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杨子荣的故事
来源:烽火HOME   2020-10-15 15:19:26

  挺进东北的山东部队中还涌现出了一批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式英雄人物。杨子荣就是其杰出代表之一。杨子荣是东北解放战争中的著名侦察英雄,更因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和电影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上演,而闻名天下,家喻户晓。电视剧《林海雪原》的播出,再次引来各式各样的评论和议论。他的传奇经历也吸引了许多人,以致流传出各式各样的故事和描写。

  1986年3月出版的《黑龙江文史资料》第22辑,刊载了由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温野撰写的《侦察英雄杨子荣》一文。此文是作者通过走访杨子荣的亲友、首长和战友,在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又查阅了有关历史档案,经认真核实研究,整理成文的。

  谷办华根据军史资料和辗转东北、山东等地对杨子荣的首长、战友、亲友及有关当事人的大量采访记录,也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杨子荣的传记报告,出版了《英雄杨子荣——杨子荣的生前死后》。这部书如其内容介绍所说,史料准确翔实,称得上是英雄原型的正传。

  这些研究成果为了解生前死后都充满传奇色彩的真实的杨子荣,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借鉴。

  杨子荣1917年(一说1916年)出生于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蜗峡河村一个穷苦人家,名宗贵,字子荣。4岁那年,父母带着全家去东北安东谋生。但在东北也混不了个肚儿饱,父母决定分开活命。父亲领着姐姐留在安东,母亲带着他和哥哥等回了山东老家。在老家,母亲省吃俭用供杨子荣上了几年私塾。

  1929年,胶东地区军阀混战,学校关了门。十几岁的杨子荣独自搭船去安东找父亲、姐姐。两年后,到姐姐做工的缫丝厂当童工学缫丝。三年学徒期刚满,工厂裁人,他被赶出工厂大门。杨子荣不得不独自在关东闯荡飘泊,到码头搬木头、扛大包,到鸭绿江边放木排、当船工。后来,他又到鞍山、千山一带当矿工。1943年春天因打了日本监工难以存身,逃命回到老家牟平。

  杨子荣在东北闯荡了14年,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但也熟悉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对行帮活动及土匪暗语黑话等都有所了解。他记忆力特别强,许多民间传说、故事,讲起来有声有色。他还学过一些武术,胆大心细、机敏果断。这些对他后来成为出色的侦察员打下了基础。杨子荣回到老家后,参加了民兵组织。母亲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同一位叫许万亮的姑娘结了婚。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但半年后就夭折了。

  1945年9月,杨子荣参了军。报名时,他没有用“宗贵”的原名,而是报了“子荣”的字。他被编人海军支队第三中队。中队领导看他比自己的年龄还大,就让他当了炊事员。10月,海军支队奉命开赴东北。渡海到达东北后,海军支队改称东满人民自治军第二支队,由副支队长田松、副政委李伟率领赴北满剿匪。

  北进途中,第二支队在吉林九台、舒兰、榆树、五常等地进行了多次战斗。杨子荣常冒着炮火把饭送到阵地上,还在关键时刻给干部出主意支招。一路上,他动员30多名青年参军,被大队评为“扩军模范”。

  支队打下五常县城后,扩编为第一、第二团。田松任支队长,李伟任政委。杨子荣所在的大队编入第二团,他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二支队改编后,奉命紧急东进牡丹江地区。1946年2月1日,农历大年三十,部队到达牡丹江市西的海林。第二团于除夕夜收缴了占据海林的地主武装,进驻海林镇。此时牡丹江地区局势极为紧张。土匪谢文东、马喜山等部,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牡丹江市,甚至窜到牡丹江军区附近的街道活动,嚣张至极。为扭转不利局面,第二支队从2月上旬开始,分兵两路清剿土匪,接连打垮了几股较大的匪帮。

  3月,杨子荣被调到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任一班班长。当班长的第二天,杨子荣就带领全班参加了攻打逃入林口县杏树村土匪的战斗。

