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抗战前后的复旦新闻人
来源:腾讯网   2015-10-06 09:20:19

[摘要]“很多人都说复旦新闻系的黄金时代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其实抗战前后也是复旦新闻系的黄金一代。”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追忆谢六逸、陈望道等“抗战烽火中的复旦新闻人”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昨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以“抗战烽火中的复旦新闻人”为题的研讨会,回顾了谢六逸、陈望道、舒宗侨、赵敏恒等复旦新闻人的故事,并展出抗战时期复旦新闻系师生的聘书、学籍卡等珍贵史料。

  “很多人都说复旦新闻系的黄金时代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其实抗战前后也是复旦新闻系的黄金一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原复旦大学档案馆馆长周桂发说,在这一代复旦新闻人中,谢六逸、陈望道、舒宗侨、赵敏恒、程沧波、杜绍文等人不应被遗忘。

  谢六逸履历表,1938年

  

  陈望道聘书,1942年本版供图复旦大学档案馆

  谢六逸与一套“新闻系规范”

  1926年9月,复旦大学首次以新闻系名义正式招生。三年后(1929年9月),复旦大学按照当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规程改科为系,原中国文学科分为中国文学系与新闻学系两个独立的教学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正式成立。而谢六逸,便是首届系主任。

  刚接手新闻系,谢六逸便创设了一套“新闻系规范”。什么规范呢?来看看当时复旦新闻系本科四年的必修课程:一年级有国文、英文、中国通史、自然科学、政治学、哲学概论、三民主义、新闻学概论、体育;二年级有新闻中文文选、新闻英文文选、中国修辞研究、中国近世史、西洋通史、伦理学、理则学、经济学、新闻采访;三年级为中文新闻写作、英文新闻翻译、西洋近世史、新闻编辑、速记学、报馆实习;四年级为评论练习英文新闻写作、时事研究、报馆管理和毕业论文。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林溪声说,现在看来当时谢六逸的课程设置已有了“通识教育”的味道。193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还聘请谢六逸编订大学新闻系课程及设备标准,以指导全国的新闻教育。1935年9月,谢六逸还任上海《立报》副刊《言林》主编,他力主抗战、针砭时弊,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言林体”评论。

  陈望道与一座“天下记者家”的新闻馆

  陈望道也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建人之一,但他于1931年初辞去复旦大学教授一职,潜心撰写《修辞学发凡》,“九一八”后又投身抗日救国活动。1940年秋天,他从上海取道香港转至重庆北碚,再次应聘进入复旦大学担任教授,当年9月继程沧波主持复旦大学新闻系工作,1942年9月起正式担任系主任。

  陈望道的儿子陈振新分享了有关父亲的故事。1944年复旦大学在重庆招生,湖南考生张啸虎报考新闻系,数学考了零分,但两篇作文(一篇白话文,一篇文言文)都考了一百分。按照规定,主科只要有—门吃了“零分”,就不能被录取。时任新闻系主任的陈望道却成为打破常规的第一人,破格录取了这位后来成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才子”。不过,陈望道的严厉也是“出名”的。一次上课,他问道:“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我们每天来上课要经过的那座桥两边的护栏杆有几根?”同学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能举手回答。陈望道对此严肃地说:“我们作为未来的新闻人,要随时注意身边的事情,要有敏感性。”

  而陈望道最为人知晓的,其实是他创办了中国高校的第一座新闻馆——复旦大学新闻馆。新闻馆设有编辑室、会议室、印刷所、图书室以及收音广播室等,学生不仅可以在这里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还能进行争取自由的活动。而新闻馆上的对联,就是现在有名的那句“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

  舒宗侨与一个“读图时代”

  舒宗侨于1935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1942年,他在重庆创办了《联合画报》。作为那时的战时宣传品,《联合画报》的第一面图画版由美国空军作为“纸弹”(paper bomb)时时空投到国内沦陷区,为突破日本实施的信息封锁起到了很大作用。待到抗战胜利,舒宗侨更从多方收罗战时照片,编辑出版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1946年)、《中国抗战画史》(与曹聚仁合编,1947年)等摄影画册。

  上海市社联主席秦绍德对此感慨,这两份画册是迄今为止我们能看到的仅有的真实全面记录中国抗战的史册:“很多照片都是历史性的,比如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照片,其他地方看不到。”舒宗侨的女儿舒似茵也回忆说:“1945年父亲从重庆回到上海,带着两三个皮箱,里面除了图片、胶版,就没有别的任何东西。从上海地摊到国外新闻机构,他会去寻找各种战时照片。”

  “在中国,早就有人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有目共睹的、而且在国际上也毫不逊色于同行的堪称伟大的‘读图’文化的辉煌业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评价,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其实是一个被国人遗忘的曾经辉煌的“读图时代”,那些“读图时代”的文化先驱如戈公振、伍联德、梁得所、马国亮、邵洵美、舒宗侨等也被同时忘却了。(文/罗昕)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