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麦卡伦与他的《蚕豆歌》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2-02-22 09:47:46

  蚕豆,在我们的日常餐桌上十分常见,每2两煮蚕豆的热量是62大卡,一个成年人一天最少需要1800大卡热量,相当于2.9公斤蚕豆。

  然而,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内数以万计的难民们缺衣少食,靠着蚕豆治“脚气病”。当时,蚕豆就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之一……

  时间回溯到1937年,淞沪会战结束不久,侵华日军继续挥师西进,不断地对着南京轰炸、步步紧逼。这种情形下,数十位国际友人决定留守在南京,与中方人士一起设立南京安全区,保护和救济南京市民。其中,有一位美国牧师,他叫詹姆斯·麦卡伦,负责安全区的食品采购工作,蚕豆,就与他有关。

  临危受命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逼近南京时,麦卡伦一家正打算回美国度假。但此时,金陵大学附属医院(今鼓楼医院)的大部分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已经随国民政府西迁,人手严重不足,急需一名精通财务的人员协助管理医院在宁的繁多事宜。麦卡伦牧师依毅然决然放弃返回美国,承担了留守南京的重任。他和其他留守的外籍人士,共同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并担任金陵大学医院总务长。这个工作可不轻松。除了处理各类账目之外,麦卡伦牧师还负责为难民们去寻找食物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因此,人们经常能看到麦卡伦牧师驾驶救护车在城内来回奔忙的身影,这些工作紧张而又危险,所以难民们亲切地称呼麦卡伦牧师为“粮食运送大使”。这位粮食运送大使同时还是护送医院病人平安返家的司机,保障难民在运送途中的安全。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中写道:“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还记得,在开车送病人回家时,疲惫不堪的麦卡伦为保持清醒常常拿冷毛巾擦脸。但是,当冷毛巾也无法提神时,麦卡伦就咬舌头以保持清醒,一直咬到舌头出血……”在留守南京的日子里,麦卡伦牧师和拉贝、魏特琳、贝德士等人一起,目睹了侵华日军的累累暴行,他不断地将这些暴行通过日记和书信的形式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和朋友。这些日记和书信,也成为了战后审判侵华日军滔天罪行的铁证!

美国牧师詹姆斯·麦卡伦(1893-1984)

  寻找黑暗中生命的力量

  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几乎强占了南京周边所有粮食,封锁粮米的供应,甚至组织小分队大肆掠夺城内的商店和粮库,鼓楼医院的食物越来越紧缺。1938年1月中旬,南京的食品价格飞涨,一只明代的青花瓷瓶一元钱,可一只母鸡却要两元钱!尽管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全力地救助着难民们,但面对每天大批难民的涌入,安全区内储备的食品根本无法维持下去,数十万的难民陷入了困境中。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居住环境和卫生状况的恶劣,再加上长期饥饿、抵抗力弱,由真菌引发的脚气病开始流行起来。医生建议用蚕豆作为预防食品,可当时的安全区里连吃饱饭都成问题,到哪去找蚕豆?就在这时,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外籍人士从上海募集到了大量蚕豆,即将运往南京。对于挨饿受冻的难民来说,这些蚕豆不仅点燃了他们生存的希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温暖。为了表达对国际社会的谢意,麦卡伦写下了《南京难民合唱曲》:“我们用蚕豆做早餐,蚕豆做午餐,蚕豆做晚餐,豌豆蚕豆绿豆蚕豆,顿顿豆豆……”,这首歌也被难民们亲切地称为《蚕豆歌》。

《南京难民合唱曲》(《蚕豆歌》)曲谱

  带来勇气、温暖和希望

  在那些黑暗沉沉的日子里,这首歌曲一遍遍地被难民们唱响在安全区内,仿佛是一种精神食粮,给予他们坚持下去的力量。的确,难民们正在慢慢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为未来的日子努力着:

  “首批人力车已经上街了,只有有限的人力车得以保存下来,并恢复了营运。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对能够买到食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数量感到吃惊。如果民众只有有限的机会和空间重头开始,我们对这些民众重新站起来的能力表示吃惊。”

——节选自1938年2月26日麦卡伦写给爱德温和亚力克的书信

  “最令人振奋的是看到民众力图恢复生活,他们并没有无所事事,顾影自怜。

  我看见他们制作笤帚、鞋子、篮子、刷子、锡器和铜器。还有许多茶叶店和小吃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品。沿街还有理发店、自行车店、裁缝店及木匠、泥瓦匠和其他手艺人的店铺,这些人是南京真正的英雄。

  他们正在为生计而斗争,尽管未来的日子看起来并非容易。”

——节选自1938年4月10日麦卡伦写给亚里克斯的书信

  一首《蚕豆歌》,记录那段黑暗岁月,同时又为难民们带来生存的勇气和坚持的力量。85年过去了,如今,每当我们吃起蚕豆时,总会想起这些中外友人们,铭记感恩他们的奉献。

  参考文献: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杨夏鸣译《麦卡伦日记与书信(1938年)》、王山峰《美国传教士见证的南京大屠杀——以麦卡伦为中心的考察》

  编 辑:纪念馆融媒体中心

  监 制:凌 曦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