  杏树村,也叫杏树底村,坐落在地势平坦的山坡上,围绕村子的是两米多高的土围墙,四角耸立着高大的炮楼。围子外面有三四米宽的壕沟,要道设柞木杖子等障碍物。窜进村子里的土匪有400多人,是几股合在一起的。

  炮兵轰击后,部队发起强攻,但爆破鹿砦未能奏效,退了回来。杨子荣带领全班战士,运动到离围子100多米的小沟里隐蔽。他一边组织射击,一边琢磨:除了强攻,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炮击后,村子里传出了土匪的叫骂声和妇女、小孩的惊叫声。他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趁土匪与群众正处在惊恐、混乱中闯进村子,迫使土匪投降。他回头一看,地形不利,于是,把枪交给身边的战友说:“你们别动,我进村子去说降土匪!时间来不及了,你们替我去报告连首长吧!”说完,趁射击的空隙,纵身冲了出去。他挥动着白毛巾,大声喊道:“不要打枪,我要找你们当官的讲话!”他一面喊着,一面朝围子西大门走去。

  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动了敌我双方,枪声骤然停止。围子里的一个土匪连附,以为杨子荣是来投降的,急忙向匪兵们大喊:“不要开枪,放他进来!”

  就这样,杨子荣独闯匪寨。他巧妙地利用外逃进村寨的土匪和本村土匪之间的矛盾,对村子里的群众晓以家舍安危,动员群众向土匪施加压力。他对群众和匪兵说:“乡亲们,部队已把村子包围了,再打下去,老百姓就要遭殃。你们都是有家有业的,你们有的家在本村,打下去会怎么样?对得起你们的父母兄弟吗?只要你们投降,保证生命安全,全村也可平安无事。”

  在他的劝降攻势下,不少土匪开始动摇,村里的群众也纷纷劝说土匪赶快投降,别让乡亲们也跟着遭殃。青北寨逃来的土匪头目许大虎,用枪对着群众叫嚣,谁投降就枪毙谁!此举惹恼了家住本村的土匪头目郭连长。两个匪首,各自端着手枪,怒目相对,眼看就要火并。群众和匪兵也开始骚动起来。

  面对这一情况,杨子荣灵机一动,指着附近一块空地向匪兵们说:“伪军弟兄们,不要白送命了,愿意放下武器的把枪放到这里来!”

  群众异口同声地喊着:“欢迎弟兄们交枪!”

  匪兵们见此情景,纷纷放下武器。许大虎见大势已去,把手枪一扔,抱着脑袋蹲在地上。

  杨子荣见大事已成,便令人快去围墙上插白旗。村外进攻部队见围子上插起了白旗,立即吹起进军号,从东、西、北三面迅速开进围子。

  杨子荣从上午8点多进村,一直到中午,经过数个多小时的宣传斗争,终于迫使400多名土匪全部投降,缴获重机枪4挺、轻机枪6挺、平射炮2门、迫击炮1门、掷弹筒8具、长短枪300余支和大批弹药。

  杏树村一战,杨子荣立大功。不久,他被调到团部当了侦察班长。

  6月间,从俘虏的口中了解到,匪军“姜左撇子”大队已逃回铁路北面。这股匪军有三四百人,匪首大队长“姜左撇子”是个有名的惯匪,左手打枪百发百中,故有此绰号。经了解,得知北山里有个百十户人家的屯子,是日本人搞“归屯并户”时建立起来的“集团部落”。估计匪军很可能进入这个易守难攻的屯子。为查明敌情,团长让杨子荣带一个战士前往侦察。

  杨子荣找了向导,吃完午饭就出发了,半夜时在距屯子不远的一棵大树下停下来,杨子荣让那个战士和向导在大树下等着,自己摸了上去,利用匪军换岗的机会,抓了一个“舌头”带回来。第二天中午,他们赶回团部,审问俘虏,弄清了匪军的情况。团长让杨子荣留下休息,第二天随后勤人员一起出发。

