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难忘中国之声—抗战记忆抗战中的广汉机场
来源:中国之声    2016-01-04 09:25:51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之声推出【难忘中国之声——抗战记忆】系列,以当年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当事人口述史的方式讲述当年难忘的经历、梳理亲身所见的历史事件,串起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

  1944年6月15日到16日,日本本土最重要的钢铁城市八幡市,突然遭受到了来自盟军的空袭,而执行这次任务的B-29轰炸机,正是从中国抗日的大后方四川起飞的。

  

  民工们依靠人力拉动大石碾子压平新建的机场

  建川博物馆副馆长吴宏远:

  吴宏远:这是1942年美军空袭东京以来,日本本土遭遇的最严重空袭。它是以马特豪恩雪山命名的“马特豪恩计划”,因为是国防工程,需要保密,所以当时这批机场,统称为特种工程。

  1943年,为配合盟军从中国对日本本土实施更大力度的战略轰炸,来自四川各地的民工30多万人,日夜赶修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轰炸机机场。民工们在没有先进机械设备的条件下,依靠人力,拉着重达几吨甚至十几吨的大石碾子,唱着聂耳的《大路歌》,夜以继日地工作。

  

  97岁的廖南山老人(图右)和曾一起参与机场修建的工友在大石碾子前合影

  当年曾参加过机场修建的民工廖南山回忆说:

  廖南山:派家家户户去修,也没有钱,全是义务的。自己带工具,锄头,箢篼。大石碾子,一人多高,好几十个人(一起)拉。

  

  现保存在建川博物馆内当年修筑机场的大石碾子

  抗战时期的中国积贫积弱,粮食供应有限,民工们常常食不果腹。安茂清当年参加机场修建的时候只有19岁,他回忆说,由于日寇轰炸,修筑工作经常被中断,而轰炸过后,有的工友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安茂清:飞机就来了,我们就跑嘛,飞机来了丢下炸弹,轰轰轰轰,有的跑不远,就炸在那里。

  据统计,当时四川的36个县,共征用民工近150万人,其中伤亡7000人左右。曾作为中学生参与机场修建工程的川籍诗人流沙河感慨说,抗战大后方的四川民众,用他们的一手一足之力,完成了一个个伟大的工程:

  流沙河:美国的《纽约时报》为这个飞机场,专门发了一篇社论,说这些中国农民,在没有任何机械化设备的情况下,在半年之内,修建了全世界最好的军用机场,我们所有美国的同盟国应该感谢这些农夫。因为有了这一个,整个战局就扭转了。

  

  曾参与机场修建的川籍诗人流沙河题字(图右)

  抗战后期,四川建有33个军用机场,成为盟军在中国大陆的战略空军基地。从这些机场起飞的战机,对日军目标进行多次有力打击,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