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浙江抗战 > 内容正文

战争,在沦陷后的剡溪江畔展开……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尹畅晨 魏沛等   2018-01-10 09:16:52

  从嵊东独立中队,到嵊东抗日自卫大队,再到岩头部队、丁部和嵊新奉抗日自卫大队,他们在战火中愈战愈勇……

岩头部队驻地

  从嵊东独立中队到嵊新奉抗日自卫大队

  1942年,日军侵占嵊城,嵊县新昌相继沦陷。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嵊新县委遵照上级指示,在牛木团弯迅速创建了一支抗日武装部队——嵊东独立中队,后又改为嵊东抗日自卫大队,队长为陈力平,下设三个中队。

  创建之初,部队流动在俞山脚、赵家岩头、珠溪、东坂庄一带。他们白天忙于操兵练马,晚上则召集村民在晒场上教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受到百姓的拥护。

  同年10月,嵊东抗日自卫大队与国民政府军蔡廉部队(奋勇支队)联合抗日。但不想蔡部投敌当上伪军,自卫大队不从,枪械被缴,后来大部分队员徒手撤离,但第一中队队长葛生泉等14人在抗拒中惨遭杀害。

  嵊东抗日自卫大队严重受挫后,我党在开明绅士张仲愚的支持和帮助下,以画图乡自卫队第三分队的名义重建党的抗日武装。第三分队是党领导的以灰色隐蔽形式出现的一支独立的抗日部队,起先驻扎在比较隐蔽的白岩村,后移驻岩头村,被百姓称为“岩头部队”。

  在战斗中,“岩头部队”发扬了勇猛的战斗精神,不仅参与攻打伪军“黄宝部队”,还与当地百姓建立了军民鱼水情,赢得了声誉。

  1943年9月,“岩头部队”在丁友灿的率领下,渡过曹娥江挺进嵊东地区。“岩头部队”拉到嵊东后,由丁友灿直接领导,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因此被群众称为“丁部”。

  丁部按照游击战争原则,坚持在下东、里东山区打游击战,歼灭国民党挺三、挺四、挺五部分主力,还重重打击了屠杀共产党、制造“东坂庄惨案”“石舍事件”等惨案的土顽部队,从此声威大振。

  1945年,奉化西区划入后,改称为嵊新奉中心县委,部队也改称为嵊新奉抗日自卫大队。

  棠头溪痛打日军

  1945年4月26日,一场打击日寇的战争在棠头溪打响。

  棠头溪是嵊东比较富裕的大村子,与城关日寇据点相距只有十余里之遥,是日寇掠夺军粮和其他物资的一块“肥肉”。日伪通过乡保长不时搜刮财物,运往城里供其享用。嵊新奉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肖松林警告棠溪乡乡长,不得再向县城日军运送粮食物资。

  供给被切断后,4月26日,日军集结五六十人,荷枪实弹地奔向棠头溪抢粮。当时嵊新奉抗日自卫大队正驻在离棠头溪五里路的上林村,接到报告后,肖松林当机立断,集合部队,以战斗力较强的一中队为前卫,另两个中队左右配合,待命战斗。

  日军到了棠头溪后,挨门上户抢夺物资。棠头溪村子大、房子多,他们怕受袭击,不敢进村吃中饭,只是集中到村旁的祠堂门口吃,这又恰好进入嵊新奉抗日自卫大队的伏击圈。随着三声枪响,战士们集中目标一齐开火,日军顿时慌作一团,沿着山坡抱头鼠窜。随后,战士们立即发起了冲锋,奋勇追击,迫使敌人往烂田、沙滩逃命,他们七八个人一群,连拖带拉,背着伤亡人员往桃花渡方向逃跑。我部第二、三中队紧密配合、乘胜追击,敌人溃不成军,一直逃到稻桶庙前才匆匆架起机枪还击,但哪里抵挡得住我军的勇猛攻势,最后仓皇窜回县城。

  这次战斗,共打死鬼子5人,伤多人,并缴获了一些枪弹。

  棠头溪之战虽然规模较小,但对日寇的打击是沉重的,鼓励了军民士气。5月16日,《新浙东报》作了报道:“棠头溪战斗,我军获胜……敌军怕我攻城,即实行戒严。”

  1945年9月,嵊新奉抗日自卫大队除留下部分继续坚持战斗外,其余同志先后分批北撤,去迎接更加艰巨的战斗。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