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他是抗日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冲锋在前中弹后依旧不离火线
来源:杨帆远航读史   2016-03-09 12:24:16

  这位浓眉大眼,英气十足的将军就是时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其实是代理军长,军长宋哲元在七七事变之前,借为父亲修墓和养病为名,干1937年2月底离干)佟麟阁。

  佟麟阁(1892-1937),满族,原名凌阁(因牺牲后报纸误写为“麟阁”,此后就沿用了下来),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先后隶属北京政府、国民军、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二级上将。抗战胜利后,南沟沿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将军的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抗日,其实早在七七事变之前,他就已经投身抗日大潮当中了。

  为什么呢?因为二十九军就堪称是中国抗日第一军,这支军队早在1933年的时候,就在喜峰口给了日本侵略者一次难忘的教训,当时的佟麟阁将军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

  第一军辖四个师及一个独立旅,这是支抗日同盟军的基本队伍。在召开的抗日同盟军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成立了同盟军军事委员会,选举了委员三十五人,常委十一 人,佟麟阁是委员和常委之一。

  可是抗日同盟军却受到了日军及蒋介石的双重打击,特别是蒋介石、何应钦的军事压迫,使抗日同盟军腹背受敌。察省地瘠民贫,补给也极其困难。冯玉祥迫不得已,乃于1933年8月5日发出通电,把收复国土,交渚国人。15日离开张家口。至此,深为日寇所恐惧的察省民众抗日同盟军不幸夭折。

  而佟麟阁将军也是一时间心灰意冷,隐退了。

  几年后,在宋哲元军长,及第二十九军的师长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刘汝明等亦联袂相邀下,佟麟阁将军才重新出山,回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教育长为张寿龄),还兼大学生军训班主任,住南苑二十九军军部,主持全军事务。整军经武,夙夜匪懈。他曾对人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土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声情激越,闻者热血沸腾。全国有志抗日救国青年,慕将军坚决抗日的声誉,或跋涉千里,或从海外归来,有的就是抗日同盟军的干部和共产党员,都来参加第二十九军,入军事训练团受训。


  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司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时人在《北平时报》赞佟麟阁说:“佟副军长善治军,第二十九军纪律严明,勇于作战,而于老百姓秋毫不犯,佟将军训练之力也。”“军士于烈日守城,各队前置水一桶,用开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敬献西瓜,坚决不受,对老百姓恭而有礼,杀敌则勇猛武伦,堪称模范军人”

  1937年7月28日,日军集结了重兵,在几十辆坦克掩护下,突然对南苑发起猛烈进攻。因汉奸出卖,日军知晓了29军反攻的全部计划,重点攻击了缺乏战斗经验的学生兵团驻地。佟麟阁率部死战,血气方刚、宁死不屈的学生兵与日军拼死搏斗。在战斗中,全团1500人阵亡了一半以上,战壕里全是战士的尸体。

  佟麟阁将军的儿子佟兵是这么回忆父亲牺牲时的经历的:“下午1点,我父亲不幸中弹,贴身警卫要把我父亲送回北京城医治,被父亲拒绝了。他大叫道:‘这么多学生还在这儿呢,死伤了这么多人,我怎么能走!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父亲忍痛上马,接着指挥战斗。接到撤退命令后,他仍在与日军激战。在时村附近,父亲头部中弹,警卫背着他没走几步就没气儿了,父亲牺牲了。遗体是第二天才拉回来的,全身血肉模糊。”

  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发布褒恤令,追赠佟麟阁为陆军上将,生平事迹,宣付史馆,以彰忠烈。

  毛泽东同志对佟麟阁的献身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1938年3月12日延安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七大会上的演说词中说佟麟阁等人“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46年7月28日,国民政府又以隆重的国葬,将佟麟阁将军的灵柩从柏林寺移葬于北平香山的兰涧沟的坡地上,1947年3月13日,佟麟阁生前在北京居住过的南沟浴大街被命名为佟麟阁路。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