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江苏抗战 > 内容正文

南京地区英勇不屈的抗战
来源:《团结报》 作者:经盛鸿   2025-09-03 14:31:05

  【精彩提要】

  南京地区的抗战史,可以说是中国抗战史的缩影。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又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南京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不畏强敌,以各种形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血与火的斗争,取得了不朽的战绩与最终的胜利,同时形成、展示了古都南京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内容丰富、广博而深远,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南京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1927年4月成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到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经过连续十年的建设,南京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古迹与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的美丽城市。它既遵循了孙中山关于南京建设的远景规划与指导思想,又有所突破与发展。

  著名作家聂绀弩,湖北京山人,1903年1月28日生,1924年8月考入黄埔军校二期,1926年初由国民党派遣,进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副主任,后到日本留学,参加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聂绀弩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先后在南京住了5年。他在1937年底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南京足足住了五年之久。初到南京的时候,城内还没有一条宽阔平坦的马路,街面上尽是破旧低矮的瓦房。从北门桥到唱经楼那一条又窄又短的小街,在那时候还是南北交通的要道,汽车、马车、人力车和步行的人们,每天都挤得水泄不通,每天都会有几件为了拥挤而发生的争吵、撞伤而至撞死人的事情。至于路边的建筑,更是什么都没有,古拙的鼓楼算是这城里惟一的壮观。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南京完全改换了面目,有了全国最好的柏油路,有了富丽雄伟的会堂、官廨、学校、戏院、商号、饭店、菜馆、咖啡店乃至私人住宅,不说别的,只说那荒凉空寂的玄武湖,在最近一两年去的时候,都几乎认不出是什么地方了。南京,猛进中的南京,繁华的南京……

  1937年6月1日,是南京建市10周年的纪念日。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市民众从这天开始,举行了3天盛大的庆祝活动,除了召开庆祝大会与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外,还在6月3日下午1时至5时,在玄武湖公园举行游园大会。前来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与民众以及外国宾客,成千上万,摩肩接踵,热闹异常。五洲桥上搭起了一座高达23.3米的灯塔,光彩夺目,四面均扎纸花,极为美观。又以16只划船扎成一条巨龙,游荡湖中。湖面上散置荷花灯1000余盏,宛如满天繁星。

  在南京几千年的城市史中,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在这里奏响了牛首山、黄天荡抗击金兵、激励后人的不朽凯歌;被金兵俘虏的杨邦乂虽被剖心,绝不向侵略者屈服,吓得敌酋变色,在南京留下了铁心桥这一千古名胜;顽强抗元的文天祥兵败被俘,押往大都(今北京),于1279年6月12日途经建康(今南京),羁留两月余,作诗《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表明了他誓死不屈的爱国情怀,都给后人以永远的影响。

  南京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斗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消息传来,南京人民在悲愤中掀起了规模空前的抗日救亡运动。1931年9月23日,南京工、农、商、学、妇等社会团体及市民20多万人,在公园路体育场举行“南京各界反日救国大会”。各界代表表示:“要求中央对日宣战,南京全市民众走在前头。”在激昂的气氛中,大会通过了“通电全国,一致团结,誓死抗日,共救国难”“组织救国义勇队”“对日经济绝交”等决议。会后举行了大游行。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9日,《中央日报》报道了卢沟桥事变的消息。由陈铭德、邓季惺主持的南京著名的民办报纸《新民报》,发表社论《九一八之前夕来到矣》,揭露了日本妄图再制造一个九一八事变、灭亡全中国的狼子野心;同时发表正住在南京丹凤街10号的剧作家田汉的文章《决心》。此文写道:“卢沟桥的炮声含有示威作用……中国的生机在坚决的对日抗战,不趁此奋然而起,天下盖无不可忍之事,而中国生机殆有断绝之虑。”南京社会各界民众立即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掀起了空前的抗日救亡热潮。

  南京作为日本侵略军进攻的重点,经历了日军约4个月的惨烈轰炸与空中屠杀。1937年12月初,日军8个师团,24万之众,坦克、装甲车多达300多辆,另有海军与航空兵配合,向南京四面包抄、猛烈进攻。南京中国守军仅约10万人,多是从上海战场撤回的残破之师,武器装备和战斗力远远落后于日军。南京保卫战完全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殊死决战。中国军民和中国政府为了保卫中国的首都、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不顾敌强我弱,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从12月5日到12日,南京军民以血肉之躯,进行南京保卫战,血战9日,毙伤日军8000多人。

