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太行烽火淬炼胜利刀锋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司立刚  朱 达   2015-09-12 10:44:45

  ——记98岁八路军老战士、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

  

  向守志在接受采访。记者 朱达 摄

  向守志,1917年11月生,四川宣汉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10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5军4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叫它在哪里灭亡!”8月下旬,记者走进南京颐和路8号古朴的民国风格建筑——南京军区老干部活动室时,传来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雄浑的旋律。走进书画创作室,只见98岁的抗战老兵、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正挥毫泼墨,书写着一幅幅遒劲有力的抗战题材书法作品:“太行烽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歌传情,诗言志。眼前,这位曾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征战10余年的抗战老兵满头银发、声如洪钟,有着仿佛能穿凿时空般坚定执着的眼神。采访中,向老一边用手攥着一沓精心准备、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一边动情讲述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战斗故事和一段段军民鱼水深情。

  伏击战打出敌后抗战辉煌战绩

  “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扑灭火龙吞残虏,动地军歌唱凯旋……”翻开《向守志回忆录》,一首描述华北敌后抗战征程的战地诗歌,将八路军创造响堂铺伏击战光辉战果的画卷呈现眼前——

  山高谷深,地势险峻,战斗在日军从河北进犯山西的咽喉之地打响。1938年3月31日上午,日军运输队约180辆汽车由黎城开向涉县,时任机枪连连长的向守志带领战士在两地之间的响堂铺一带设伏——瞪大的眼睛、黑洞洞的枪口紧盯直逼靠近的日军车队。“开火!”一声令下,机枪连集中火力向日军车队扫射,日军汽车中弹起火顿时浓烟滚滚,敌人一时间丢盔弃甲。11时,战斗结束。这次战斗共歼日军400余名,缴获烧毁日军汽车180辆……全国解放后,当地人民政府和群众还建起一座纪念碑纪念这次胜利。

  “日宿炮楼下,夜观碉堡灯,行军必过封锁线,天天闹敌情。”向守志感慨地回忆说,在华北日伪军实施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战术”,在残酷战争中八路军战士每天战斗数次,晚上还要再转移一两个地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夜觉,早晨醒来常常记不起自己是在哪里,每人在腰间挂一个布袋放些简单生活用品,确保随时有敌情随时撤离。

  1938年3月上旬,我军采取“吸打敌援”的作战方针,一边攻击黎城一边在神头岭一带设伏歼灭来援之敌。接到命令后,向守志率机枪连随队急速跟进。16日上午,日军车队如一条粗大的“黄蚯蚓”蠕动着进入伏击圈后,向守志率部一阵火力突袭后,用刺刀、大刀、长矛和日军展开肉搏,最后我军以伤亡240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15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一位侥幸逃脱的日本《东奥日报》的随军记者,事后写了一篇名为《脱险记》的通讯,称此役“展示了八路军典型的游击战术”。

  “严酷环境中的生存战斗发展,主要靠军民同舟共济”

  “在战争中比枪炮威力更大的东西,是人和人心的向背”“战争夺去你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夺去你一只手,群众会给你千万只手!”向守志回忆起老师长刘伯承的话,感慨地对记者说:“严酷环境中的生存战斗发展,主要靠军民同舟共济,团结战斗!”

  他动情地讲起一个“百姓杀狗”的故事:百团大战以后,日寇在冀南平原投入了重兵进行扫荡——到处修建据点、碉堡,布设铁丝网,使八路军部队的行动十分艰难,有时一个晚上要换二三个地方,有时官兵需要翻墙到老百姓家里宿营、联络。那时,农村人家都养狗,夜间只要一有动静,狗就“汪汪”乱叫,狗一叫,敌人就会出动。于是,老百姓为了掩护子弟兵抗日,家家户户都把狗杀了……深明大义之举令八路军将士无不动容。

  在平乡县城北的上町村有一位老大娘,每次抗日军民转移或隐蔽时,她都用家里的地窖和夹壁墙提供便利。后来由于汉奸告密,老大娘被日军抓走了。敌人对她严刑拷打,最后极其残忍地把她扔进一口枯井里。每次忆起这个情景,向守志总禁不住泪水盈眶。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向守志深情地对记者说:“抗战军民在枪林弹雨中结下的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表明,军队没有人民的支援,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他和战友们创造了“跳蚤战”“麻雀战”等经典战法

  “战争史曾经有过‘人海战术’,可你曾听说过‘人山’战术吗?”采访中向守志自豪地介绍说,“我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创新战术战法,使抗日武装在战斗中从弱小走向强大!”

  “人山”是一个形象比喻——为在树木稀少、无山地作依托和广阔华北平原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总部制定“人山”作战方针反击敌人的“扫荡”。他们发动军民在平原上挖出了一条条一人多深的通道,人在村村相通的通道里面行走外面看不见,这种通道被称为“抗日交通沟”。敌人来“扫荡”,大家便从交通沟撤离,日军经常被埋伏在交通沟的八路军部队袭击,可就是看不见人,不知子弹来自何方!

  向守志升任副团长后被选送到根据地进修。那时物质生活条件很差,他和战友在简陋房子里上课,用门板当做黑板,用木炭代替粉笔,没有笔记本就找油光纸自己订个小本本。他常说:“唯有不断努力学习再学习,才能带好这支英雄的团队。”对日寇作战中,他和战友们因地制宜创造出了“跳蚤战”“蜜蜂战”“麻雀战”“拉锯战”等经典战法。

  1937年11月26日拂晓,日军出动步兵500多人、骑兵百人,向八路军771团驻守的范村袭扰。向守志率领官兵正面诱敌深入至近距离后,突然开火杀伤敌人;同时将所率另外2个排分成多个战斗小组,埋伏在敌人前进道路左侧的山坡上,从各个侧面以冷枪杀伤敌人,使日军先头部队遭到重创——打死打伤日军100余人,击毁军车1辆。

  此役,敌人打炮200余发,向守志部无一伤亡。刘伯承听到战报后做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总结说:“这叫作‘麻雀战’,这是771团发明的。”“麻雀战”这个军事用语就这样诞生了。在漫长的抗战岁月中,八路军就是这样以灵活的游击战战略战术,大量歼灭日伪军,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和震撼。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