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位于皖南中心地带,是山区、库区、革命老区。这里有饮誉中外的黄山,有风情万种的太平湖。叠嶂的山峦,葱笼的林海,参天的古木,山水相环,翠绿互挽,景色迷人。这里更有丰富的红色历史,黄山党史与黄山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扛起黄山红旗,点燃黄山烽火,激起黄山情怀,催生黄山英雄儿女。
黄山红旗
早在1927年,北伐军独立师毛炳文旅长率领2000多名士兵,途经仙源,并作短暂停留,毛炳文旅长在千人集会上发表演讲,号召广大民众立即行动起来,投身革命,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建立新政权,将知事公署改为县政府。
北伐军的到来,进一步唤醒了黄山区人民投入革命的热情。作为当时县政府所在地的仙源,率先揭开了我区国民革命的序幕。
说起黄山区的红色记忆,当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恽代英开始。1920年 ,恽代英执教于宣城师范,他一边从教,一边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常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警句,激励学生树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激励学生肩负救国救民的责任。为了使自己的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带着“改造乡土,改造自己”的愿望,1921年6月17日至24日,恽代英一行,从宣城出发,远足黄山,作社会调查。6月19日,到达太平,下榻于仙源寓西街王大顺栈。在这里,他们与农民促膝谈心,了解农民生活和农村教育状况,号召当地民众,要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面貌,只有起来革命。仙源的王大顺栈因为恽代英一行的到来留下了红色的印记,也在仙源人心中播撒了革命的种子。如今的王大顺栈在走过近百年历史之后,因破损严重而拆除了,但老宅墙壁旁当年新四军驻扎时种下的那株俗称“九龙过海”的花依然留下了。每到夏秋时节,群花怒放,争奇斗艳,着实让人惊喜。就像这座老宅尘封的历史,一经发现,愈发显得亮丽、清新。
梳理仙源的革命历史,让人感慨:仙源有恽代英的足迹,有“罢课”“罢市”对“五卅”运动的声援,有为迎接北伐军到来的万人欢庆……一幕幕的场景,记录着黄山早期的革命历程,为黄山区党组织的诞生奠定了革命基础。
位于谭家桥镇东黄山村南山村民组的中共南山支部诞生地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老宅,占地18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虽年久失修,亟待修缮,但它记载着我区境内最早的党组织发展情况: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派组织员刘震到徽州指导建党工作,同月在菖莆田、南山和高山一带建立3个党支部,发展党员32人,这是黄山市境内建立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13名党员人数很少,却在皖南山区率先扛起了革命红旗,迎来了黄山区党组织的发展高潮。
1931年5月,湖北黄梅县共产党员李品芬、孙古愚、朱留根等来到庄里等地活动,组织农民协会,抗租抗债,秘密发展党员,先后建立庄里、兴村等党支部。
1931年11月,中共徽州工委派巡视员毕竞成(原名邹一清,又名柯树芳)到太平县开展建党工作。翌年3月,根据徽州工委指示,中共太平县委员会在甘棠庄里正式建立,邹一清任书记,李品芬、孙华轩分别为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隶属徽州工委;中共太平县临委同时撤销。太平县委下辖三口、甘棠、秧溪3个区委和10个支部,党员30余人。并建立兴(村)庄(里)红军中心小组、农会、甘棠猎户团等军事、群团组织。
1932年4、5月间,邹一清根据徽州工委指示,赴旌德开展地下工作,途径谭家桥长源时不幸被捕。太平县委书记由李品芬接任,县委机关驻地由甘棠庄里迁至谭家桥西箬岭。
1934年4月,中共皖南工委在青阳县陵阳镇建立,直属中共上海局。共产党员岳子樵、宁坤山等以做货郎为掩护,相继在黄山区西北部杜家村(今永丰乡卓村)、盛村、广阳和夏村等地建立了15个支部,发展党员250余人。中共白露桥支部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书记王应龙,支部党员23人。党员活动地点设在今天的新华乡大保村路桥村民组靠山边的一所民宅内。
