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抗战中相爱订婚后天各一方,72年后还想做你的新娘
来源:春城晚报   2016-12-22 15:50:44

施甸县酒房乡自家寨位于中缅边境的怒江打黑渡口旁,73年前,反抗侵略的打黑渡口保卫战就是在这里打响。如今,这个群山耸立的山村,人们过着悠然自得的慢生活。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地方,一段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凄美爱情,延续至今。
 

在战火中相知相爱
 

施甸县酒房乡的自家寨自然村是一个被绿色植物包围的小山村,在这个群山耸立的山区村,人们过着的是悠悠岁月的慢生活,可是,在现在享受的慢生活人们不知道,这个小山村曾经也象全中国一样受到过血与火的洗礼,曾经也是一个接受过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抗日战争大战场,1943年,打黑渡口保卫战就在这里打响。在这个群山汇聚的山脉间,有一个出生于1928年的农村姑娘叫邹学珍,她的爱情故事从抗日战争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年轻时英气勃发的李学志爷爷

1943年11月,日本人打破了怒江防线,施甸境内的打黑渡口沦陷,为保卫渡口把小日本打回怒江西岸,远征军受命前往施甸酒房营盘山拼命阻击,就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酒房境内的打河江边的打河渡、蚌懂渡、河尾渡以及七道河全线全部驻满了部队,一派兵荒马乱的快生活节奏让当地人掀起了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当时,施甸县只有95000人口却要养活10万抗日部队。为了保家卫国,当时的酒房乡境内年纪大的男人被部队征集做了民夫,年轻人被征集为军人,妇女们在家织布给老黄兵(远征军)提供后勤保障。

邹学珍时年刚满15岁,作为当地有名大户人家的闺女,邹学珍13岁就学会了手工织布,染布以及绣花的手工艺绝活,是一个从不出门的黄花闺女。抗战的枪声响起之后,邹学珍响应抗战的号召,和本村的妇女们一起积极参加纺线织布,作为军需物资织好的布就提供给乡公所,全部无偿支持前线部队。李学志当时是乡公所的乡丁(地方兵),刚好负责自家寨物资的运送,一来二去,两人就有了好感。

虽然已88岁高龄了,但邹奶奶却很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逢年过节和有亲戚来家时都会打扮得很漂亮

说起李学志也是一个可怜人,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送给自家寨的一个亲戚做继子,抗日战争开始后,他被征集到部队参战,因为年龄小,长官就把他留在乡公所做后勤人员(乡丁)。当时由于全部男人都被部队征集到抗战一线去了,寨子的妇女们最怕的就是到一公里以外的河里去挑水,就是有了李学志这么一个小伙子在村寨里跑来跑去的联系,妇女们把他当做唯一的“亲人”。

邹学珍回忆说,李学志勤快能干,平时不仅帮助留守妇女们挑水、砍柴,有时候,他还主动帮她承担家庭男主人的角色,这个从小就在村里长大的小伙子从此成了她相依为命的患难之交,她渐渐喜欢上了李学志,一股美好的情愫在两个年轻的心灵中油然而生。1944年冬天,李学志主动向邹学珍求婚。面对着英气勃发的爱人,邹学珍脸红着答应了,两人约定,等打跑了日本人就结婚。
 

订婚后被抓了壮丁
 

时间到了1945年冬月,抗战胜利后,李学志的养父母先后去世,办完双亲的后事李学志回到了出生地施甸县酒房乡里强村。回家后他没忘记两人的约定,时隔不久,他便托长辈前来邹学珍家提亲,支付了彩礼钱还压了“八字”(也就是农村正式订婚),并商定于次年冬季完婚,这之后,邹学珍就满怀喜悦地在闺中等待着出嫁的那一天。



自家寨就镶嵌在怒江斜坡上

 

就在邹学珍满怀憧憬之时,有消息传来李学志被抓壮丁抓走了。邹学珍惊呆了她急忙托人去里强村打听,才得知李学志临走时曾留话要她等他回来。从此,邹学珍就陷入了苦苦的等待中。