  部队连夜急行军,拂晓前到达该屯附近,正准备发起进攻。突然枪声大作。原是匪首发现匪兵失踪,赶在天亮前转移,正好与进攻部队遭遇。枪声一响,匪兵四散溃逃,钻进树林里。就在这时,杨子荣突然来到团长跟前。原来他口里答应留下休息,待部队出发后,还是悄悄地跟来了,而且趁匪兵奔逃时抓到一个俘虏。这个家伙是“姜左撇子”的亲信副官。杨子荣向团长建议,叫这个俘虏站到一棵大树下喊话,召唤匪兵,我军埋伏在附近捉活的。团长同意了杨子荣的建议,下令部队分散隐蔽起来。杨子荣让这个家伙大声喊叫:“弟兄们,大部队在这里!”连喊了几遍,果然匪兵从四面八方,三三两两地走来了。我军顺顺当当地活捉了100多个俘虏,连那个老奸巨滑的匪首“姜左撇子”也被活捉了。

  7月,第二支队与牡丹江军区合编,两个团编为军区独立第一、第二团。团成立了侦察排。杨子荣被任命为第二团侦察排长。

  经过1946年的剿匪战斗,到年底,大股土匪基本上被剿灭,只剩一些小股土匪躲进山林深处,继续顽抗。包括座山雕匪部。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自15岁开始当土匪,已有50多年的匪史,是牡丹江一带有名的惯匪,行踪诡秘,张作霖和日军都没能对付了他。日本投降后,他被国民党委任为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第二团曾对其进行了多次搜剿,歼灭了其大部分人马,但他的老巢一直没有找到。

  1947年1月中旬,临近春节的一天,海林镇农会主席贾润福在办公室的地上捡起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座山雕匪部索要给养的恐吓信,要他3天内把20件棉衣、10袋白面,送到胡家窝棚,否则要他的脑袋。信很快转到第二团首长手里。从信的内容判断,座山雕的老巢还在海林北部山区,人数也不太多。团首长要杨子荣出去侦察,摸清座山雕匪穴的情况,能打就打,不能打要搞清地形地貌,最好能抓个“舌头”回来。

  杨子荣接受任务后,决定化装成残匪,打进匪伙进行侦察。他从两个侦察班里挑选出孙大德、魏成友、赵宪功、孙立珍、耿宝林等5名侦察经验丰富和熟悉当地情况的侦察员,组成了一个精悍的侦察小组。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午后,杨子荣带着侦察小组从海林镇出发,一直往北进了完达山。他们在深山老林里转了好几天,走到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发现一座大工棚子,里边有十几个人。杨子荣用土匪黑话试探,意思是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开始没人搭理,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去一个地方。他拿出一把锯、一把斧子、一把小铁锹和一个盛着半桶苞米面的小铁桶,交给杨子荣等人,然后,把他们带到20里外的一个空木棚子。他对杨子荣说:“这里僻静,没人来,你们就在这里住吧!”说完就走了。

  杨子荣判断姓孟的肯定与土匪有联系,决定等他再来。可是等了三天,也不见孟工头的影子。带的干粮和那几斤苞米面也都吃光了。战士们等得有些着急,担心情况有什么变化。杨子荣一再说服大家,要坚持,孟工头一定会来,否则就不会送咱们到这里。又等了半天,果然那个姓孟的来了。他问杨子荣出去抢吃的没有,杨子荣说没有去。孟工头说:“我领你们到夹皮沟赶给养吧!”杨子荣看透了姓孟的诡计。为使他解除疑心,当晚,他们跟姓孟的到夹皮沟“抢”了十几斤荞麦面和两只小鸡。这时姓孟的才相信他们是“自己人”,对杨子荣说,愿意引荐他们入伙,山里会来人和他们面谈。

  第二天,孟工头把杨子荣领到附近的一个屯子,在屯长家里见了两个人。两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话试探,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实身份。一个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个被称为连长,并表示愿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他们说座山雕要和杨子荣拜把兄弟,请他们上山过元宵节。他俩现在就去牡丹江买酒肉,回来时来接他们。

