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地方党组织恢复和建立后,根据本区域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在中共赣东北特委的领导下,鹰潭地区各级党组织在民众中大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扩大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团结乡、保、甲政权中的进步力量,巩固和扩大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揭露和孤立极少数国民党顽固势力;发动群众为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民众经济生活而斗争,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新建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团体组织,直接间接地掌握了大多数乡镇的抗敌后援会这一合法抗日团体,动员更多民众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促进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可惜这种局面未能坚持多久,其原因是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反共的方针,对共产党领导的、有各界进步人士和广大群众参加的抗日救亡运动实行限制和打击的结果。
A
贵溪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抗战爆发后,贵溪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深为痛恨,爱国民主人士组织了贵溪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5月,中共赣东北特委在新四军驻贵溪办事处成立,许多热血沸腾的京、津、苏、浙、沪流亡青年,和苦于“抗日无门”的焦燥、苦恼、傍徨的赣东北青年在办事处掩护下的中共赣东北特委领导下,汇合成抗日救亡的洪流。各种青年服务团、战时服务团、宣传队、读书会,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6月,上饶地区8县抗日自卫队在贵溪上清龙虎山集训,上海职业青年战时服务团(简称职青团)成员周君适、武石等应上饶专员夏承纲之邀上山向集训队进行慰问演出,并作了抗日救亡救国保家乡的主旨演讲。集训期间,“职青团”还到上清街头向民众教唱抗日歌曲,在街头画了两幅抗日墙画。在贵溪县城,“职青团”参加了贵溪妇女生活促进会的交谊会,出席了贵溪县举办的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大会。
中共赣东北特委还抓住一些重大事件,开展宣传鼓动工作。一次,一批苏军志愿飞行人员从武汉起飞,轰炸日军盘踞的据点,因敌机阻挠,有两架飞机油量不足,不能返回武汉,在贵溪上空盘旋,迫降在贵溪县城西门外沙洲上。特委便借办事处的名义,召开群众大会,宣传苏联及世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的抗战事业、抗战必然取得胜利的道理,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了一次生动实际的教育,并从中得到了鼓舞。
1938年11月,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之名,由周恩来根据党在国统区的特殊斗争环境中组建的“军委政治部抗敌宣传第二队”来到贵溪,住在县民众教育馆。抗宣二队通过办墙报、散传单、贴标语、发通讯等方式,向民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他们还通过县抗敌后援会建立了贵溪县歌咏团,由队长何惧担任教唱。队员们深入各学校,教学生唱歌排戏,在几次扩大宣传中,歌咏团和各学校都有新的话剧和歌曲的表演。抗宣二队在贵溪还有一个任务是,给国民党驻贵溪的一个新兵团做政治工作。宣传队分派到新兵连当指导员,以教唱歌曲为主,协助上好政治课,同时关心士兵的生活,协助团部改善士兵的伙食,赢得了士兵的好感。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只要“指导员”在这里,我们决不逃跑。
上清天师府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看到祖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激起了他对日寇侵略行径的痛恨之情。1939年沦陷区的老百姓,被迫离乡背井逃亡后方避难。当时,有一批难民安排在贵溪县各乡镇居住,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捐资、捐物,帮助难民渡过生活难关。张恩溥天师接到通知后,积极参与捐献活动,慷慨解囊,捐资1千元、稻谷10担,还亲自上街动员商贾和富裕居民出钱、出物,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意义。短短几天内,在张天师的带头下,共募集现金5000元、稻谷30多担,还有衣被鞋袜等生活用品。张天师亲自将这批钱、物送到贵溪县赈灾委员会统一发放。1940年,上清区奉命建造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选址建在区公所对面草坪上(今上清医院职工宿舍),碑高10米,宽约2米,碑的正面刻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一行大字。在立碑之日,张天师召集几名道士和道徒举行了一天一夜的超度祭典仪式,祭祝阵亡将士功垂史册,千古留名。张天师还以嗣汉天师府的名义,写信慰问前方将士,鼓励他们英勇杀敌,捍卫祖国领土,表现了一位道教知名人士爱国、爱乡的情怀。
