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我们一起走过》栏目播出《巴新祭忠魂》:
二战期间,日军把大量中国战俘和百姓,送至巴布亚新几内亚充当劳工,能够活着回来的人一半都不到。70年过去了,令人心酸的是这些同胞们的遗骸依然散落海外,有些甚至连墓碑都没有。这一期我们一起走过,寻访在巴新的二战英烈遗骸。
编导﹕胡松洋 文﹕郑丽芳(实习)
2015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300多名由抗战老兵、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组成的阅兵车队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列,接受中国和世界人民的致敬,对于那些曾经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老兵们来说这是巨大的安慰和肯定。
但是生者得到荣耀,逝者更不应该被忘却。
这里是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这里是中国军人遗骸散落地。
二战时期,新几内亚为澳洲殖民地,拉包尔是它的首府,也是日军和盟军激烈争夺的军事要塞。1942年1月23日,拉包尔战役开始,数以万计的日本海军陆战队队员登陆拉包尔,随后将此地建成其重要的海空基地。这些工事的完成完全依靠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印度、新加坡、爪哇等地掳来的战俘以及劳工。
记者:它这个总共用了多少劳工啊?
向导:当时这边有上千号。
记者:多少年?
向导:总计挖了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
上海至南洋大约两个星期的航程,施方舟他们走了一个多月,战俘们被赶入密不透风的底舱,没有淡水,没有食物,几百人拥挤一处,闷热难耐。他们依靠船舱里的几个木桶解决大小便,体力虚弱的战俘昏倒在地,随即被日军丢进茫茫大海。
幸存者施方舟
施方舟:他们(日本人)是有淡水的,我们跟他们要了。有一个人去拿了瓶,到船舱底下装水。他装了瓶水回来以后,被那个岗哨看见了,然后就用刺刀逼着他到那个船沿边上,一枪就把他挑到海里去了,这个人就死了。
1943年1月,战俘们先后抵达拉包尔,开始了他们的劳工生活。
当时的营地。
施方舟女儿:他们去的时候一方面就水土不服,而且那里的岛上的蚊子很毒,有的人就被咬了以后就开始烂,烂了以后就没办法劳动了,很多,他们住的就是很差的,就是用那些树枝啊、那些木条啊,搭起来的这些木棚住的,条件是很差,有很多人病了。那么日本人为了就说节约他们的供养,然后就把那些没办法再进行体力劳动的人就活埋。
记者:就埋掉?
施方舟女儿:就埋掉了,叫他们中国人自己两个人架一个,两个人架一个,当时就在岛上挖了坑,就把他们埋掉了。
记者:1500个人的话,在这三年多当中有多少人死掉了?
施方舟女儿:回来的时候是700多一点。
从1943年初年到1945年二战结束,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劳工客死他乡,正像广东民众纪念碑碑文上所写,256处墓穴代表的是636位被日军枪杀的弟兄,那些死亡的劳工们姓甚名谁,来自中国哪个村庄,他们的亲人是否曾苦苦渴盼过他们的归来,这些我们永远不得而知。
这里是拉包尔战争公墓,但这里只有澳洲公墓和印度的军人的墓碑,没有看到任何中国军人的墓碑。
向导:当时为二次世界大战做过贡献的这个盟军,他们的纪念做的非常好。也就是说,这些人得到了他应有的荣誉和纪念。但是就是说心酸的是,就是中国军人没有在那里。而且更觉得难受的就是说还不知道他们在哪里。70年来,这些埋葬在异国的将士们几经辗转四处飘零。一眼望去,青葱的拉包尔战争公墓没有他们的痕迹,我们能参考的只是一些留存于澳大利亚战争档案馆的卡片,还有拉包尔老人们的口口相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