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28日夜11时,日军兵分5路从闸北突然向驻守上海的19路军阵地发动袭击,制造了“1·28”事变。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打响正规军抗战第一枪,淞沪抗战由此开始。
1月29日,《第十九路军为日军犯境通电》发出,电文掷地有声:“光鼐等分属军人,唯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决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格。”
淞沪抗战的第二天,宋庆龄、何香凝等慰问19路军官兵。宋庆龄在炮声隆隆中对19路军官兵说:“你们抗战的枪声一打响,海内海外,男女老幼,都觉得出了口气!亿万同胞声援你们,支持你们!”
国民党孙科、李宗仁、程潜、张发奎、陈友仁等11人,联合致电蒋介石、汪精卫:“日人横暴至此,军民愤激、誓死抵抗。昨夜至今午,战事剧烈。我军士气百倍,连获胜利。政府此时当抱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决心,以报国家,以谢民众。”
19路军是清一色的步兵,武器装备落后,更谈不上飞机、坦克和装甲车。士兵多数是身材矮小的广东人。日军凭借陆海空三军优势,根本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指挥官盐泽少将扬言要在4个小时之内占领上海。日军飞机低飞到1000米以下低空狂轰滥炸,步兵在坦克、装甲车掩护下多次冲锋,企图突破闸北防线,但在中国士兵同仇敌忾,英勇作战,使日军连连受挫。日军增派援军,于31日晚再次发起进攻。
2月4日,日军增兵1万,攻击范围扩大到江湾、吴淞一带,但所进犯之处均被击退,我军防线仍巍然不动。盐泽少将被免职回国,野村吉三郎中将接任。这一胜利大涨国人志气。
2月7日,日军兵力增到2.5万人,以装甲车群分路来攻,我军死守阵地,虽伤亡过千,但依然打得日军没脾气。闸北久攻不下,日军又将进攻重点转向吴淞,连日以飞机、大炮进行轰炸,并派兵包抄吴淞后路。当日雨雪纷飞,战斗异常惨烈,双方几次进行肉搏,日军依然丝毫没有占到便宜,向纪家桥方向溃退。
蒋光鼐决定,不给日军喘息机会,抓住时机,当晚全线出击一举击败日军!
令人扼腕的事情发生了,蒋介石一道道停战的命令飞来。军令如山,蒋光鼐长叹一声,收回出击命令。前方将士都为错失这个战争良机而捶胸顿足、声泪俱下。
日军抓住时机继续换将,植田谦吉中将率日本最精锐的第9师团2万人赴沪援战。2月16日,张治中向蒋介石请战,蒋介石迫于舆论压力同意张率嫡系第5军抵沪。
2月18日,日军通牒我军,要求我军退出租界20公里,撤去此范围内军事设施并永不重建。蒋光鼎下令:“用大炮回答它!”20日晨,日军发起进攻。蒋光鼎通电全国:“军人报国,粉身碎骨是份内事,大战开始之日,即本军授命之时。使一卒一弹犹存,则暴日决不得逞……”。
谁能想到,蒋介石给蒋光鼐打电话,再次命令:“这个仗打得差不多了,下令停火吧!”蒋光鼐热血激怀,他不满地道:“卫国保土乃是军人天职。强敌压境,怎能不奋起自卫?这仗一定要打,而且已经打起来了,无法收手!”双方接着厮杀数日,将日军新任长官植田谦吉“中央突破”的计划流产。
蒋光鼎的19路军“淞沪抗战”慷慨激昂,激励民心,许多官兵纷纷请缨参战,但蒋介石拒绝再向上海增兵。而日本一定要拿下上海,组建上海派遣军,派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任司令官统一指挥。
敌我力量彼长我消,战斗至当晚11时,蒋光鼐满脸是泪被迫下达全线撤退的命令。全军上下“擐甲哀鸣,泪尽以血”。
19路军与第5军乘夜各自按照指定路线撤退,主力部队及辎重已离开战场40里。到2日午后,日军才发现中方主力已经转移,开始追击,而中方掩护部队按计划逐次抵抗,使19路军与第5军顺利后撤到第二防线。
19路军对日决战取得了令人讴歌的战绩,蒋介石不说大张旗鼓予以表彰,反而以“违令”为由进行整肃。蒋下令将该军一个师调往江西归南昌行营指挥;一个师调往武汉归武汉行营指挥。活活将一支英勇善战为国争光的铁军肢解。
5月28日,苏州举行“淞沪抗战”阵亡将士追悼大会,各界人士4万多人参加了大会,蒋光鼐悲愤撰一联:“自卫乃天赋人权,三万众慷慨登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石烂海枯犹此志;相约以血湔国耻,四十日见危授命,吾率君等出,不率其入,椒浆桂酒有余哀。”(王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