B
余江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抗战爆发后,余江县的爱国民主人士组织了余江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动员全县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县城知识青年成立了青年战地工作团,向群众教唱《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不久,余江大桥的爱国人士许恕兹、周继昌、刘英等人,组织了第二区大桥抗敌后援会,他们的工作是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群众行动起来,参军、捐献,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来。
中共余江县委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余江县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
组织广泛的统一战线,争取开明士绅共同抗日。县委在广泛团结农民、青年、妇女、知识分子投身抗日的同时,还做了大量工作争取国民党余江县的上层人士共同抗日。周平非以乡抗团六队队长的合法身份,利用政界和教育界的同学以及同他家有世交、亲戚的关系,开展统战工作。林居杏时任国民党余江县党部书记长,他家和周平非家是地方上的一个宗派,他俩又是幼小的好友。周平非便经常同他谈论抗战的形势,说明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林居杏积极抗日。在抗敌后援会内,周平非与一些爱国人士拉同学关系,培养入党对象,发展进步的中小学校校长、绅士为县抗敌后援会会员,并使这一组织成为党领导下的进步的群众抗日组织。县委还以余江县抗敌后援会的名义,举办训练班,培训了100多名抗日宣传员。由于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发挥了开明绅士的作用,因此,余江的统战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
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抗日斗争。利用乡抗团六队的合法身份,组织青年学生歌咏队,在城乡上演《东北流亡三部曲》、《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节目;教唱《松花江上》等救亡歌曲;在大街小巷张贴抗日的标语和墙报。墙报办得极为活跃,辟有青年园地、妇女园地、时事和战局等栏目,内容丰富,不但群众爱看,就连县政府的职员也爱看。1938年7月,上海职业青年战时服务团一行10余人来到余江,在县城演出了《一颗炸弹》、《保险箱》、《八一三之夜》等节目。同时,在县城召开了一次民众抗日动员大会,还为县中学排戏,教唱抗日歌曲。随后又深入到离县城约70华里的栗树山村,为山乡农民演出了《密林深处》《游击队之歌》等节目,同乡民举行了三次抗日救国座谈会,其主要内容是揭露日本鬼子侵华罪行,宣传八路军在北方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情况。此外,“职青团”还在这里举办了青年学习班、妇女学习班,为组织抗日游击队伍做准备工作。
县委为在余江上下层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斗争,选派骨干力量到国民党机关、团体任职,以合法身份开展抗日活动。如许恕兹任余江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刘英任国民党余江县一区区员;吴海泉任一区第六乡乡丁;周继昌任画桥乡保长;熊飞(杨克信)任流源乡中心小学校长。他们以自己的合法身份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教育了国民党的一部分人员,使其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抗日的,是可以信赖的。
动员青年参军参战,筹集各种物资支援抗日部队和受难同胞。在全民抗战的宣传教育下,有数百名工人、农民、学生踊跃报名参军,到抗日的最前线为国出力。广大群众主动将身上及家中的钱物捐献出来,通过抗敌后援会转送到前方部队和受难同胞。据统计,仅王坊一乡就募集到救亡衣服1100余件,转送给黑龙江省的受难同胞。
1939年6月,中共余江县委在国民党干扰破坏下,停止活动。但是余江人民依然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自发地为抗日救亡工作做出了许多贡献。1940年,民众教育馆的爱国知识分子,创办了《余江三日报》副刊,在街头出墙报,刊登各地抗日救国文章,揭露和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同时创办了难民所。1940年收容难民1039人次,1941年收容难民1074人次,1942年收容难民1208人次。县城工人和各阶层爱国人士,开展查禁和烧毁日货的斗争,组织剧团公演抗日宣传戏。为了弘扬民族正气,寓褒贬、别善恶、戒后人,县城石匠戴喜增等人,自己出资购买麻石,雕塑大汉奸卖国贼汪精卫夫妻跪像,置于县民众教育馆前(现余江县第二人民医院处),任来往路人唾骂。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