1934年1月,中共石青太中心县委成立后,根据皖南特委指示和太平县委组织屡遭破坏的教训,决定避开国民党太平县当局统治的中心区域,开辟太平县西南太(平)石(埭)黟(县)祁(门)边境党的工作局面,重点在山区邻县交界处建立党组织,以求得巩固。
同年春,中心县委在拜祭堂(今属黟县)再次建立中共太平县委,书记韩锦侯。
同年6月,中共皖南特委根据闽浙赣省委关于“3个月内在皖南建立40个秘密区委”,把皖南、浙西、赣东北苏区连成一片的指示,派刘毓标到太平县拜祭堂,建立中共太平中心县委(并与石青太中心县委合并)等,在太平县西南边境建立石(埭)青(阳)太(平)中心县委和中共太平中心县委。党的组织建立后,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以组织“柯村暴动”为序幕,开始了镇压土豪劣绅、建立皖南苏维埃政府的革命进程。
柯村作为黄山区的革命老区,有着太多的革命故事。
群山环抱的柯村像是一块静卧的翠玉,宁静、祥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置身柯村,仿佛走进了桃花源。一条小河和几条道路将数处村庄相连,构成了柯村的阡陌交通。驻足观赏,忽然发现眼下柯村的稻田和山林,随着阳光在云层的移动,时而淡绿,时而呈现出黛褐色,真是美轮美奂,妙不可言。
在柯村几处的老房子前,“当红军最光荣”,遒劲有力的六个大字呈现在一处老宅的墙壁上方,这是当年红军在柯村时的宣传标语,红军撤走后,当地群众用稻草和着泥将标语遮盖,直到柯村解放了才重见天日。
位于柯村村中心位置的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柯氏宗祠。宗祠的大门旁一块块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国防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铜牌,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丰富的红色印记。在宗祠前有一块不算太大的场地,我们仿佛看到当年挤满了群众,聆听方志敏演讲的场景。而今,只有陈旧的栅栏、栓马石和插旗杆的圆石墩,静静陪伴着宗祠。
顺着边门进入宗祠的大厅,大厅左右陈列着几十幅反映柯村土地革命时期宣传画。一首当年的民谣很是引人注目:
送郎当红军,革命要认真,豪绅地主剥削我穷人。
我妹专家庭,切莫挂在心,我在前方坚决杀敌人。
这是1934年在柯村苏区广为传唱的一首感人肺腑的民谣,反映了当年柯村地区许多青年农民踊跃参军,呈现出母送子、妻送郎当红军的动人情景。
柯村作为当时中共太平中心县委所在地,群众革命斗争的热情非常高涨,正如皖南分区当时向中央的报告中描述的那样:红军游击队从赣北到达皖南之黟、祁、石、太边境公开游击,所到之处农民起来打土豪,建立农民革命团与游击队,不到一个月时间开辟了一百多里游击区。农民开仓分粮,烧毁地契债据,到处书写“为土地、为自由、为苏维埃政权奋斗到底”等大幅标语,各个村庄插上红旗,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大厅的正前方“柯村暴动形势图”,两边的“皖南苏维埃政府主席团成员”和“中共太平中心县委组织系统”图,勾勒出当时柯村组织发展与革命斗争。一组橱柜里陈列的手雷、三杆炮、小火铳、马刀、文件包、水壶等物品记录着柯村当时的革命情景。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实行“宁杀百姓一万,不留红军半个”屠杀政策,柯村暴动在胜利了几个月之后失败了,柯村360多名红军战士、地方干部群众惨遭杀害。柯村革命走向低谷,柯村由苏区转为游击区。
虽然柯村的革命斗争遭受挫折,但暴动播下的革命火种,一直激励着这里的人们前赴后继,在皖南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革命继续奋斗。
“丹心映日月,铁骨励后人”,这是柯村人对方志敏的赞颂,其实,这也是柯村红色精神的写照,也是黄山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精神的体现。正是“不朽功绩启后人,建设黄山自奋蹄”。
黄山烽火
“述往事,思来者”,黄山区这片红色的土地曾是皖南地区革命斗争的发祥地和烽火台,一曲曲血与火的赞歌,讲述着黄山儿女在这片土地上光荣而艰辛的革命斗争史。
