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上海抗战 > 内容正文

一二八之夜,日本缘何未取得预期战果?
来源:搜狐历史 作者:萨苏   2017-09-27 11:40:44

  对照1932年出版的《海军陆战队上海战斗记》(作者有马成甫)和中国方面的《淞沪御侮记》,来看看此战中具体情形吧。横滨(浜)路日军进展迅速,以两辆装甲车突破十九路军第一线防御,一度占领铁路线,但日军很快发现中了埋伏,攻到铁路线的日军遭到从两侧建筑上和背后飞来的子弹和手榴弹的猛烈打击。继续进攻是不可能的,中国人的子弹和手榴弹弹片打中装甲车四处崩飞,靠近装甲车不但无法掩护自己,反而更加危险。日军被迫下令装甲车后退,双方打成对峙。

  宝兴路一线日军第1中队指挥小队小队长赤尾俊二少尉骄横地当先突进,战斗一开始就被一枪击毙。日军士气大挫,又有铁门拦路,战斗遂胶着于克明路口。装甲车被打得胆寒,只敢用探照灯帮忙照亮。

  在广东街三义里进攻的日军是第3大队(夕张巡洋舰带来的陆战队)第7中队,开始日军遭到顽强抵抗,但配属的一辆装甲车用燃烧弹对十九路军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猛烈扫射,掩护日军步兵完成了突破。可是,中国军队很快恢复了斗志,并用猛烈的火力阻止装甲车的前进。夜暗中只见无数火花在装甲车上迸飞——那是中国士兵的子弹打在装甲车上。并不是每一处的装甲都能挡住子弹,混战中多发子弹击穿了装甲车的车体。装甲车被打瘫使日军攻势顿挫。但是,就在这时,得知此地战况不利的日军第3大队大队长高桥一松少佐亲自带着另一辆装甲车和四个小队的援军赶来。高桥亲自在装甲车中坐镇指挥攻击,大队旗手则手擎队旗从装甲车中探出身去高呼万岁。日军后方的野炮,23驱逐舰中队的舰炮也炮击支援。日本海军陆战队士气顿时高涨,进攻再次拉开序幕。

  但是,闸北可不是北大营。

  有马成甫在文中如是是描述这场进攻的:

  便衣队突然从侧面袭来,常磐小队留下就地阻击。在夜暗中继续前进,五米,十米,侧面出现一簇簇黑影。(大队长)打开后门,对着黑影大喊:是XX小队么?

  砰砰砰砰砰……

  “大队长,敌人的子弹啊!快关门!”这是长谷部装甲车分队长在喊。

  这样,旗手被叫了回来,战车闭门前进,边进边用机枪对外射击。但是,当战车到达中国阵地的沙袋工事前时,中国兵的抵抗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不断传来子弹打在车体上的声音。战车内不时有点点的闪光出现,那是从射击孔飞进来的手榴弹弹片,周围的情况根本无法看清。

  因为侧门上的中弹声音稍少。旗手稍稍推开侧门,随后报告击中装甲车的弹片正在崩飞杀伤周围的日本兵。他边从那里向外望,边喊道:“前方二十米,有三挺敌人的机枪!”一语未毕即被一弹命中,随着一声“我中弹了”掉落车外。

  “快向后爬!”车中的日军对旗手大喊,免得他被再次打中。

  装甲车成了中国军队集中射击的目标,距离越近,命中的弹丸威力越大,日均战车多次被击穿,顶部战车上的机枪都被摧毁。车中的大队长高桥中弹负伤,成为这天战斗中日军伤亡人员中军衔最高的一名。装甲车分队长长谷部、驾驶员隋川等也被击伤。失去装甲车的掩护后,冲到邢家桥路口的日军报告:“因为刚刚到达上海几个小时,还不熟悉周围的情况,我们误入敌军的火力网,暗黑之中可以看到吐出火焰的敌军步枪机枪,他们的火力形成不断的弹雨,在广东街敌人点燃的火焰前,暴露的我军死伤接踵,前后的人员不断被打倒,到处可以听到垂死的士兵在喊叫——‘天皇陛下!万岁!’”日军第4小队长近藤忠兵卫少尉战死。烈火燃烧到清晨不灭,这支日军只好转入就地待命,等待飞机支援。三义里之战日军伤亡59人,是各路进攻部队中损失最大的。

