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山东抗战 > 内容正文

抗战档案 | 大泽山下石雷战(二)
来源:平度档案   2025-10-17 15:15:50

  1943年10月5日,平度、掖县的日伪军出动600余人,进犯大泽山根据地,高家联防的民兵配合西海军分区二营在韭园村北面的北石山埋下了500多颗地雷,并打枪诱敌深入,当敌人踏入雷区后,铁雷、石雷一齐开花,爆炸声惊天动地响成一片,当场炸死炸伤日伪军百余名,使敌人一天没走上10里路,只得狼狈逃回据点。

北石山战斗掩体战场旧址

北石山阻击战战壕遗址

  有一天傍晚,八路军西海军分区司令部收到地下情报员的情报,情报说:第二天日军经过民兵联防北部的杏山到掖县的夏邱堡据点。联防指挥部决定和八路军主力部队一起打一场阻击战。

杏山阻击战旧址

  第二天清晨,联防民兵在杏山下布下了连环雷。只要敌人踏响一颗地雷,其它一连串地雷都爆炸。同时,在附近的长岭上备好滚雷。所谓滚雷,就是将石雷的引芯点燃后,顺着山坡急速滚下山去,滚到山脚下正好爆炸。不多时,二百多日军果然来了。早已隐蔽在山涧两侧的八路军,如猛虎下山和敌人拼杀起来。慌乱的敌人,踏响了连环雷,地雷在敌群中开花。有一小股日军想往回逃跑,联防指挥命令:“放滚雷!”只见几十个冒着烟的滚雷,顺着山坡急速飞滚而下。气势如同山洪爆发,爆炸声似地动山摇,震耳欲聋。这一仗,军民密切配合,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

杏山阻击战战壕遗址

  在开展地雷战中,联防民兵还把地雷由防御的武器变为进攻的武器,让地雷“飞”出去,带着地雷开展飞行爆炸,奇袭敌人。

  抗日战争时期,在大泽山区的西边,日军设立了花埠据点,据点内的日伪军经常到附近的村庄抢夺粮食和牲畜,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民兵们决心为乡亲们报仇,狠狠教训一下敌人。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18个身强力壮的联防民兵,每人身背两个石雷,潜入敌人据点。在据点的门口、路边、操场、饭堂等地方,埋上了地雷。临撤退前,民兵发现日伪军抢来的乡亲们的牲畜,黑暗中,民兵一时解不开缰绳,有个民兵硬是用牙齿扯断了缰绳,牵出了牲畜。这时,据点里的日伪军听到声响,下了炮楼,刚出据点门,便踏响了地雷,一时间,路边、操场的地雷纷纷爆炸,炸得敌人鬼哭狼嚎,乱作一团。民兵们高高兴兴,迎着朝阳,回到山里。

  从1942年到1943年,日伪军先后多次进犯大泽山抗日根据地烧杀抢掠,仅高家村七天内就被敌人烧了五次,220户的村庄,有183户的房屋被烧毁,联防民兵决心报仇雪恨,一方面,敌人“扫荡”时,乡亲们撤到山里隐蔽起来,各村实行坚壁清野,让敌人一无所获;另一方面,大摆地雷阵:在村内的房屋里,门上有挂雷,锅灶下设地雷,鸡窝里也有地雷,家具里还有石雷。敌人进村后,推门即炸,揭锅锅炸,捉鸡鸡窝炸。秋天,日军看见葡萄园里的葡萄,蜂拥而上想摘葡萄,触响了空雷。走路有地雷,敌人以为走河里淌水走安全,没想到触响了隐藏在河底的水雷。只要敌人进入大泽山根据地,石雷战就会大显神威,整个山区即刻成为石雷战的战场,使敌人寸步难行。

  高家民兵联防民兵在八年全面抗战期间,与日伪军作战600余次,毙敌俘敌2300余人,割敌电线1300多斤,缴获战马7匹,各式枪支700余支,子弹上万发。现保存在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中的“歪把子”机关枪,就是抗日战争中联防民兵缴获的战利品。1943年8月高家民兵联防被八路军胶东军区授予“铜墙铁壁”的光荣称号, 涌现出13名“爆炸大王”“民兵英雄”和“战斗英雄”。

民兵联防缴获的日军“歪把子”机枪

  对大泽山区高家民兵联防发明的石雷,开展地雷战,《人民日报》曾报道“在抗日战争中,胶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了地方性、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其中起源于平度县、大显神威于海阳县的地雷战,威震敌胆。”

  大泽山抗日根据地是石雷战的发生地,是“石雷之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