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投笔从戎写春秋
来源:云南档案信息网   2015-06-15 09:05:05

     云南大学校园内,曾竖立过一块纪念碑:“烈士李维恭纪念碑”,此碑现已不知去向,或已淹没于过去无尽的岁月中……然而碑虽不存,档案中却有迹可寻。现录于后,重述那段遥远而不容遗忘的故事:

     日人构难,神州云榎。凡有血性之士,莫不激于义愤,起而捍卫国家。其间或以笔,或以口,或以武器,或以心血。为道虽有不同,然其心之所蕲者,在使国家之不亡,民族之不奴,则一也。吾邑李君维恭,以民国三十三年,毕业国立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时兵事方剧,日人由湘而桂而黔,风驰电掣,震撼全局。君惧国土之日蹙,陆沉之日逼也,委身戎伍,任盟国空军六十九联队译员,随军驰驱西南数省,以劳瘁湿气侵其足,不良于行,而君不恤也。翌年,我军进规宝庆,陆空联络,计在必取。君不幸于新化东南山地中敌弹而亡,时三十四年(1945年)五月二十一日也,卒年二十有六。呜呼!以君以年之学,苟出于他途以自见,又何忧其不可得,乃于敌锋不可攫犯之际,出生入死而与介胄之士偕,其为人之自居何等,固可以想见矣。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之。君之于国也,始以口舌自效,而终以身报之,其志可嘉,而其事亦可悲矣。虽然,人孰不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顾在人之自择耳。君为国而死,是一死重于泰山,虽谓之死而不死可也。君葬于长沙岳麓山烈士公墓。云大师生,佥以君之死为母校光,建纪念碑于校内,用表其壮烈。君弟维宽,以状来请,予为之记,因论列其事,以见其死生之际与世之碌碌无所著称者,故不可同日语也。叶榆杨模撰。

     云南大学为一名牺牲于抗日战争中的毕业生立述传在云大校史可能不多,仅此一例,而云南学子从戎报国的事例又何止一例。自“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云南学生的爱国热情随之高涨,以昆明为中心,各地的爱国师生自发组织宣传队、演讲队、抗日救国会,发表抗日救国宣言,或投考军校,或从军入伍,以各种形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华北沦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云南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1937年10月、1938年8月由云南地方组建出征的陆军第六十军、五十八军,吸收了许多各地大中学校的学生及部分教师,在第六十军的“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60名成员中,大多为昆华女中、女子师范、市立女子中学等学校的女学生。 1938年4月,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国内著名高校组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成立,随后,华中大学、中法大学等10余所高校迁到云南各地,云南成了全国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在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及海外归国的热血青年,他们克服恶劣的教学条件,为救国而发愤读书。其中,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成了一代学子报国的普遍选择。

     在原西南联大新校舍东北角(今云南师范大学),竖立着一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碑,镌刻着从军学生姓名共834人。其中,大多数是以充当译员的形式从军抗日。1941年4月,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即“飞虎队”)驻防昆明,与威胁中国西南的日本陆空军作战,征召了外文系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充任译员。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4月,美国扩充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并改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不久,美国空运大队与中国航空公司联合开辟了印度—中国空中运输线(即“驼峰”航线),大批美国军事人员来华。为适应中美携手抗战的需要,西南联大在昆明西站开办了译员训练班,相当多的联大学生参加培训后担任盟军译员。

     1944年3月,盟军中国战区为反攻需要,委托教育部在联大、云大开办译员训练班,教育部即规定:凡大学四年级应届毕业生都要应征为译员。同时,号召未毕业外语好的同学也报名参加,学籍准保留。4月,联大教授会通过决议:四年级全体应届毕业男生一律征调作译员。这是征召联大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次。联大学生踊跃响应。据统计,西南联大学生先后共约500余人担任译员,占全国翻译人员相当比例。云南大学此次征调了四年级学生50余人。

     1944年4月至11月,日寇为援救其东南亚的孤军而在中国作最后的挣扎,发动了打通由东北至越南的“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一直打到贵州独山。西南战局危急,国民政府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以组织青年军,并规定:服役年限为两年,公务员保留薪水,大专学生保留学籍,高中学生服役期满后可免试入学等。11月15日,西南联大成立“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云南大学等大中学校先后成立相应的机构。在昆明,上千名知识青年报名参军。李维恭烈士即为其中之一。

      在云南各地,各类中等学校爱国师生也踊跃从军。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有许多云南学生入伍,昭通地区有120多人参加远征军;第五军入缅前,军政治部在昆录取男女青年43人,组成政工队,多为昆华女中及艺专师生,随后又在保山中学招考缅甸华侨学生94人,担任随军翻译;在云县,从“七•七”事变到1944年战略反攻期间,每年都有中学毕业生从军或报考军校。

      抗战时期的云南学生从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在国家多难的岁月,他们热血沸腾,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豪情,投笔从戎,或远征缅印,或在极为惊险的“驮峰”航线上飞行,有的血染沙场,以青春和热血抒写了人生的壮丽篇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