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世家,家境良好;她,就读名校,成绩优异;她,容貌秀美,能歌善舞。以当今的观点看,她是女神,是学霸,是命运宠儿。可是,在抗日烽火四起的年代,她却毅然投笔从戎,慷慨赴死。她,就是人称“襄阳赵一曼”的抗日女英雄——杨威。
杨威,原名欧阳英,1921年出生于襄阳县一个书香之家。抗日战争爆发时,她正就读于当时鄂西北最好的学校——襄阳五中。在党的号召下,襄阳的爱国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17岁的欧阳英毅然报考了张自忠将军的第三十三集团军干部训练班。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政治工作后,被党派到河南竹沟学习。竹沟是当时中共河南省委和新四军一部的驻地,有“小延安”之称,汇集了大批来自国统区的爱国青年。他们在那里学习党的政策、学习军事知识,为开辟敌后抗日战场踌躇满志,整装待发。在这里,欧阳英立誓“以鲜血洒向抗日战场,让青春为祖国扬威”,并为自己改名杨威。
1939年11月,杨威随豫鄂边区党委南下鄂中,开辟抗日根据地。路过安陆县青龙潭时,边区党委决定建立安(陆)随(县)工作委员会,杨威留下参加工委,负责群众工作。工作刚开始,杨威和同志们就经受了一次意外考验。一天晚上,工委正在开会,村口突然响起了狗吠声,接着有人喊了声“小日本人来了!”。
由于都是年轻人,而且都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大家不免有些慌张。有的从后门上了山,有的越墙钻进树林。可杨威却冷静地收拾桌上的文件,当“砰砰”的敲门声响起后,才迅速地到房内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幸好进村的是维持会的几个带枪便衣,群众为了保护党的工委,机智地把敌人应付走了。但杨威临危不惧、遇事不慌的沉着态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哪像个18岁的小姑娘?更像是个久经磨炼的老战士啊!
在杨威和同志们的努力下,抗日根据地日益壮大,却遭到了日伪顽的仇视。1941年10月7日晚,在村里刚开完会的杨威和同志们遭伪军偷袭,落入虎口。
审讯开始了,“你叫什么?”“抗日!”“什么?”“姓抗,名日!你这汉奸听清楚没?”恼羞成怒的伪军头目派人将杨威按倒在地上毒打,一连打断两根扁担。杨威坚贞不屈,高声怒斥,直到失去知觉。一无所获的伪军将杨威押上刑场,在身中三刀,血流如注的情况下,杨威仍挺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凶残的敌人又用刺刀捅向她的咽喉……
白兆山麓埋忠骨,涢水河畔留芳名。安陆人民至今还传颂着杨威的英雄事迹,铭记着这位在花样年华里长眠于此的好姑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