坐落于永丰乡卓村文昌阁山头的永丰烈士墓记录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失散的七位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其姓氏、生平不祥),于1933年3月,到永丰进行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武装杀害于塔前沙滩上。当晚,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七烈士遗体就地掩埋。解放后,乡政府将烈士遗骸移至永丰中学对面山坡上,并垒坟一座,立碑刻文:“七烈士之墓,一九五一年四月,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以示纪念。如今,烈士墓隐映在青山之上,墓前野花朵朵,朵朵野花陪伴无名烈士。
随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黄山区境内谭家桥战斗的失利,黄山区的革命斗争向新明的樵山和龙门方向转移。
提起樵山,人们总是想起当年著名的“83天樵山保卫战”,那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斗,那是一场军民合力赢得胜利的战斗。
1944年12月中旬,国民党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调集2000多人的兵力,并有泾、旌、太三县自卫队配合,围剿樵山。游击区仅有从江北派来的一个连,同游击队员和民兵共百余人,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中心县委听取群众意见,领导指挥了这场历时83天的樵山保卫战。
樵山军民充分利用熟悉的崇山峻岭,崎岖险要的地形,严密布置、分工,把住关口、要道,用滚木、垒石修筑工事,自制黄檀炮、过山鸟,备好战时干粮,坚壁家中粮食、物资,安排地步哨,组织村民参战、支前。各个大小山岗派民兵把守,重要山口、路段由游击队战士埋伏,统一指挥。战斗打响,用土枪、三眼铳,甚至用爆竹放在铁瓶中燃放助威,垒石、滚木齐放,似山崩地裂砸向敌群,敌人伤亡惨重、败退。保卫战前后大小战斗数十次。坚持了83天的保卫战,击毙国民党顽固派40余人,游击队战士牺牲1人,保卫了游击区,锻炼了军民。
2006年12月,新明乡党委、政府缅怀为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新明籍的22位革命烈士,筹集资金人民币10万元,在杨梅尖上建立革命烈士塔。碑塔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镌刻着“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十个大字,金光闪闪,分外夺目。碑塔呈正方形,正面是黄山区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另三面分别记载22位烈士生平。烈士塔四周群山起伏,一片翠绿,环境幽静,庄严肃穆。
绿色群岚的龙门像新明一样,不仅有纯净明丽太平湖美景,也曾是皖南革命根据地,勤劳纯朴的龙门人至今仍保持着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
在这里也有着鲜明的红色印记——蒋家坑伏击战旧址。
当年我军伏击敌人的木屋沿山涧而建,特别显眼。一看到这座木屋,那场战斗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1947年,黄西工委建立不久,根据皖南地委关于“实现游击战争大发展”,“必须打几次胜仗”的指示,决定首先打击国民党太平县警保大队。战斗从攻打国民党龙门乡公所开始。龙门位于太平县北部,距县城约25华里,境内崇山峻岭、地势险要,素有“七十二坑”之称。这里,进可袭击县城,切断省屯公路,退可以到小山头、坑沟隐蔽,十分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但是,国民党太平县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一个重要的反动据点——龙门乡公所,乡长胡伯衡是县长的心腹,反动透顶。因此,黄西总队要巩固、扩大龙门游击根据地,就必须拔掉这颗钉子。1947年5月29日拂晓,华西总队派陈爱曦、左秀东率8个班埋伏于县城至龙门的必经之地蒋家坑,待太平县警保大队40余人进入伏击圈后,仅用20分钟便结束了战斗。共击毙、俘虏敌人24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20余支,手榴弹200余枚,子弹数千发。
