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智取鬼子据点——听八路军老战士来永年讲述沂蒙军民抗战往事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黄永仓 韩永刚 刘 君   2015-09-25 14:12:40

  

  来永年正在讲述当年的抗战经历。刘 君摄

  山东省莒县是沂蒙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滨海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滨海区八路军和地方人民武装不怕流血牺牲,同日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近日,笔者随同莒县新闻媒体《爷爷的抗战》栏目采访组,赴威海市荣成市斥山街道采访了莒县籍八路军老战士来永年。这位94岁高龄的老人,听说我们的到来,早早就迎候在家门口。让我们不敢相信的是,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对抗战往事记忆犹新。一落座,就打开了话匣子。

  来永年老人说,1943年7月初,莒城伪军开始在县城东南10公里外的洙流修炮楼设据点,当地流传一句话:“七洙流八葛湖十二个陵阳一杭头”,洙流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自然是日本鬼子相中的驻军点。

  7月10日晚,上级命令莒中独立营趁敌立足未稳之机,以3个连的兵力对敌据点进行包围。来永年说:“战斗一打响,我们迅速攻入村内。驻村伪军一部分逃到据点固守,另一部分被我们截住,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由于我们战前对地形早已熟悉,巷战中伪军伤亡惨重。”随后,莒中独立营对伪军形成合围并进行喊话,开展政治攻势。在军事和政治的强大压力下,伪军纷纷缴械投降。接着,来永年和战友们对固守在据点内的伪军进行多次攻击,战斗持续到次日拂晓,莒城日军前来增援,独立营这才撤出战斗。这次战斗大获全胜,共击毙日军20名,俘虏日伪军100多人。由于怕再遭我们独立营袭击,数日后,日伪军放弃了洙流据点。

  石井据点,地处现在的长岭镇石井村,距县城15公里。这里的老人,多数已记不清当时日伪据点的情形,只有来永年老人还记忆深刻:“拔除石井据点那年我22岁,在独立营四连。据点里的伪军最终被我们成功策反,算是发挥我军强大政治攻势夺取胜利的一个典型战例。”

  1943年,石井据点驻有伪军1个中队,据点由炮楼、围墙和两丈多宽的防护沟组成,有较强的火力配置。12月28日下午,山东省军区决定拔除这个据点。来永年跟着队伍把石井据点包围起来,副营长王爱忠带领一个连及区中队,埋伏于小岭村附近,阻击前来增援的敌军。

  “黄昏时,我们对据点发动了几次进攻,据点里的伪军多数是当地人,考虑到打起来死的死、伤的伤,对于谁家都是伤,能争取投降,就不真打。夜间,我们就组织附近村庄的民兵,扛着铁锨、木棍等,在据点四周运动,使据点伪军误认为八路军主力来参战。”来永年回忆。

  次日,莒中独立营又以八路军“老六团”的名义写信劝降,同时,战士们挑着担子在据点外运动,框里放上几块砖头用布盖住,佯装运送手榴弹,并将一门木制大炮推到阵前以炫耀武力。

  来永年说:“据点内的伪军见我们兵力强大,心理上就害怕了。就在我们两个连的兵力包围据点佯攻的时候,营部首长开始召集伪军家属开会,讲明抗日形势和抗日意义,叫他们劝说自己的孩子或丈夫弃暗投明。”伪军家属很配合独立营的工作,开始向据点喊话,劝亲人向八路军投降。

  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据点内的伪军惶惶不安,军心涣散。此时,距石井据点北7公里的借庄据点,出动日伪军80余人来增援,在小岭以北被副营长王爱忠带领的阻击部队击退。石井据点伪军待援无望,遂于晚7时许全部缴械投降,据点被拔除。此战,俘伪军百余人,缴获步枪百余支、轻机枪1挺。

  谈起夏庄战斗,来永年老人既自豪又伤心。自豪的是夏庄战斗活捉了日军小队长和田国雄,来永年所在的四连被滨海军区授予“夏庄战斗模范连”光荣称号,伤心的是这次战斗中连长王澍华不幸中弹牺牲。