  两个土匪走后,杨子荣说,咱们已经出来七八天了,团部一定很着急,得派个人回去报告,请示下一步计划。17岁的魏成友是海林当地人,主动要求回团部送信。当晚,他们在夹皮沟“借”了一匹白骡马。魏成友骑上去一口气跑了六七十里路,赶到海林镇团部时,已是夜里11点多了。因天亮前要赶回去,小魏只见到团部作战参谋陈庆,报告了进山侦察的情况。陈参谋告诉他转告杨子荣:正月二十日前能抓回来“舌头”也行,或画好地形图回来,如果到时没回来就是进去了,团部派队伍去支援。他还把二十日后部队的口令告诉小魏,以便到时候里应外合。小魏吃了点饭,装上两背兜馒头和熟肉,匆匆返回夹皮沟。

  正月十五下午,那两个土匪又来了,说过节的酒肉已筹办好,明天接他们上山。他们走后,杨子荣和大家商量,夜长梦多,不能再等了,土匪再来时就把他们绑起来,叫他们领进山去。因为不知山里有多少土匪,尽可能不暴露身份。如果被识破就强攻,谁活着谁回团部送信。

  正月十六下午,来的还是那两个土匪。杨子荣让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骂道:“你们他妈的太不讲交情了,弟兄们等了这么些天,都要饿死了,也不领我们上山,你们安的是什么心?是不是三爷给的给养都叫你们独吞了?”两个家伙急忙分辨,说是为了考验你们是不是自己人。杨子荣假装不信,要面见“三爷”问问,叫他俩赶快领着进山。

  天渐渐黑了,杨子荣一行押着这两个土匪向山里走去。他们在雪地里走了约30多里路,到了大砬子山里。座山雕确实狡猾,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若是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的土匪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刘匪说到了。这时才看见前边有微弱的灯光。

  杨子荣叫孙立珍、赵宪功、耿宝林看押被俘的6名土匪,他带着孙大德、魏成友向灯光处摸去。走了百多米,才看见一座埋在雪里的大马架房子。杨子荣一脚把门踢开,枪口对准地炕上的土匪喊道:“别动!”孙大德冲进屋站在东南角,魏成友站在西南角,三支匣枪同时张着机头。屋里一共7个土匪,其中一个瘦小的老头,70多岁,白头发,下巴上一撮山羊胡子,鹰勾鼻子旁边两只深陷的小眼睛闪着贼光。此人正是惯匪座山雕。座山雕一看进来了生人,赶紧伸手摸枪。杨子荣一个箭步过去,踩住他的手,缴了他的枪。其余6个家伙都举起了手。土匪人多,不好对付,杨子荣仍装作土匪,用黑话斥责座山雕说,你三爷太不讲义气了,怎么说咱们都是扛着蒋委员长的旗号。弟兄们不过是想借条路到吉林去投国民党,你却让我们等了八九天,好险没饿死。座山雕一听,是刘副官联络要入伙的人,连忙说,误会,自己人好说。杨子荣说,这一带到处都是三爷的关卡,还请三爷送我们一程。座山雕忙说一定送。

  杨子荣叫孙大德、魏成友把座山雕等7名匪首绑结实,连同外边的6个土匪一块牵着上了路。爬过一座山,天就亮了。到了山下,见到二团团部供给处派来这里拉木头的大车。杨子荣等人公开身份。座山雕腿肚子一软瘫坐在地上,嘴里咕嚷着说:“真晦气,张大帅、日本人都没整了我,竞被你们几个八路逗了……”

  他们把抓到的13个土匪绑好,坐上两辆大车,拉回了海林镇团部。这天是1947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七。听说活捉了座山雕,整个海林镇都沸腾了,团部和群众自动列队迎接。牡丹江军分区司令部接到电话后,田松副司令员亲自赶来海林祝贺。二团召开庆功大会,给杨子荣记了两大功,孙大德、魏成友各记一大功,其他3名侦察员各记两小功。

