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庄战斗
1938 年春,伪郓城县县长刘本功率领县大队( 大队长白冠仲)1000余人,配有机枪3 挺,进犯管庄村( 今属韩岗镇)。大敌当前,管庄群众利用步枪20 余支、匣枪4 支,同敌人英勇战斗。此次战斗,伪军伤亡20 余人,管庄群众阵亡1 人。
(梁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7 年6 月第1 版,第395 页)
潘庄战斗
1939 年3 月23 日,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杨勇部,决定摧垮潘庄反动堡垒。
24 日拂晓,由杨勇率领三营400 余人,向潘庄发动进攻,毙敌13人,伤4 人。是日, 日伪军由汶上、郓城分两路增援潘庄。杨勇率部分头埋伏在敌人经过的路上袭击,彻底摧垮了潘庄反动堡垒。
(梁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7 年6 月第1 版,第395 页)
玉皇庙战斗
1940 年10 月5 日,驻汶上县伪军200 余人到玉皇庙村(今属拳铺乡)扶持汉奸潘恒荣建立伪政权。冀鲁豫二分区七团九连奉命打击进犯敌人。晚8时发起攻击,展开巷战。伪军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九连多次冲锋受挫。此次战斗,毙敌8 人,俘敌5 人; 九连伤亡70 余人。
(梁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7 年6 月第1 版,第396 页)
齐岗、张庄战斗
1940 年12 月4 日,汶上县伪警备队100 余人到齐岗村( 今属韩岗镇) 建立伪据点。鲁西二分区得知后,决定消灭这股敌人。下午,分区司令员李德方、政委刘星率青年连、特务连、新兵连、骑兵连300 余人向敌人发起进攻。激战l 小时后,驻汶上县日军500 余人、伪军100 余人,配汽车、坦克40 辆,前来增援。二分区参战部队立即撤退,日伪军尾追不舍。政委刘星决定在张庄( 今属韩岗镇) 阻击敌人。激战3小时,打退敌人三次进攻。
(梁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7 年6 月第1 版,第396 页)
祝庄战斗
1941 年6 月6 日,驻郓城、昆山的日伪军1000 余人,配汽车29 辆、小炮1 门、轻重机枪20 挺,企图消灭驻小安山保卫麦收的昆山县警卫连和当地民兵。县长于少畲指挥警卫连和祝庄、庞庄等村的民兵,一面撤退,一面英勇抗击,毙敌20 余人,伤敌数十人。13 名民兵壮烈牺牲。
(梁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7 年6 月第1 版,第396 页)
胡屯战斗
1941 年春,汶上县伪军在胡屯( 今属马营乡) 设据点1 处,驻1个小队35 人,另有伪八区队30人。1942 年8 月20 日,军分区八团二营由杨营( 今属杨营乡) 出发,傍晚将据点包围。24 时,发起总攻,激战近两小时,全歼据点伪军。
(梁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7 年6 月第1 版,第396 页)
朱庄战斗
1942 年12 月12 日,伪汶上县警备队五中队及伪六、八区队共500余人将昆张支队包围。支队在朱庄突围,晚8 时与敌激战,伤敌5 人,俘敌中队长及部下40 余人,缴获步枪38 支。
(梁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7 年6 月第1 版,第397 页)
倪楼反击战
1944 年2 月4 日,伪郓城县县长刘本功部1000 余人向倪楼村( 今属马营乡) 进犯。该村民兵配合昆山县基干大队英勇阻击敌人。此次战斗,毙敌80 余人,俘敌30 余人, 缴获迫击炮1 门。
(梁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7 年6 月第1 版,第397 页)
拔除开河据点
1945 年8 月17 日,昆山、张秋两县县大队和冀鲁豫军区五团将开河据点包围。郓城、汶上伪军两次增援均被击退。敌拒不投降。围敌部队于9 月6日夜向据点发起强攻。此次战斗,俘伪大队长及以下200 余人,缴获机枪3 挺、长短枪200 余支。
(梁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7 年6 月第1 版,第397 页)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