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甲午海战致远舰的更多秘密将被揭开
来源:中国水运网   2015-10-13 10:26:35

  随着辽宁丹东港沉船“丹东一号”被确认为致远舰,有更多的出水文物被发现。

  央视新闻频道今天上午将第一次实时直播“丹东一号”水下考古情况。届时央视将开动空中无人机、水下机器人、三方通话系统,火力全开,全景展现此次水下考古。

  历史记载,甲午黄海海战中,致远舰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其他全部殉难。

  统一标识:

  北洋海军有一整套VI设计

  昨天,央视记者在水下考古平台上了解到,这个平台距离最近的陆地港口需要3小时航程。平台核心区域两边的两个集装箱内已经装备了大量的水下考古设备。

  今明两天的天气很好,非常适合水下考古发掘。这次水下考古,将是致远舰身份确定后的第一次水下考古。这对于考古来说,意义非凡,这也可以让考古人员有针对性地根据资料记载,来进行水下探摸和打捞工作。

  9月17日,在水下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堆碎瓷片。很快有一名考察队员注意到,在嶙峋的附着贝壳之间,隐约可见某种特别的花纹,而且,与其说它是花纹,不如说它更像文字!

  这是一个令人充满希望的发现,当专家们几乎是战战兢兢地把“花纹”拼凑起来的时候,把装盘子的金属盒子倾斜了一下,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结果出现了——这片深陷在瓷盘中心的文字清晰地显示出了致远号战舰的名称!

  记者昨天也在考古平台上看到了部分打捞起来的物品,其中包括了那个确定致远舰身份的盘子。而从这些物品,我们也可以大致还原当年致远舰上的一些生活场景。

  环绕在下方的,是“中国皇家海军”的英文拼写“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中华帝国海军”),知名历史学者萨苏则认为应该翻译为“中国皇家海军”。陈悦说,结合在军事博物馆里展出的靖远舰瓷盘上的舰徽,可以发现整个北洋海军有一整套的VI设计,从这些细节上可以看出北洋海军是与国际接轨的,“与南洋水师、广东水师不同,北洋被称为海军,是代表当时中国的国家海军。”

  遗骸、港币的发现

  更间接确认了致远舰身份

  “丹东一号”的真实身份是致远舰,这个消息对业内其实不算新闻,早在一年以前的2014年9月17日,也是邓世昌殉国后一百二十年的纪念日,该船的一门十管格林炮被打捞出水,该炮的编号后被辨认出来,属于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工厂所造。

  这一批火力相当凶狠的武器(实际每一根枪管的口径只有十一毫米,应该称作机枪的)被安装在致远和靖远两艘巡洋舰上。

  事实上,致远号上的格林炮现存至少两门,其中一门是致远沉没后被日军掠到横须贺基地。另一门便是2014年出水的这一门了,它保存得十分完好。

  此外,记者昨天还在打捞物品中看到了一个青花碗,这个碗有着以竹林七贤为主题的花纹。除了这个青花碗,连日来还出水了一些钥匙、锁和银锭,以及港币。

  记者也和现场的专家求证这枚出水港币的情况,专家表示,这枚港币的出水并不奇怪,因为当时致远舰很多训练都是在香港附近进行的。

  “带有致远舰舰徽的盘子、格林炮,以及多种私人用品的出现,都意味着目前正在调查的区域属于致远舰的后部。”陈悦说,瓷盘一般为船上军官使用,考古队员也在确认目前正在调查的区域为致远舰的军官舱。

  “除了发现遗物外,考古队员还在军官舱附近发现了一些骸骨。”陈悦说,这些骸骨就是致远舰上北洋将士的遗骨。但这些遗骨被发现时已不完整,考古队员们也格外小心和细心地进行挖掘。目前在考古队已经和相关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妥善处理将士的遗骸。接下来,今天开始,水下考古工作队员,将下水进行考古。记者也会随之下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