时间过去了大半年,在家苦熬的邹学珍突然收到了情郎的来信,喜极而泣的她急忙拆信细看,李学志在字里行间向爱人倾诉了离别的思念之情,并告诉她一定会回来迎娶她做新娘。邹学珍说:“我就这样等啊等,3年过去了,到了1949年,他来信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回到了贵州省,准备1950年回来结婚。但是,到了1950年我打听到消息,说他已经到朝鲜去抗美援朝去了。就这样等啊等,时间到了1954年,他的家人委托寨邻告诉我,说,让我别等李学志了,他不可能回来,还听说,他已经在山西成家了。”
 

苦等10年未果少女被迫嫁人
 

这个消息对于深居闺中苦等情郎的邹学珍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我等了他整整10年,我与他谈恋爱并‘私订终生’时,两人决定,只要抗日战争结束我们就结婚。可是,抗战胜利后,他又被国民党抓走了,在国民党军队起义参加解放战争结束后,他从贵州省写信回来说,等到全国解放后,他就回来和我结婚,但是,全国解放后,他又来信说去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去了,让我再等一两年。结果,在我等了他整整10年后,却收到了他已在山西安家的消息。”邹学珍说,从得知情郎变心的消息后她就每日以泪洗面,起初心中充满了对李学志的怨恨。



中国远征军设置在怒江打黑渡口的高炮阵地遗址

“那是怎样的10年啊!”邹学珍说,苦等情郎10年后,她从一个黄花闺女成了一个老姑娘,在当时的农村,小姑娘结婚年龄都在16岁之前,一个26岁的大姑娘,人家叫我们这样的女人为“望门寡”。10年的等待,一个消息毁灭了她从姑娘变媳妇、从少女变女人的美梦。但冷静下来后,邹学珍渐渐想开了。“因为我知道,他是为了保家卫国才抛弃了我,他是干大事的人。”

在放弃了对李学志的怨恨后不久,在26岁这年,邹学珍不得不嫁了本村自家寨的李文相做了二房。婚后,他们共生育了4男4女,并在艰苦的生活中共同把孩子们养大成人。在2005年老伴因病去世后,邹学珍就一直在老家寡居。
 

半个世纪后曾经的情人再次相见
 

时间到了2008年,数十年时间过去后,邹学珍也从一个少女变成为一个年逾八旬的老人。

9月的一天,里强村的李朝梅到自家寨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席间,一个慈祥的老人一直端详着她。这位老人是同学的祖母,也就是当年苦等情郎10年的邹学珍。

“你姓李,是里强村的?”,“是”,“你们村有个叫李学志的老人,你知道么?”,“知道,他是我舅爷爷。”老人眼前一亮,兴奋地问:“他身体还好吗?”,“很好,身板还挺硬朗。”“他现在住哪里?”老人急切地问。“他在山西工作,已离休多年,前几天刚回家探亲,现在就住在我家。”李朝梅好奇地问:“您认识他吗?”老人高兴地说:“认识,当然认识!我和你舅爷爷不仅认识,我还是他未过门的新娘呢!”李朝梅惊呆了:“你是我舅爷爷未过门的新娘?这是怎么一回事呀?”“呵呵,这是真的,我们已60多年没见面了。我与你舅爷爷1945年订婚,还未过门,他就当兵走了。一去再无音讯,我苦苦等了10年,不得已改嫁到此,但心中常思念着他。你回去告诉你舅爷爷,请他来我家一叙。”



这就是邹奶奶一直苦等回老家的李学志爷爷

 

里强村与自家寨虽地处一个乡镇,一个在西,一个靠南,相距约有50公里。听到当年爱恋的姑娘如今还健在之时,已85岁的李学志呆住了,侄孙女的话勾起了他无尽的回忆和思念,他想起了初恋时的甜蜜,那时的她是那样的温情脉脉,善解人意。他想起了订婚时的情景,两人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他更没想到时隔那么多年两人还会有见面的机会。于是,决定立即动身去看望邹学珍老人。
 