  南京保卫战不仅继淞沪抗战后,再次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迟缓了日军的进攻步伐,掩护从淞沪战场败退下来的中国军队后撤到皖浙赣地区。而南京保卫战的作战实践经验与突围的血的教训,为中国此后的长期抗战积累了丰富的教材,为紧接而来的徐州、武汉等会战的作战部署和胜利突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更为重要的是,南京保卫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不屈斗志。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日军烧、杀、淫、掠所制造的“恐怖的时代”就开始了。日军以其预定计划,对放下武器的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不分男女老幼,进行了40多天的南京大屠杀,其中,大规模集体屠杀共有28案,屠杀19万多人;零星屠杀有858案,屠杀约15万人,总共屠杀30多万人。日军在血腥大屠杀的同时,还进行疯狂的抢劫、焚烧、奸淫,将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

  面对着日军世所罕见的战争暴行,幸存的南京军民在经历震惊以后,从血泊中爬起来,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与民族的尊严,勇敢地对侵略者进行了拼死的抗争。在南京城北下关江边,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田支队在乌龙山山麓,集体屠杀约两万名几乎有一星期没有进食的战俘与难民时,发生了令日军意想不到的猛烈反抗。12月16日、17日,日军在长江边的草鞋峡大规模集体屠杀时,中国战俘与平民不顾日军机枪的扫射,高喊着“夺枪!夺枪!”进行了暴动,赤手空拳冲向日军,直至全部倒下。还有一些南京市民和溃散的中国官兵,在极其困难与危险的环境中,以血肉之躯,与穷凶极恶的日军拼搏到最后一刻。在南京大屠杀中,妇女是受害最严重的群体,她们对日军暴行的反抗,也最刚烈。许多南京妇女,坚贞不屈,宁死不从。“城内所有妇女因不愿或不堪敌之蹂躏而自杀者,平均日必数百起。”一位年仅19岁的南京妇女李秀英,已有7个月身孕,与一些难民一同避难于五台山小学的地下室里。12月19日,几名日军进入地下室,将她与其他十多名女性拉走。当日军要对其施暴时,这位勇敢的年轻女性进行了殊死的拼搏抗争。最后,她被恼羞成怒的日军刺了39刀,昏死过去,被父亲送到鼓楼医院抢救,九死一生,腹中的婴儿流产。李秀英顽强地活到抗战胜利,活到21世纪初。她多次以现身说法,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

  1938年初,日军当局在南京扶植起伪政权,开始殖民统治。在沦陷期间,南京是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和所扶植的伪“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局统治中国的中心,是日伪当局推行各种殖民主义政策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面对着日伪当局的军事高压与严酷统治,绝大多数南京市民都对日本侵略者与汉奸切齿痛恨,对国土的沦丧与自身亡国奴的身份万分痛心,以冷漠、沉默、消极、回避、不合作等方法进行抵制。正如上海《青年之友》杂志于1938年发表的《不堪回首话南京》所说:“南京市民表面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反抗的表示,其实每个人的心头都蕴藏无限的愤怒。如果你一和他们谈起了这些,他们总是回答你这么一句:总有一天啊!这是一句多么有力的暗示。然而这一天的到临,我们相信,便在不远的将来了。”在此期间,南京市民中发生过一件满、汉两少年冒死密藏日军屠城血证的事件,发生过在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毒死日伪头目的“毒酒案”,发生过伪中央大学爱国学生驱逐伪校长的“驱樊”运动,发生过青年学生走上街头反对日伪当局贩卖毒品的“清毒”运动……这些抗日爱国运动,显示了南京人民的不屈斗志与抗战精神,感人至深,影响深远。

  南京地区的秘密抵抗活动

  在南京沦陷八年期间,南京始终是中国军民进行反抗日伪统治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方。

  在日军占领和控制南京前后,中共中央对南京地区与苏南敌后广大地区的抗日斗争,进行了深谋远虑的战略规划与工作部署。中共中央一方面迅速派遣新四军一部,从皖南地区东进,深入苏南、淮南敌后,在南京四周、长江南北的广大农村,建立了多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另一方面,指示各级党组织,派遣各种人员,以不同的面目与方式,潜入日军占领下的南京城,积极而稳妥地发展党员,建立与发展地下党组织,建立了多条隐蔽战线,开展城市地下的抗日斗争。城内与城外配合,武装斗争与地下斗争配合,演奏了一曲威武雄壮的南京地区抗日斗争的进行曲。到1945年初,日伪的统治中心南京,已经陷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包围之中。

  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与殖民统治,在遭到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反抗斗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共同打击下,终于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在1945年8月15日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南京,他们向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签署投降书。南京成为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无条件投降、举行受降仪式的地方。接着,在南京设立军事法庭,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暴行与殖民统治罪恶,包括南京大屠杀,进行历史的清算与审判。日本发动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法西斯战犯,以及卖国求荣的汉奸,受到历史的惩罚。

图片

《团结报》2025年8月28日 第8版 作者:经盛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