  1944年,夏庄据点驻有日军1个小队、伪军1个警备中队及伪自卫团共200多人。据点有围墙、壕沟、碉堡和炮楼。日伪军以此为中心,沿莒临公路筑垒设点,以分割、封锁解放区的联系。为粉碎日伪军的战略企图,1944年3月,滨海军区命令莒中独立营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拔除夏庄据点。来永年所在的独立营四连担负了这次战斗的主攻任务,三、五连为预备队,一、二连及滨海六团二营和莒临县大队配合打敌援兵。

  3月10日下午,莒中独立营四连秘密进入夏庄村东北角,隐蔽在一条沟内。来永年说:“战斗一打响,我们就集中兵力从伪区公所东北角突破,打退了伪军的反击,迅速越墙沿街冲进伪区公所,活捉了日军小队长和田国雄。”

  独立营四连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靠近日伪据点的三官庙。这时四连一排长带一、二班将庙包围。连长王澍华在火力掩护下,率三班战士翻墙冲入庙内,依托墙壁边射击边喊话。庙内之敌负隅顽抗,连长王澍华不幸中弹牺牲。讲到这里,我们看到来永年老人眼里含着泪水。来永年说:“一排战士看到连长牺牲了,一下子激起了仇恨,大家高喊着给连长报仇,冲进庙内,毙敌数十人,其余30多人举手投降。”

  接着,来永年他们向伪警备队据点发起进攻,伪军拼命顽抗。为尽快结束战斗,独立营在军事攻击的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利用伪警备队长的老婆向据点喊话,动摇了伪军的军心。但伪区长李怀让顽固到底,拒不投降,来永年他们决定对碉堡强行爆破。来永年说:“担任爆破任务的战士前进时负伤,忍着剧痛匍匐前进至碉堡,冒死把碉堡炸毁。”四连指战员乘着爆破烟尘冲进据点,击毙了负隅顽抗的敌人。

  张家围子据点位于莒城东7.5公里处,有1个伪军中队驻守,与莒城、招贤的日伪据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一处受攻,两处救援。若用武力强攻,困难较大,因此,莒中独立营决定智取。

  1944年7月29日拂晓,来永年等30名骨干被莒中独立营抽调组成战斗小分队,由四连副连长魏洪军带领,化装成日军警备队,携带轻机枪1挺、三八式步枪10支、短枪9支,向张家围子伪据点进发。同时,独立营四连和五连秘密进入协同作战位置。

  来永年说:“我们小分队到据点前,伪哨兵一看‘皇军’驾到,高喊‘立正’、‘敬礼’,于是,我们就大摇大摆进了据点。”小分队进了大门立即缴了3个伪哨兵的枪,命令值班的伪军小队长集合队伍,“皇军”训话。队伍马上集合好,副连长魏洪军摆出日军长官的架势,咕哝了几句日本话。“翻译”马上说:“太君叫你们架起枪来后退几步。”伪军不敢怠慢,马上把枪架好,后退站好。这时魏洪军讲话了:“弟兄们,我们是八路军,我们优待俘虏……”伪军看着对准他们的枪口,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乖乖地当了俘虏。

  采访中,来永年老人意味深长地说:“此战前的一个多月时间,我们的副连长魏洪军就留起了胡须,我多次问他留胡须干什么,他都笑而不答。战斗结束后,才知道魏副连长留胡须的目的。”此战,兵不血刃,即俘伪中队长、副中队长以下70多人,缴获长短枪70余支、轻机枪1挺、子弹千余发、小炮1门、炮弹18发、讯号筒1个、讯号弹1发、电话机1部、战马2匹、自行车4辆。四连副连长魏洪军被山东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参加了山东军区英模大会。

  采访长达3个多小时,来永年老人始终没喊累。但毕竟老人已是94岁高龄了,记忆中有些抗战的具体时间已经模糊不清。于是,我们根据老人的叙述,查阅了《莒县志》《莒县军事志》《滨海八年》《军史旁编》等书籍,把在莒县这块红色沃土上发生的抗战故事进行了整理复原,旨在让抗战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