曾经的恋人相见执手互诉离别后的相思之情
 

在自家寨,李学志受到贵宾一样的欢迎。当分别63年后再次相见时,两位曾经的恋人虽然没有了当年的冲动和热情,但却紧握着双手相互久久的凝望。

“你还好吗?”“我好着呢,你也还好吧?”“好呢好呢”。在儿孙的簇拥下,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并排入席就餐。席间,两人似有说不完的话。在互相讲述这60多年的生活后,邹学珍讲了她当时的思念之情和改嫁经过:“你家给我家的6块大洋的聘礼我保存了多年,我们在一处时是那样的倾心爱慕,原想一定等你回来。翘盼苦等,但自己已经是26的大姑娘,在旧社会的农村是极少有的。社会上知者同情,不知者嘲笑。你家人虽然给我口信说你在外面结婚了,但又不是你写信,其实,你就是实实在在的‘查无音讯’,亲戚邻居相劝,好心人给我介绍对象,使我的心里乱成一团麻。解放了,新婚姻法颁布了,从一而终的旧观念废除了。在苦等无望的情况下,我经过政府办了离婚手续,怀着愧疚的心情,嫁给一个家居深山的二婚男人。男人原有一个男孩,与我结婚后又生四男四女,在艰难困苦中把孩子们养大成人。不料男人几年前去世。这些年来,你年轻时的影子常常在我眼前出现,今天终于能见上一面,是我们的缘分,不容易的事啊。”听完邹学珍的真心倾诉,李学志红了双眼:“今生欠你的很多,来世再偿还吧!”随后,也掏心掏肺地跟邹学珍讲述了自己当初被抓壮丁和后来对她思念之情的曲折经过。
 

李学志爷爷真情讲述
 

李学志告诉邹学珍,当年两人订婚后,他就一天天等待着婚期的临近。但事与愿违,他没有等来大喜的日子,却等来了国民党抓壮丁的人。根据国民党政府1939年颁布的新兵役法,各省设立庞大的兵役机构,按人口征兵。当时,云南省设军管区司令部,滇东、滇西分设师管区司令部,其下再设团管区,专司征兵和新兵训练。按国民党的兵役制度,征兵由地方乡长、保长们和兵役机构军官们负责。老百姓害怕打内仗而躲避征兵义务,迫使政府通过强硬手段“抓壮丁”来完成军队编制任务。



1943年中国远征军在打黑渡口打响了渡口保卫战

“我回到里强村后就一直跟我三叔住在一起。那是1946年10月的一天早晨,我刚刚起床,就看见二叔和一个本家叔叔领着保长,进了三叔家的院子。保长二话没说,拿绳子上来就绑我。那年月,乡长、保长叫谁去当壮丁,谁就得去。不去?保长带一帮人,三天两头到你家去“抓人”。李学志说:“你们不必绑我,我也逃不了,我跟你们走。”知道自己无力反抗,李学志倒也沉着冷静。他将怨恨的目光投向了二叔。“这次二叔的如意算盘终于得逞了。他不喜欢我,我也不听他的话,处处跟他作对,他恨不得我早日离开这个家。”李学志暗自思忖着,乖乖跟着保长回了二叔家。从施甸县徒步去重庆,李学志等100多个壮丁足足走了8个月,一路有人持枪押送,壮丁们被绳子捆成一串一串的,很难逃脱。由于饥寒劳顿,外加疾病侵袭,沿途不断有人死去。李学志所在的小队50多人,到达万县(现为重庆万州区)后,只留下了40人。“我随部队徒步到四川,被编入国民党正规部队223师669团。后来,随着1949年解放军渡江战役的成功和国民党军队的失利,我所在的223师全体士兵起义投诚。”李学志说,期间,他被编入解放军186师557团,转战于四川、贵州剿匪。“原打算剿完匪,就回家看望家人,并与你完婚。不料,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打破了我的期盼,部队被调往东北,不久便开赴朝鲜,停战后才归国。在长达10年的时间中,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有增无减,我曾给家中写过3次信,直至1955年下半年才第一次与家人取得联系。”李学志说,当问及未婚妻邹学珍时,被告知邹学珍已另嫁他人。“当时听到你已嫁人的消息后我十分难过,心中虽然惋惜,但觉得分离10年,也只能将此事深深埋进心底,心中的你也就成了永恒的恋人。”李学志说,后来他被分配到山西省中阳县粮食局工作,娶了中阳县的一位姑娘为妻。现在他早已离休在家,妻子也已去世多年,才得以回到施甸老家探亲,没想到还能与自己的初恋情人见面,真是很高兴。
 

有情人未成眷属源自误传的口信
 

听完李学志的介绍后,邹学珍才明白当年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原来都是听到了误传的口信。

