内部结构也根据图纸进行了调整,此建筑图纸的复制品现被安置于一楼。在摩西会堂的二楼设有游客签名仪、犹太难民数据库、犹太人物品和视频节目等,从摩西会堂的二楼窗户外还可以观看到犹太难民曾经生活的小区楼房。如今,这些房子历尽岁月的沧桑,已经破旧,但他们和摩西会堂的那面写满犹太难民的青铜长廊一起成为上海抗战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