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新四军与宋公堤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贾正东   2022-11-08 15:35:46

宋公堤今貌

  在盐阜大地上,有两条著名的捍海大堤,一条是北宋名相范仲淹主持修建的范公堤,另一条则是1941年由新四军和本地抗日民主政权修建的宋公堤。两条大堤都因护佑民生、造福百姓而备受赞誉,而后者给当地民众留下了更为鲜活生动的记忆,党领导的新四军在抗战中为民修堤的功绩至今还被广为传颂。

  盐城地处黄海之滨,千百年来,经常发生水患。尤其近代以来,沿海人民饱受海啸之苦。1939年8月30日,盐城沿海发生特大海啸,《阜宁县志》记载了这次海潮侵袭时的情景:“苏北沿海数百里,纵深尽成泽国……光是阜宁一县,死亡人口就达一万余众。”海啸过后,当地一些有名望的士绅前往当时的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请求拨款修复海堤,而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对修复海堤毫不关心,最后迫于舆论压力,划拨款项20万元用于修复堤坝。而在修建过程中,腐败官员偷工减料、中饱私囊,最终用于修筑海堤的费用仅剩11万元,原拟挖土20余万方,实际只挖土5万方,修了一道堤身矮小且低于高潮位的海堤,当地老百姓将这条海堤讥称为“韩小堤”。第二年海啸再次来袭,“韩小堤”一冲即溃,阜东大地再次成为一片汪洋,沿海地区的人民陷入危险之中。

  1940年10月初,八路军第五纵队政委黄克诚率领部队东进南下,挺进华中,到苏北平原开辟盐阜区抗日根据地,10月10日,由共产党领导的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宣告成立,时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供给部部长的宋乃德担任首任县长。当地民众请求共产党、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修筑海堤。对于修筑海堤一事,宋乃德深入群众体察疾苦,召开座谈会广泛争取各界意见,然而当时不少人对成立不久的共产党政府能否修成海堤还心存疑虑、怀疑观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宋乃德把修堤事宜向刘少奇和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做了汇报。刘少奇坚定地说:“新政权刚刚建立,要办的事情千头万绪,但是应该先抓大事。什么是大事?凡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陈毅在修筑海堤的问题上也指出,“阜宁县的海堤修不修,直接关系到我们在苏北能不能站住脚,人民政府能不能巩固,共产党是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军队是不是真正的抗日救国的人民子弟兵等等根本性问题。”在得到刘少奇和陈毅的支持后,宋乃德修堤的决心更加坚定,他带领技术人员到沿海实地勘察,丈量残缺的旧海堤,测算土方量;登门拜访当地的进步乡绅代表,和他们一个个谈话动员,宣传共产党和新四军的为民政策,就修堤细节进行探讨会商;并代表县政府向民众作出“修堤全部费用不用人民负担,以盐税作抵,发行100万元公债,由政府偿还”的承诺。经过不懈努力,修筑海堤的方案在1941年2月阜宁县第一届参议会上得到广泛支持获得通过。

  1941年5月15日,海堤的修筑拉开帷幕。新四军官兵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干部与广大民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战。黄克诚、张爱萍等新四军将领多次到施工现场和民众一起扛锹挖土,鼓舞士气。6月梅雨季节到来,又逢时疫流行,许多筑堤民工病倒了,正患疟疾的宋乃德不顾高烧坚持驻守大堤参加劳动。这些情景令当地的农民、盐民、渔民耳目一新,看到了共产党真心是在为老百姓办事,一传十、十传百,广大民众纷纷加入施工队伍中来,修堤大军从千余人猛增至两万。在修堤过程中,抗日民主政府全力保障修堤民众的粮食供给,大堤开工不久,一度粮食告急,仅能维持数天之用,新四军在军粮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分批调拨了12万斤军粮支援大堤修建。抗日民主政府全力保障民工劳动所得,工资按所做的土方数给价,每土方2角7分,相当于国民党政府修堤时工资的7倍。发放工资时,把土方数和工资额在工棚前的公告牌上进行公示。

  在海堤修筑过程中,新四军、抗日民主政府和群众不仅要克服缺钱缺粮缺水等重重困难,还要坚持与日伪顽等敌人作斗争。在海堤修筑之初,就遭到敌人的阻挠和破坏,他们四处散布谣言说“新四军是借征民夫筑堤为由抽丁当兵”“修筑海堤是共产党导演的一场骗局”等,还派出大批特务,欺骗、恫吓群众。对于此种情况,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派出民运工作队员,深入基层和群众,揭穿敌人散布的谣言,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投身修堤工程。筑堤期间,日伪飞机不时临空骚扰,但广大干部和群众仍然坚持施工。敌人还派特务袭击施工工地,杀害了数名工地干部和技术人员。八滩区区长陈振东在遭到匪徒威逼时说:“我为筑堤而来,今为筑堤而死,死而何憾!”最终被残忍杀害。宋乃德同样遇到威胁,他坚持斗争、毫不退缩。为保证筑堤的顺利进行,新四军第三师部队一边反“扫荡”,一边抽出兵力保护筑堤民众的安全,最终挫败了敌人毁堤的图谋。

  1941年7月31日,海堤修筑工程终于全部竣工。这道大堤南自扁担港,北至头罾,全长90华里。新堤刚建成,恰逢海啸来袭,比1939年海啸更为凶猛,冲击时间延长20分钟,但新堤岿然不动、安然无恙。海堤修建成功,整个工程发行公债60万元,实际只用了51万多,这项公债支出,于翌年由抗日政府全数还清。百姓万众欢腾,无不交口称赞共产党、新四军和以宋乃德为县长的抗日民主政府的功绩,公议将此堤命名为“宋公堤”,以与宋朝名臣范仲淹在苏北沿海一带修筑的“范公堤”相媲美,并立起“宋公碑”永久纪念。

  一条“宋公堤”,见证了共产党和新四军把人民放在心中,为民服务办实事的初心使命,是人民至上原则的体现;一座“宋公碑”,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拥护爱戴,记载的是历史、更是民心。在江苏这片革命热土上,我们党正是因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才有了苏中七战七捷、淮海战役等重大胜利,也正是由于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如今,“宋公堤”已成为江苏盐城著名的红色地标,更是我们党一心为民的历史见证和生动缩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