“没想到我们都还在在等对方呀,难道这辈子我们真的没有缘分在一起了吗?”邹学珍奶奶流着泪拉着李学志爷爷的手久久不放。“你还记得我们唱过的那首山歌吗?‘我说你阿哥,好吃不过锣锅饭,眉花眼笑,人家的哥,好耍不过出门人,哎……我的哥哥……’”“记得记得,当年我就是唱着这首山歌,带着对你的思念离开家乡的。”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将两位老人的思绪拉回到了60多年前。“还好我们现在身体都还健康。”“嗯,你还愿意回来迎娶我吗?我可是一直都在等着你呀!”“等我回去安顿好,再找时间回来看你。”邹奶奶勇敢地挑明了话语,但李爷爷似乎有什么心思并没有马上作答。



1942年的驻关南乡的260团前线指挥部旧址

 

就要分别了,邹学珍奶奶与李学志爷爷含情脉脉地珍重道别。临行前,邹奶奶从怀中拿出一张六寸像片给了李爷爷,并要求李爷爷也给她一张照片,李学志答应说:“回家后给你寄来。”
 

不管再过多久我永远是你未过门的新娘
 

在两位老人含泪分手的第二年,李学志又再次回到老家探望了邹奶奶,每当谈起这段往事时,李爷爷的心情十分激动,眼角不时溢出泪水。

李爷爷在回老家时曾经对侄孙女李朝梅这样描述过自己对邹奶奶的思念之情。李爷爷说,2009年的8月,持续干旱的吕梁山腹地普降大雨。因为下雨,家住中阳县金罗镇金罗村的他被“困”家中,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自己虽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眼不花耳不聋,腿脚还很利索。如果不是因为下雨,他不知道又去哪里溜达了。家门常常上着一把锁。自从老伴2004年病逝后,他就独居着。他不想麻烦儿女,只请了个保姆定点为自己做饭。

李爷爷说,当时新中国60岁华诞即将到来。全国各地喜气洋洋,花团锦簇。各家电视台都播放着国庆60年的专题片。从1949年到2009年,新中国承载了太多的迷茫、曲折、成就与辉煌,许多人的命运随着国家的命运浮沉起落……

李学志看电视看得热泪盈眶,心里翻江倒海。他起身走到一老式桌子前,桌子上方挂着一个相框,相框里大多是些黑白相片。一张老妇人的相片单独在相框的玻璃外侧插着。他从相框上取下这张相片,默默看着。相片里的老妇人穿着蓝色斜对襟袄,下穿棕色长裤。她双手放在膝盖上,端端正正坐在一铁门前,头戴一顶棕色毛线编织的帽子,一些细碎的白发不服帖地从帽子边缘跑了出来。相片里的人就是邹学珍,她并非李学志故去的老伴,却是他永远的未婚妻。正因为撇不开这段情,他才决定第二次回老家看望邹奶奶。但尽管这样,李爷爷却对回老家迎娶邹奶奶的事始终闭口不言。

每当说起和李爷爷的爱情故事,邹奶奶心中充满了甜蜜的期盼,也时常会泛起阵阵苦涩。

“舅爷爷心中似乎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不知这对分离了60余年的未婚夫妻,在彼此丧偶又偶然相遇后能再续前缘共度余生吗?”

一面是邹奶奶依然热情似火,一面是李爷爷闭口不言。面对这一情形,还在施甸老家翘首盼望的邹奶奶也是满脸的无奈。

邹奶奶说,分手几年来,她给李爷爷去过三次电话,除关切询问李学志老人的身体情况、生活起居外,还流露出想在有生之年来山西李老的家实地看看的愿望。

但遗憾地是,3年前李爷爷就和邹奶奶断了联系。邹奶奶说:“2014年前,我们还经常电话联系,但后来我曾无数次打过他留下的电话,电话里虽有拨号音,却没人接听,现在他是否活着还是一个谜。”邹奶奶手扶李爷爷送给她的相片满眼期盼地说:“我希望他身体健康呀,我一直想对他说,不管时间过去多久,我永远是他未过门的新娘,我会一直等着他的……。”

2008年和2009年来李学志先后两次回故乡,他和邹学珍奶奶两人跨世纪的姻缘才再次勾起他们曾经青春岁月的记忆,也再次向后辈描述了这一段世纪恋人留在滇西战场上的凄美爱情故事。如今,邹学珍奶奶88岁了,李学志爷爷也已93岁了,这两位耄耋老人的跨世纪姻缘能有结果吗?我们心中充满了祝福和期盼。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