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浙江抗战 > 内容正文

国脉,在战火中延续——战时的文化与文献保存
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2022-03-22 14:19:03

  1937年底,杭州沦陷后,由上海、杭州迁出的部分文化名人云集金华,奠定了浙江战时文化繁荣的基础。抗战时期,浙江的书报业发展迅速,优秀的抗战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不仅起到了启迪民众、丰富生活的作用,其影响还波及全国各地。

  △杭州沦陷后,金华成为浙江抗战文化中心。图为各地救亡青年在金华

  △抗战初期在温州出版发行的抗日刊物

  全面抗战爆发后,浙江省立图书馆于1937年8月4日将《四库全书》装箱,次日运富阳存放,日军侵浙后又移往建德、龙泉。1938年3月27日,遵照教育部指令内迁贵阳,先存放在西郊张家祠堂,后长期藏于北郊地母洞。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曾数次至地母洞了解情况,并对保管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1944年12月,贵州告急,《四库全书》再一次转移,抵达重庆青木关。1946年5月15日,《四库全书》启程东返,教育部、省立图书馆派员押运,并有武装警察护送,人书分乘5辆汽车离渝,7月5日安抵杭州。距迁出历时8年又11个月。

  △贵阳地母洞藏书库及看护人员

  △1945年9月,浙江省立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青田南田(今属文成县)庆祝抗战胜利

  1939年,由教育部提供经费,浙江省立图书馆、鄞县文献委员会协同范氏家人一起将天一阁藏的图书9080册搬迁到浙南龙泉,使这批珍贵的国宝级文献得以在战乱中保存下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