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蒋介石日记中的战时新年
来源: 《团结报》“文史e家”微信号 冯杰   2017-02-04 09:52:38

蒋介石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坚持写日记,从1915-1972年没间断过,他的日记聚敛和透析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众多事件的幕后细节、真相以及重大历史疑问,如今该日记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

蒋介石日记是中国近现代最有影响的个人日记,他不仅记当时之事,也记自己的感想,因此极具历史现场感。全面抗战时期,将近三千个日日夜夜,蒋作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面对贪得无厌的强邻日本,压力不可谓不大。令人好奇的是,在内忧外患的年代,这位民国政治强人究竟是以何种心情度过战火纷飞的元旦和除夕?篇幅所限,本文选取1938、1942和1945年的蒋介石日记,再结合其他档案史料,以“了解之同情”解读那些战时新年。
 

1938 年:

坚持抗战,争取苏援

1938年1月1日是全面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元旦,蒋介石在日记中的“雪耻”一栏写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回首六个月以来的防御作战,国民政府军队损失惨重,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先后失守,面对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调停”,部分军政要员信心动摇,“讨论敌人所提条件,多主议和”。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担心拒绝调停,将会引起国际外交的孤立;监察院长于右任甚至埋怨蒋介石优柔寡断。但蒋不为所动,强调“抗战方针不可变更”,“除抗战以外,再无其他办法”。元月2日,蒋介石正式拒绝德国调停,“倭寇所提条件等于灭亡与征服,应即严拒”,“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苏联援华作战飞机-

鉴于国力贫弱,国民政府多方寻求列强支持,然而英美等国反应冷淡,惟有苏联出自本国利益考量,愿意有偿援助中国拖住日本。1937年12月初,苏联第一批援华作战飞机抵达南京,蒋介石一度盼望莫斯科能够“仗义兴师,挽救东亚之危局”。斯大林的回复彻底让蒋失望:“只有在九国(公约组织)或者其中主要一部,允许共同应付日本侵略时,我们才可以出兵。”显然,苏联并不想直接介入中日战争,派遣志愿航空队以及尽可能提供一些武器装备已是“仁至义尽”。为此,以杨杰为首的“工业部赴苏实业考察团”实为谈判沟通,贷款购买苏联军火。元月3日,蒋介石指示杨杰:“各方订购之飞机,均已陆续到华,新机练习必需时日,兹为立即应战计,请向苏方洽商,加派驱逐、轰炸飞行人员各一大队。”

除了飞机补充事项,中方还围绕二十个步兵师的装备问题与苏方展开协商,苏方原先要求全部使用现金或部分现金,后经杨杰再三说明困难情形,允许“尽量提供锡、铅、钨、锑、镍、铜等金属原料,不足之数,以茶、生丝、棉花、羊毛、牛羊皮等补充之”。

蒋介石无心欢度新春,致函罗斯福,请美国对中国作有效的经济与物资援助。“美总统解决远东整个问题之志,含蓄不能过久,当于此一、二年内必有行动也”。蒋同时深知“国际形势恶劣已至极点”,“凡事皆在于我所有者,方能凭持,至于国际则只有利害,决无是非也”。自勉“今日尽今日之力,作今日之工,不必为明日忧虑”。

武汉失守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一度比较沉寂,但蒋的新年依然缺乏喜庆色彩。1939年2月18日是大年三十,蒋日记感慨万千:“今日为旧历除夕,同胞多流离失所,何以报之?余尤饱食暖衣,忝为全国领袖,何能自慰?光阴如矢,悲乐互生,回忆幼年在家度岁,围叙天伦之乐事,而今则兄妹俱亡矣,痛哉。”

 

1942 年:

携手同盟,出访印度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成功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珍珠港。消息传到重庆是第二天凌晨1时。蒋介石正在郊外的黄山官邸过夜,大约三个小时后,专门负责国际宣传的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打电话报告了美日开战的消息。根据蒋日记,他稍后起床,仍一如往常地进行晨祷,随即返回重庆市区。二十多天后,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跨入了新的一年。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领衔的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孤军奋战四年多的中国从此不再孤独,并在名义上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四强”。蒋介石发表元旦公告:“抗战形势和从前是完全不同的,过去我们是单独奋斗,在国境以内抵抗日寇。现在我们已经和英美苏联其他各友邦,安危一致,并肩作战,来彻底消灭人类的公敌。已经担起了我们中华民国对世界文明、人道正义所应负荷的重任。”3日,蒋被联合国家正式推举为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内心喜忧参半,一方面感到“国家与个人之声誉与地位,实为有史以来,开空前惟一优胜之局”,另一方面又担心“有名无实,盗虚名而受实祸”。