  经过审讯,这13名土匪中除座山雕张乐山外,还有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少堂、连长刘忠汉等。其余的土匪,也被团部派去的部队剿灭,缴获了一些粮食和枪枝弹药,烧毁了匪窝棚。座山雕匪帮被彻底消灭。1947年2月19日,《东北日报》以《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为题,报道了他们的事迹,称这次战斗是“创造以少胜多歼灭股匪的战斗范例”。战友们让杨子荣介绍战斗经验,他谦虚地说:“小经验还没有总结出来,大经验只有一条,就是为人民生死不怕,对付敌人一定要神通广大!”

  座山雕股匪被剿灭后,牡丹江地区的土匪已为数不多了。只有被国民党封为滨绥图佳保安第三旅的李德林匪部还没有全部被剿灭。二支队进驻海林后,首先围剿的就是这伙土匪。经过多次打击,该匪部已经溃散,匪旅长李德林也被擒获,但其三个凶恶的匪首:营长刘俊章、副官丁焕章、恶匪大盗副连长郑三炮漏网。梨树沟的群众反映,海林北部闹枝沟附近山里有土匪活动,可能就是这伙残匪。二团得到情报后,决定由副政委曲波和杨子荣带领侦察排两个班和机枪班共30多人组成的小分队,前往侦察搜剿。

  2月22日,小分队由海林镇出发,天黑后到达夹皮沟,后半夜继续向东北走,走了30来里路,在闹枝沟找到一个打皮子老人的小窝棚。经询问,得知附近山里有孟老三的一个马架棚子。

  孟老三是附近的猎户。他和一个土匪在闹枝沟山梁上盖了一间马架棚子。后来匪首刘俊章、丁焕章等来到这里,送给孟老三一支七九步枪,拉他人了伙。郑三炮被打伤后也潜伏到这里。此时,马架棚子里连孟老三共有7个土匪。

  天刚亮,杨子荣带着侦察员前去侦察,发现了雪地上的脚印。曲波令部队顺着脚印追。杨子荣、孙大德、魏成友等走在前边,急走了十几里路,发现了山梁上孟老三的马架棚子。杨子荣带领战友悄悄向窝棚靠近。他几步跃到窝棚前,一脚踢开门,大喊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屋内传来拉枪栓声,杨子荣立即扣动匣枪的扳机,但没有打响。跟在他身后的孙大德的轮盘枪也没打响。原来是早晨在窝棚里烤火,枪膛缓霜,行军时天太冷,枪栓冻住了。屋里的孟老三冲门旁开了一枪,正中杨子荣胸部。杨子荣晃了晃,倒在门旁。孟老三猛地冲了出来,拼命向林子里跑。战士们打了几枪,没打中。孙大德扑过去抱住杨子荣,连喊“排长,排长!”杨子荣用微弱的声音说:“大德……任务……”话没说完就牺牲了,时年3l岁。

  队伍冲上来,见杨子荣牺牲了,都红了眼,向窝棚猛烈扫射。土匪拼死抵抗。曲波令魏成友上房,从窗户扔进去5颗集束手榴弹。一声爆炸后,只有一个小土匪受伤爬了出来,其余的全被炸死。逃跑的孟老三改名潜藏起来,建国后被挖出,并供述了当时的情况。

  杨子荣的牺牲令指战员们万分悲痛。大家卸下窝棚的门板,把他的遗体抬到梨树沟,买了一口棺材装殓上,然后由魏成友等人送回海林镇团部。

  1947年3月17日,杨子荣公祭大会在海林镇朝鲜中学操场举行。海林镇方圆几十里的群众赶来参加追悼会。牡丹江军区首长亲致悼词,并宣布了命名杨子荣所在排为“杨子荣侦察排”的命令。第二团连排以上干部轮流抬着杨子荣的灵柩,在一阵阵排枪声中,绕海林镇一圈,将杨子荣葬在海林东山坡上。