为了支持游击队战斗的胜利,当地的群众都想方设法的帮助游击队,很多群众在龙门山上砍柴,卖到太平。砍柴时放哨,卖柴时侦察敌情,那天有群众正在砍柴,一见敌人来了,放下柴禾立马给游击队报信。
蒋家坑伏击战,不仅是游击队的英勇,更体现了群众对革命斗争的无私支持。
说起龙门的革命斗争史,不能忘却龙门的汪家山,如今,见证汪家山新四军革命战斗那段历史的的,只有一株百年香榧树,这株香榧树直径须两人合抱,高3丈以上,繁茂的枝叶如同巨伞,交错的枯枝与新芽诉说着它的悠久。据了解,当年有革命群众和新四军战士就在这棵树下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香榧树上的刀痕和枪眼还能看见。
汪家山的群众有革命的情结,1946年,正是汪家山群众对新四军游击队的大力支持,让国民党反动派大为恼怒,国民党的顽固派龙门乡伪乡长胡伯衡带领国民党士兵,将汪家山25户的住房全部烧毁,120多村民被迫外迁或逃亡。6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墙基依然坚实挺拔,翠竹、绿树是它们的同伴。
据史料记载,在甘棠镇民主村众多遗留下来的战斗遗址中,最著名的要数竹(土/独)笼岗了。岗上有块很大的平地,当时,这里建有7栋茅草屋,还有一个很大的练兵场。平时有三四十个战士居住在此,最多时达七八十人,他们是孙刚、陈爱曦的部下。当时太平地区的新四军总部设在龙门乡,竹笼岗只是其一个支部。
解放前,民主村叫十里山。当时国民党太平伪政府听说十里山境内有游击队活动,在1946年3月14日派国民党449团某营和太平县自卫队200余人前去“清剿”,并找来叛徒方光辉(解放后被打为五类分子)带路。中午,当战士们正准备开饭的时候,老班长陆长寿听到有一大群人朝山上走来,便喝问:“谁?!”对方一声不吭,老班长心想一定是敌人来了,于是鸣枪报信。等敌人到了山顶,发现已空无一人。由于不知游击队去向,又担心遭遇伏击,于是放火烧了茅草棚,并迅速撤下山去。
由于遭遇偷袭,战士们四处撤退。有一个由蒋瑛率领的13人临时小分队朝龙门总部方向撤离。当时时值汛期,浦溪河水位猛涨,水流异常湍急。于是战士们就近砍来藤条(一说是撕被条结绳子),挨个绑在一起。当战士们游到河中央时,一个山洪打来,藤条断了,蒋瑛等立刻被洪流卷走,只有孙志武一人幸免于难。
孙志武忍受着饥饿和失去战友的痛苦,独自一人往龙门总部方向赶。途经一老乡家,讨了两盒洋火(火柴)和一些干粮,继续前进,显示游击队战士们无畏牺牲的决心。
回眸黄山区烽火岁月,让人不禁感慨:“英雄不畏洒热血,何曾计较悲与苦?沃土处处埋忠骨,松涛声声祭英灵!”
黄山情怀
在黄山区革命斗争史上,恽代英、周恩来、叶挺、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黄山留下过他们的足迹,黄山也曾因他们的到来而增光添彩。
追述老一辈革命家的黄山区革命情怀还得从1934年12月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汤口会师和谭家桥战斗说起。
找寻这些红色历史的记忆现在最好的场所,当属谭家桥镇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馆。
拾阶而上,来到纪念馆的正门,扑入眼帘的是一面铁制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旗,左右两侧张贴着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14幅亲笔题词,鎏金的背板与鲜红的军旗烘托出一种华贵而庄重的气氛,让人肃然起敬。大厅的左右两侧,陈列着小土炮、长铳、手雷、米袋、马灯、电话机等当年红军战士的物品,望着一件件物品,当年的激战场景又浮现在眼前:1933年12月10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组成的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寻淮洲率红十九师、第二十师胜利在汤口会师(今汤口镇)后。先遣队分两路于13日进入谭家桥地区,14日在乌泥关至石门岗一带与国民党追剿部队激战8个多小时。谭家桥战斗,是先遣队重新组建后全部转向外线的第一战,正如方志敏后来指出的:“这一仗关系重大,差不多是我们能不能在皖南站住脚,完成自己战斗任务的一个关键。”
有两幅当年的标语特别引人注目:“白军弟兄:打日本为国为民,死也光荣,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蒋介石把北方卖给日本,立刻北上抗日,救出北方几千万同胞。”朴素真挚的话语道出了民众的心声,当时在听了方志敏的演讲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宣传后,一批正在修筑青(阳)屯(溪)公路的青年民工纷纷报名参加红军,投身抗日洪流。