亚洲的另一个大国印度当时是英国殖民地,民族运动领袖甘地号召“不合作”,拒绝支持英国。日本乘机提出“亚洲是亚洲人的”,“把英美赶出亚洲”。战火烧到东南亚,蒋介石通过罗斯福转告丘吉尔,应该注重“确保印度与大战期中如何使印度及南洋各殖民地民族,贡献其人力、物力,而不为敌国所煽惑”。2月1日,蒋确定访问印度目的五点:劝英印互让合作;劝印多出兵出力;劝英允印自治;为将来中印合作打下基础;宣传三民主义。戴季陶、陈布雷等人试图劝阻,希望蒋等战略形势好转后再去不迟,蒋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世界上苟能四亿五千万民族与三亿五千万民族联合一致,岂非大佳事。”

于是,蒋介石作为近代中国领导人,在春节期间第一次走出国门,参与他国事务的调停。2月5日至21日,蒋偕同夫人宋美龄及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等一行十余人,在印度境内展开一系列参访,足迹遍布加尔各答、新德里、白沙瓦等地,先后会晤了尼赫鲁、甘地等政治要人。15日正逢中国旧历除夕,印度总督邀请蒋介石宴会,转颁英国十字勋章,随后双方讨论新加坡失陷后,日军可能的军事动向。

总体而言,蒋的印度之行收效甚微,他在日记中反省云:“此次来印,对于印度近情,未能观测清晰,全凭英国之宣传,以为英印间对于抗战真趋一致也。又以准备不周与印督方面以及尼赫鲁等各方面联系与洽商绝无,故彼此皆不接洽,以致误会与猜忌之事丛生,此乃一生重大教训之一。”

 

1945年:

收拾河山,祈愿胜利

1944年4月至12月,中国抗日正面战场连续组织了豫中、长衡、桂柳会战,战事虽然不乏激烈之处,但结果未能阻止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陪都重庆一度人心惶惶。由于大片国土沦丧,兵源及粮源大为减少,加上国军又被压迫到平汉路、粤汉路以西,正面战场的态势显得极为不利。


-豫中会战-

 


-长衡会战-

1945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军民同胞书,坦言回溯全面抗战以来,“要以去年这一年为危险最大而忧患最深的一年。敌人侵豫犯湘,窜扰桂柳,猖獗盲进,在最深入的时候,侵犯到了贵州境内的独山。我们同胞对于抗战的意义与国家的前途,以及全国上下以往的错误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应有一种彻底的反省和一致的觉悟”。为了鼓舞军民士气,蒋特别强调中国驻印军、远征军取得的胜利:“在缅北、滇西的我军,由胡康、孟拱而克复密支那,以进占八莫,由松山、腾冲、龙陵而攻克遮放,这些国军无不是冒恶劣的气候,越峻绝的天险,向着敌人最新式的要塞工事,对着敌军坚强必死的顽抗而英勇进击,终于克奏肤功。”不过在两个月前撤换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对美交涉中,蒋指出缅甸反攻不仅“对中国没有好处”,而且“消耗掉了中国大部分训练有素、装备良好的后备军队”,“大大减少了给中国的空运吨位”,其结果是使中国不能抵抗日军在湘桂的进攻。

一年又一年,转眼又到除夕。2月12日晚上,重庆断断续续飘着小雪,蒋介石约胞嫂(蒋介卿的配偶)与蒋经国全家吃年夜饭,想必桌子上一定少不了一大盆奉化芋头,或许还有咸笋烧肉、咸菜大黄鱼等家乡菜。1944年乃甲申年,蒋介石日记云:“今日为旧历甲申年之大除夕,亦为旧年最后之一日。依甲申之岁,在三百年前明代崇祯帝殉国于北京,亦为清定都北京之岁。国人对此几多具戒心,认此岁多为不祥之年。余默察世界大势与中华国运,并不以此介意,自信中华民族绝不至由余而亡。然而在此甲申一年中,国家阽危与国人困厄,实觉为生平所未有之经历,其间形势险恶,有甚于危亡之可能者,今幸获上帝护佑,勉强撑持度此年关,惟愿乙酉岁(1945年)乃我转败为胜之年也。”


-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

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此时,中国军队正在湘西大地上与日军殊死搏斗,胜利的天平慢慢向正义的一方倾斜。进入夏季,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攻势如潮,迫使日军退入大城市,收复了许多县城和重要据点。7月上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颁布《攻略桂林、雷州半岛、衡阳、广州、香港作战指导案》,后来即在实施第一阶段反攻中迎来了中华民族长达十四年的抗战胜利。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