  日本军史专家儿岛襄在《日中战争》一书中评价M-25维克斯战车的装甲太薄,实战中角度合适的情况下,中国士兵的步枪或捷克式轻机枪都可将其击穿,对手榴弹的防御力也不足。日军记录此战时,形容这种装甲车有效地增强了陆战队的突击能力,“但是5.5毫米厚的装甲,即便是普通子弹命中,只要角度合适也会被贯通,而且由于是轮式装甲车,面对路障也会出现重大的机动问题。巷战开始后,中国方面从路边和建筑物上的死角投掷手榴弹,造成数辆(装甲车)的损失。(しかし、5.5mmの装甲板は銃弾の命中角度によっては貫通されたし、装輪式なのでちょっとした障害物でも重大な問題となった。また市街戦ということもあり、中国側は路地の影や建物の上層階といった死角から手榴弾を投げ、数両が失われた。)”

  虽然根据《日中战争》中的记载,日军拼死将被击毁的装甲车抢回,但中国方面因此发现日军的战车并非看上去那样可怕,军心大振。此后,日军也曾多次使用这种装甲车进攻中国军队阵地,多遭重创。2月4日,日军再次进攻宝兴路时,第4号装甲车再被击毁。不过,这种战车在这一阶段与十九路军的作战中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配置在重要街道地段,周围垒上沙袋作为活动堡垒阻击中国军队携带迫击炮进行的袭击。

  中国军队使用的法制81毫米机动式迫击炮,运行轻便,火力凶猛,弹道又异常弯曲,特别适合巷战,被日军称作中国步兵部队最有威力的武器。十九路军官兵和救国会组织的便衣队经常携带这种迫击炮出击,在日军用装甲车封锁主要路口以前,曾给日军和租界中的日方机关建筑造成重大破坏。

  由于迫击炮不配备穿甲弹,加上沙袋的M-25装甲车只要不是被直接命中,就很难受到致命伤害,而它转动的炮塔和高射速的机枪子弹对于携带迫击炮而行动迟缓的中国袭击部队来说则是致命的。

  日方评价:“到1932年2月13日陆军第9师团登陆之间的两周时间里,为避免陆战队遭到优势敌军全歼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战车的战绩扫清了对轮式装甲车作战能力的怀疑。受其活跃表现的影响,海军同年开始仿造,定名为92式六轮装甲车。(1932年2月13日に大日本帝国陸軍第9師団が到着するまでの2週間をわずかな数の陸戦隊で大人数の敵部隊を食い止めるのに大いに貢献し、「タイヤ付きの装甲車は役に立たない」という従来の見解を改めさせた。本車の活躍を受け、海軍は同年に海軍九二式六輪装甲車を採用した)”这种车辆曾广泛用于侵华战争。

  十九路军对这种“乌龟壳”阵地一筹莫展,但是随着中央军嫡系第5军投入战场,宋希濂将军率领的这支精锐部队带来了新的武器。十九路军借炮打战车,让闸北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吃了大亏,那大概也是十九路军和M-25装甲车最后的恩仇了结了,咱们后边再说。

  一二八之夜,日军未能取得预期战果,原因甚是复杂。单从战术上讲,平均分配兵力几路并进,进攻力量捏不成拳头是兵家大忌。将战车分散配属给步兵使用也是如此,日军要直到1939年南昌战役才学会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十九路军打的是防御战,略有缚手缚脚,若是换了八路来打这一仗,只怕当场会放一路日军进来包饺子。

  看来,九一八的轻易得手让日军产生了过剩的心理优势。

  不过,当晚战斗中最吸引国际军界人士的,则是双方装甲部队发生了交手。双方交战的地点在虬江路。

  这一晚最激烈的战斗也发生在虬江路。在这里发动进攻的日军为第1大队第2中队。其尖兵吉松小队与中国警察(日军称为“公安局巡捕”)在赫司克尔路口交战,中国军队利用一座二层楼房作为据点用机枪反击。日军试图除掉铁丝网不成,暴露在街道上的官兵在与十九路军官兵对射中不断中弹,日军狂呼:“呜呼,我们要沙袋!”并纷纷挤到装甲车的后方以求掩护。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