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惠州抗日战争中一个东江纵队交通站分站长的故事
来源:西子湖畔微信公众号   2016-08-29 16:39:11

80,90后的年轻人,对“战争”两个字没有什么概念。我也不例外。了解那段历史的唯一途径,就是听长辈讲故事。

我的外公外婆都参与过抗日战争。我相信,参加过此战役的所有人,都是英雄。即使没有记入史册,也应该永留家史。作为后辈,我希望尽一点绵薄之力,整理了妈妈记录的外婆曾经口述的抗战小故事,也以此纪念刚离开我们的她。

以下为我整理的外婆口述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任东江纵队交通站分站长,负责情报传送。我手下有交通员5人,最大才15岁,最小12岁,他们都是自愿来参加革命的,不怕苦不怕死。交通站工作很艰苦,任务艰巨,流动性大,经常吃不上饭,没有鞋穿。同志们都乐观地说:什么没鞋,妈妈给的鞋一辈子都穿不破。所谓“妈妈的鞋”即是自己的脚板。交通员要出去送信只能光着脚板翻山越岭地将情报送到目的地。

有一次,交通站只剩下我一个人,有急信要送,只好自己亲自出发,当时已经是傍晚7点钟,开始天黑了,我一个人要经过吉布凹,爬上山顶天已黑得看不到路,只看到山脚下村里农家做饭的烟火飞上天。借着这朦胧的烟火壮着胆子,神不怕鬼不怕,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完成任务把信送到目的地,这是我最大的心愿。经过几个小时的山路,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信送到。当时我又饿又累晕倒在地上。

我工作的交通站远离领导,得不到领导的指导,像没娘的孩子。经济上经常接济不上,幸亏我活动的地方靠近自己的家乡,交通员都住在当地老乡家里,时间长了吃饭也成问题,为了能让交通员吃上饭,我自己抱着一丝希望去交通总站领伙食费。刚走到西木坑,得到情报:敌人要从白花往淡水大量调兵,调了一个排的军队过来了。这时正好碰到西木坑情报站的小同志连仔在大门口吃饭,向大家报告:发现有敌人往西木坑过来,但没有进西木坑,去了旁边的村子。敌人去别的村子如果没有找到游击队还会返回来的。

这时大家立即准备疏散,假装成农民,各自拿着镰刀去割禾,有的挑水浇菜,有的用锄头挖地。我和连仔正拿着镰刀割禾不到5分钟,敌人果然回头来。敌人来到我面前问话,说什么游击队原来在这里住,现在往哪里去了?我装作没文化的农村妇女说:什么游击队,我只知道种田。敌人看我一问三不知,一脚踢开刚割下来的稻子恼怒地走了。我很幸运地脱险了。几天后,我妈妈告诉我说:前几天,听说在路边有两个女游击队员被敌人打死了,我吓得哭了一晚上,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呢。

妈妈给外婆写了一段纪念辞,我一字不改抄出来:

“9月19日是妈妈去世100天,这短暂的100天,思念的心情始终不能放下,妈妈那慈祥的笑容和坚定的眼神时常出现在我眼前。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时,此时此刻,妈妈在革命战争年代那风尘仆仆,灵活矫健的身影出现在我脑海中:

她,是一个农民的女儿。为了抗日救国,只身投奔革命;

她,参加了东江纵队,是一名交通员,负责情报传递;

她,曾经巧妙地躲过敌人的盘查,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她,曾经夜闯吉布凹,摸黑走几个小时山路,只身把情报送达联络点;

她,曾经和战友们一起风餐野寝,露宿山头,在枪林弹雨中冲出敌人的包围;

她,曾经跟随丈夫潜入香港,以卖菜的身份掩护丈夫的地下工作。

妈妈,您在天堂看见了吗,抗日战争胜利已70周年,党和国家不会忘记您们,祖国人民怀念您们。党中央国务院给您颁发了纪念章和5000元慰问金。五星红旗由你们的鲜血染红,光荣的徽章凝聚着你们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这是永恒的纪念。妈妈,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

此时,电视那头直播着天安门的阅兵,主持人说“多少战俘,没有回到家乡,多少儿女,没有回到母亲身旁。”我想,外公外婆是很幸运的,虽然,他们也曾经失去了挚爱的战友,虽然,他们为了家园的幸福,付出了最美好的青春。

人不在,精神犹存;精神在,家就在。作为晚辈,我以笔头记录,来纪念我所知道的这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