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的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中,舷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于近日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现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周春水告诉记者,考古工作仍在继续。5日,考古人员提取出水了一枚152毫米副炮炮弹,结合之前的发现,致远舰的武器配备已经完整展现。
周春水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打捞出水的沉船相关文物种类有60余种,数量有100多件。一件保存较为完好的方形舷窗也于4日打捞上岸,玻璃呈现龟裂状态,为高温下突然遇水造成,为我们还原了当时那场海战的激烈。
致远舰是北洋水师最先进的军舰之一,爱国将领邓世昌是致远舰的管带。甲午战争期间,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今辽宁丹东附近海域)爆发海战。此役北洋水师损失5艘战舰,其中“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沉没在交战海区。此战中,邓世昌任管带的“致远”舰为掩护旗舰“定远”,毅然冲向日军舰队,不幸被鱼雷击中沉入海底,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近代史专家、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关捷教授说:“当年在大鹿岛海域,北洋海军投入了几乎所有战船和兵力与日本交战。打捞致远舰,打捞起的是一段历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