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东南部的渤海之滨,有个著名的港口城市——黄骅市。该市以抗日英雄黄骅命名,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1938年3月初,时任中共山西省工委军事部长兼晋西南独立支队支队长的黄骅,得到日军北渡黄河进攻陕甘宁根据地的情报后,立即与115师取得联系,共同制定了阻其北上的周密作战方案。3月15日夜,黄骅率部悄悄占领蒲县至大宁公路两侧的丘陵和高地,设下三道伏击圈。
16日上午,日军进入午城附近的伏击圈,只见伏兵四起,枪声大作,机枪、步枪、手榴弹齐发。日军措手不及,除少数逃入午城镇外,200余人被消灭。
17日上午,日军派出6辆汽车和200多步兵前来增援,进至东沟伏击阵地。随着黄骅一声令下,我军如神兵天降,一股作气地全歼了这股敌人。接着,黄骅又命令对午城镇发起攻击,消灭了镇内的全部残敌。
18日,日军108师团不知午城镇残敌已被歼灭,集结步兵、骑兵800余人,由蒲县前来增援。当日军进入张庄公路两侧后,黄骅猛地站起来,并高喊:“同志们,冲啊!”由于日军力量较强,且有备而来,这场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残酷,最后进行肉搏战,直至拂晓才将日军基本消灭。
黄骅指挥的这三场战斗彻底切断了蒲县至大宁的交通,粉碎了日军北渡黄河进攻陕甘宁根据地的企图。
1941年2月,黄骅任八路军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抵达冀鲁边区的第二天,黄骅便接到报告:渤海湾望子岛海盗陈志芳有向日伪靠拢的倾向,他决定前往与陈志芳面谈。临行前,大伙为他的安全担忧,劝他带两个警卫员,以防不测。黄骅无所畏惧,只身深入虎穴。陈志芳见黄骅为了民族大业置生死而不顾,不带一兵一卒前来孤岛会谈,十分敬佩。他当着下属的面表示:“黄司令员真诚欢迎我们抗日,陈某一定要携手共赴国难,抗战到底!”陈部的三个连被编入教导第六旅。
黄骅在任冀鲁边区副司令员兼115师教导第六旅副旅长的两年时间里,领导边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1943年6月,青纱帐长起来了,正是开展游击战的大好时机,边区党委和军委决定由黄骅主持召开高级军事会议。黄骅带领边区领导机关和教导六旅主力抵达新海县大赵村一带,布置和研究夏季“反扫荡”的任务,一伙暴徒骗过警卫,闯进了会场,残忍地将黄骅等人杀害。
1944年8月,为永远纪念抗日英雄黄骅,山东省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将新海县改名为“黄骅县”。1989年,黄骅县改名为黄骅市。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