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历史瞻仰区内,建有时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团参谋长粟裕墓。墓地依山而建,四周苍松翠柏,树木茂密,仰视天空,环视四周,油然引发我们对粟裕大将的追思。1978年,当年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的粟裕将军故地重游时,郑重表示:“我死后,将和战死在这里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并在回京后口授遗嘱。1984年2月,粟裕将军病逝;同年4月28日,其部分骨灰葬于谭家桥白亭(谭家桥战斗战场一隅);1994年4月7日,粟裕将军逝世10周年纪念会及其骨灰墓揭碑仪式在谭家桥举行。2012年4月黄山区委区政府出资20万元,扩建将军墓,让更多的人们来瞻仰这位对黄山怀有深厚感情的粟裕将军。
最让仙源人称道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兵站在仙源的建立。1938年5月5日,叶挺、项英率领的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1000余人,到达太平,移驻仙源麻村。军部机关分驻于仙源的项氏祠堂和胡氏宗祠。同年6月,新四军总兵站在仙源麻村建立了太平兵站,又称麻村兵站。兵站担负着转运军需物资、接送新四军过往人员、通讯联络、传递情报等繁重任务。兵站设在麻川河边的胡氏宗祠里,据说,当时的胡氏宗祠非常大。
新四军兵站在麻村前后有3年时间,1940年12月,新四军北撤,太平兵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因洪水泛滥,胡氏宗祠受损严重,被迫拆除。
仙源为抗日事业曾作出过巨大贡献,仙源在抗日战争中也付出过巨大的牺牲。据史料记载,日军攻占安徽大部后,由于皖南山区地形复杂,山深林密,因而日军的铁蹄没有踏入太平县境内,但日寇的飞机却没有放过对太平县境的狂轰滥炸。太平空袭遭受损失最重的地方是仙源。
在1938年11月至1943年3月前后4年时间里,仙源遭受日军的空袭14次,被炸死炸伤的军民6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5000多人蒙受损失。拥有五门相连、椭圆型古城墙的千年古镇,顷刻间变成断壁残垣,满目疮痍。
提及领袖对黄山区的情怀,必须将我们的镜头聚焦到新明乡三合村河西太平湖畔恩来亭。这里记载着一段让新明人骄傲的历史:1939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为代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贯彻向敌后发展的指示,在新四军军长叶挺的陪同下,从重庆辗转广西桂林、江西上饶,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于1939年2月21日上午到达太平县仙源麻村新四军兵站,22日,周恩来与叶挺和10名随从人员一道离开兵站。骑着马沿麻川河而下,周恩来向刘敬之父子等详细询问当地抗战动员工作及茶叶生产情况。因考虑前去新四军军部——云岭,要翻越黛坞岭,道路羊肠崎岖,不便骑马,便速即乘竹排经小河口去军部,当时为周恩来副主席准备了一张藤椅,他和叶挺军长互相谦让,都不愿坐,随行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摄下了周恩来、叶挺他俩站立在竹排上的照片。3月15日,周恩来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后,离开云岭,再次来到三门刘敬之家,晚餐后,刘敬之长子刘寅请求题个词留念,周恩来当即答应,欣然命笔。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十五日
绥靖地方 保卫皖南
为全联导 为群众倡
因抗战机缘来皖南,道出三门,两遇刘主任及其公子,谈及捍卫乡里,驱逐日寇,大义凛然,亟可钦佩,爰书此应敬之主任及其旭初先生之属。
周恩来
为了纪念周恩来副主席工作到此留宿,2005年春,新明乡政府筹集资金建造了恩来亭。
