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蔡甸区侏儒镇的索子河畔,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烈士纪念碑。多年的风吹雨打在碑身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但碑文正中“浩气长存”四个苍劲的大字依旧清晰可见,在岁月痕迹的映衬下显得越发庄重肃穆。新四军第五师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朱立文便安息在这里。
朱立文1909年出生于广西百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百色起义的隆隆炮火中走进革命队伍,随邓小平从广西转战到江西,经历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的洗礼,挺过了二万五行里长征的磨难,在西安事变时给周恩来当随行参谋,耳濡目染,增长了革命才干,由一名出色的红军战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1939年,从延安抗大毕业后的朱立文随李先念南下鄂中,在敌伪顽的夹缝中开辟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此时的他刚满30岁,既有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又有十年革命斗争经验的稳重沉着,这项艰苦的、开拓性的工作正是他一展鸿图的大舞台。
1940年12月,为牵制日军西进,鄂豫边区党委决定成立襄西指挥部,由朱立文任指挥长。襄西地处宜昌战役的前线,敌伪据点林立,形势十分复杂。1941年4月,日顽以两个师的兵力向襄西香炉山一带根据地进犯,朱立文率部迎敌。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朱立文身负重伤,子弹从右前胸直穿后背,血流如注,浑身红透,他仍然坚持在弹火纷飞中指挥战斗,不肯下火线。卫生队长眼看他有失血过多的危险,只好强行将他抬走。
朱立文这种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战士们的斗志。部队在他的带领下,东征西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进行了大小几十次战斗,终于打开了襄西的局面,为鄂豫边区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外,朱立文爱护部下、作风优良,有口皆碑。在开辟发展襄西抗日根据地初期,由于部队活动区域小,敌情严重,战斗不断,加之经济极度困难,部队常常断炊。朱立文以身作则,带头把自己的马减掉,与其他同志一起把减下来的牲口卖掉,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一次,朱立文在率部转移与敌周旋的途中,身患重病,行走困难。管理员为他准备了担架,他坚决拒绝,坚持与战士们一道行军,直到体力不支,倒卧路旁。
1941年12月,时任新四军第五师十五旅副旅长的朱立文,在侏儒山战役中为掩护部队撤退不幸牺牲。他是新四军第五师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时年仅32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