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浙江抗战 > 内容正文

浙西行署成立
来源:光明人家_65x的博客   2017-09-23 11:32:32

  在“建设浙东,收复浙西”的目标下,省政府特别加强了浙西游击区的行政工作。1938年11月,省政府在永康方岩制定了《浙江失陷地区行政纲要》,规定要建立失陷地区政治机构,以增进行政效能。1939年1月,省政府专门设立了浙西行署,它是浙江省政府主席及国民抗敌自卫团总司令部留驻前方的合并办公机关,负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使命。在军事上,它是前敌指挥机关,在政治思想上它强调加强地方行政组织,收揽各地民心,以打破敌人政治进攻的种种谎话、煽动与扰乱。在财政经济上,强调加强抗战财源的补给,抵制敌军在沦陷区内的搜刮、剥削,查禁敌货的流入以及敌军伪票的流行,建立持久对敌的经济基地。在宣传文化上粉碎敌军的宣传、查禁、防止汉奸的报纸,摧毁日伪的奴化教育,发扬抗敌文化的作用。

  浙西行署从1939年1月建立到抗战胜利结束,历时近7年,成立之初其地位在各厅处之上,可以对属县直接行文。1939年秋,浙西行署改为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以省政府委员贺扬灵为主任,其地位与各厅处相同,浙西行署有职员150人,此外还有参议员、咨议员等,这些人大多数是分散在各县。行署直属单位有21个,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军事等方面,如民族文化馆、民族日报社、民族剧团、浙西干部训练团、浙西青年营等。政工队的3个大队也在浙西,归行署指挥。

  浙西行署建立后,在行政方面健全了下级行政机构并恢复了沦陷地区的政权。当时浙西沦陷了十几个县,700多个乡镇,行署经过充实乡镇经费与镇务人员,有600多个乡镇能完全行使政权,90多个乡镇可以部分行使政权。军事方面,过去沦陷区中有许多零杂部队,没有统一的编制和正规的训练,行署对他们进行统收统编的工作,这样,不但使战区的治安得到恢复,而且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经济方面,以抢购地方特产、施行对敌封锁为主,把毗邻沦陷区的大部分特产都抢购至后方,日用必需品也能由后方运输至前方。教育方面,以恢复战区小学、收容失学青年为主。在文化方面创办了《民族日报》、《浙西日报》,设立了战地书店。在交通方面,建立交通站,加强了前后方的联络。

  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浙江省还加强了行政督察专员的职能,以补救省政府监督指挥的不周。1938年上半年,省政府在永康方岩制定了《浙江省战时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暨保安司令部合并组织暂行办法》,规定专员公署和区保安司令部统一组织合并办公,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合并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调遣区内的自卫武装力量,确保地方治安,使专员对区辖各县的施政情形能严加督察,保证区内各县的县治能遵循国家法令。督察专员公署随形势的变化,后又作过两次较大的调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