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浙江抗战 > 内容正文

莲都区政府大院的抗战记忆
来源:丽水乡土网 《丽水日报》2015年6月5日 作者:毛传书   2018-03-30 14:57:27

莲都区政府大院的抗战记忆

毛传书

\

  八年全面抗战期间,丽水曾遭日机狂轰滥炸,民众死伤难以数计。日寇于1942年、1944年两次侵占丽水,在丽水杀人放火、蹂躏妇女,无恶不作。丽水百姓难忘当年的深重苦难。据史料记载,日寇第一次侵占丽水撤退后,丽水城区范围内组织掩埋了尸体590多具。日寇第二次侵占丽水撤退后,掩埋了男女尸体584具。找不到尸体、下落不明的还有183人。

  抗战期间,现在的莲都区政府大院,包括后面的宿舍院,有两件事让丽水人永远铭记心间。

  一件是日机轰炸和日寇侵占丽水城期间,基督教会临时设立的救助丽水百姓的难民收容所。那时,现在的区政府大楼所在地当年是一座山,叫姜山。后边为基督教会活动场地,有大教堂、小教堂、牧师住的小洋楼以及附属崇德小学。住在里面的瑞士籍牧师路新柏在两座洋楼之间,绘制大幅瑞士国徽,以警示日本飞机不可炸这两座洋楼。后来,洋楼果未被炸。

  1942年6月24日,日寇侵入丽水城时,许多贫民和妇女、儿童、病弱的信徒及他们的左邻右舍,纷纷逃到教堂要求给予避难。路新柏牧师就与教会学校崇德小学退休校长纪成德商议建立“难民收容所”。留下女教师郭锡我、胡美恩、吴定如、吴秀兰等安排群众生活。腾出几间教室作难民临时宿舍。平日紧闭教堂大门,断绝与外界联系。难民的生活用品大多从家里带来。大家相互关心帮助,一起躲避灾难。有时日本兵也会到教会收容所来搅扰。路新柏牧师面对刺刀,出面周旋,难民营收容的一百多难民,才躲过劫难。此事丽水百姓代代传颂。

  南京河海大学丽水籍老教授张伯荃,曾就读于崇德小学。每次回家乡,都要到区政府大楼后面的宿舍院看看当年读书时的老校舍。他说:“1944年,侵华日军占领丽水、横行奸淫杀伐时,崇德小学设难民区,保护妇女老幼等城市居民。”这与当年德国人设在南京金陵大学的难民营,载入史册,具有同类价值。现崇德小学已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姜山发生的第二件事是防空洞惨案。姜山南面为邮政局所在地。今莲都会议中心前东侧车道下坡地方,有一个邮政局的防空洞。1942年4月23日日机空袭丽水时,一颗炸弹落在防空洞上面爆炸。防空洞的洞门口被炸塌,洞中八十多人窒息而死。其中多数是邮政局职工和家属,有的全家不留一人。对于这次轰炸,新编《丽水市(县)志》如是记载:“1942年4月23日,日机八架轰炸县城,毁房2282间,伤亡121人,其中姜山背邮政局防空壕震塌,80余人罹难。”姜山槐花树下防空洞惨案,是留在人们心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