  鉴于杨子荣在剿匪战斗中的卓越功绩,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他“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同年7月,第二团奉命开赴前线,编人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第一师,成为后来的“万岁军”的一员。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杨子荣侦察排”一直走到了今天。

  杨子荣走了,但他的传奇并没有结束。就在他牺牲的前后,英雄的家乡牟平蜗峡河村一位从东北回来的人报告,杨子荣在东北根本就不是当兵的,而是土匪。原来,杨子荣在绥阳一个村庄化装侦察时,碰上一个儿时的伙伴。杨子荣怕暴露身份,故意骂了一句没有相认。几天后,因叛徒告密,部队中了土匪的埋伏,死伤40多人。杨子荣查到这名叛徒后,当场将其击毙。这个场面恰巧又被那个同乡看见了,他以为杨子荣打死的是共产党的干部。不久这个同乡回了老家,便将杨子荣“当了土匪”的事报告了村里。当时,国民党正向山东重点进攻,形势紧张。村干部也就取消了杨家的军属待遇,杨家人从此成了“匪属”。

  杨子荣参军后,南北转战,作战频繁,一直没给家里写过信,家乡的人当然不知道,杨子荣就是杨宗贵。而部队这边,只知道杨子荣是胶东人,但没有人知道他原籍的地址,更不知道杨宗贵就是杨子荣。没有想到杨子荣参军时以字代名的小小举动,竞引来如此的麻烦。1952年秋,杨子荣的妻子许万亮带着不白之冤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弥留之际,还拿着丈夫曾送给她的梳子念叨着她不相信杨子荣会当土匪。

  杨子荣的老母亲不服,颠着小脚一次次到各级政府讨说法。1958年11月,她拿到了一张“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当然,她不知道,全中国的凡查无叛变投敌实据的下落不明的解放军军人,其家属都得到了同样的一张纪念证。

  1966年,英雄的母亲去世。也就在这一年,中共海林县委成立了寻访传奇英雄身世之谜的调查小组。此后,调查小组和部队一次次派出人员到胶东去寻找。直到1969年,在曲波等杨子荣生前领导、战友和海林县及杨子荣家乡有关部门的多方努力下,才初步确定杨子荣就是当年从牟平县参军的杨宗贵。1973年,调查组得到了杨子荣的一张照片。照片是从1946年10月二团战斗模范合影照上翻拍下来的。照片翻印放大后,寄给了牟平县民政局。民政局长带着不同的4张照片,来到蜗峡河村,请老人们辨认。人们点着杨子荣的照片说:“这就是俺村的宗贵。”民政局长赶到杨子荣的哥哥杨宗福家,拿出4张照片让他看。杨宗福拣出兄弟的照片,眼泪滚落下来。民政局长告诉杨宗福:“你家宗贵就是《智取威虎山》里的那个杨子荣啊!”杨宗福一下子愣了。他想起母亲临终前,曾对他说:“匣子里说的杨子荣,是不是俺家宗贵?他的字不是叫子荣吗?”突然,他拿着照片冲出门去,直奔老母和弟妹的坟地。他一边跑一边哭喊:“娘,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1991年,中共牟平县委、牟平县人民政府,在杨子荣当年参军集合的雷神庙西侧,建起了一座“杨子荣烈士纪念馆”。

  海林县在上世纪的60年代就将杨子荣长眠的海林东山修建为烈士陵园。之后,又进行了多次改建、扩建,1981年建成了杨子荣烈士纪念馆,花岗岩砌成的纪念碑上镌刻着杨子荣、高波等第二团在剿匪中牺牲的165名烈士的名字。

  这样的英雄和英雄群体,在挺进东北的山东部队中,还有很多。电影《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中的班长吴振荣,就是开赴东北的原渤海军区直属团三营九连机枪班班长的真名真姓真事迹。我们不能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但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写下的这段历史将永远为后人铭记。

  (来源/《山东八路军部队挺进东北》)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