与恩来亭相距不到几百米的刘敬之故居,因太平湖蓄水,于1968年移民时拆除。据史料记载,刘敬之故居座落于三门河西的开阔地,东临沿麻川河道路,南接项姓村庄,西连刘姓村落,北靠大菜园。故居整体成长方形,占地面积11亩。由多幢房屋组成,主体部分建于清代中期,后陆续修茸,添盖成徽派建筑群。有正堂、卧室、厨房、学校、茶庄、商店、豆腐坊、砻坊、工房、荷花池等设施。内外有108道门户,屋顶座座媲连,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居中部位有220多平方米的荷花方池。养有红黄鲤鱼,池周有相连的护栏坐椅。南楼设接待室,备来客留言簿。这座故居除了接待过周恩来、叶挺等伟人外,还接待过新四军领导人袁国平、张云逸、罗炳辉、王震、陈丕显、曾希圣等人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英法友人李清连夫妇、雷诺、菲律宾华侨领袖王西维等各界知名人士。接待了慰问新四军的新加坡华侨慰问团,上海文化界慰问团等团体。被新四军誉称为“义务兵站”。可以说刘敬之故居的历史凝聚着新四军在皖南的革命史与战斗史。
据史料记载,1938 年6月,新四军转战皖南,在泾县章家渡设新四军总兵站,在太平县麻村设兵站,新四军后勤机关设在太平县龙门乡麻川村盘龙。
当年新四军后勤机关所在地距军部驻地泾县云岭30多公里,1938年7月至1939年7月,新四军军部在这里设立了后方留守处,建立了兵工厂、后方医院、印刷所以及蜡烛厂、纱布厂等军需工厂,有力支撑了皖南的革命斗争。
让我们再次将目光凝视新明的樵山岭头,如今,这里栋栋农舍散落于山间,白色的墙壁与青山中的竹林,构成江南风景的山水画,高大的通讯铁塔散发着老区的现代气息。当年,这里是《黄山报》的旧址所在地。
1947年8月,中共皖南地委、皖南游击队司令部在新明乡樵山村荷花坑汪家祠堂创办机关报《黄山报》。《黄山报》是当时中共苏、浙、皖、赣边区游击根据地唯一正式出版的报纸,没有固定的社址和组织机构。由中共皖南地委宣传科在动荡的游击环境中编印,5-6天一期,每期300份,最多达700份。《黄山报》除在游击区发行外,还通过各种渠道秘密地传送到国民党统治区。报纸内容有时事、政策和皖南游击队活动情况。时事新闻稿用司令部无线电收报机抄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河北省邯郸人民电台新闻电讯。1949年5月停刊,改为《徽州报》。地级黄山市成立后更名为《黄山日报》。省博物馆现藏有1947年的3期,1948年的8期和号外14期。
老一辈革命家的黄山情怀给了黄山儿女极大的鼓舞,激励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无私无畏,坚定信仰,献身革命。就如原太平中心县委书记刘毓标在回到老根据地时所感慨的那样,“一代英烈豪气迈,血沃大地催花开。缅怀先驱激壮志,共为皖南谱新篇。”
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怀不能忘记,黄山儿女的付出也不能忘怀。为纪念“忠厚善良的根据地人们”当年对“游击战士”的“无私支持”,也让过往行人有避雨纳凉之所。1991年春,时任黄山区政协副主席胡益钧经多方争取,在新明外浮建立了“思源亭”。
“思源亭”,意饮水思源,翻身不忘共产党,又从太平县城仙源而来,以“源”字作思考,来纪念在此领导和指挥的革命老前辈。1991年6月建成,原省政协副主席孙宗溶题写亭名。
黄山儿女
岁月如流沙,在不经意间流淌,但不管岁月如何消逝,有一些名字、有一些地方、有一些人和事,我们是永远不能忘却的,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张腊苟烈士是我区焦村镇郭村村长坦村民组村民。1931年——1934年间,临近的柯村是皖南革命游击区,当时由团长熊刚、政委刘毓标为领导组成的皖南红军独立团,掩护苏区转为游击区,并依托黄山、九华山为屏障,开展游击战争,进行抗日宣传,大力发展白区秘密工作,正是这个时期,年仅20岁左右张腊苟有事去柯村亲戚家,深受当地革命宣传影响,并很快融入那里革命斗争中,接受了革命的教育,参加了革命队伍。他当时接受了深入白区进行革命宣传任务,回到郭村(白区)进行革命宣传,多次在郭村中心地桥过坦的地方,不畏白色恐怖,散发传单,向群众进行宣传革命道理,曾多次受到郭村地方反动组织的恐吓和抓捕,都没有得到成功。1933年,在邻近中秋的一天,郭村地方反动组织,采取利用张腊苟的本家的关系,把张腊苟哄骗到家里,实际上郭村地方反动组织已做好抓捕他的准备,晚上当张腊苟来到家时,郭村的保安团一群人把张腊苟抓捕,随即在张腊苟家乡的一个山坳里活埋了,年仅21岁。
在乌石乡这片沃土上,既有我党隐秘战线斗争的记录,也有我新四军游击队与敌人正面交锋的场景。位于黄山区乌石乡桃源村芦松村民组新姑坦的桃源烈士墓记载着我区解放战争时期一段光荣历史。
1947年11月,皖南游队在乌石乡桃源村松坑阻击国民党反动军队,激战中王福南、汪裕贵等6位战士光荣牺牲,为永远纪念革命烈士,教育后人,石埭县人民委员会于1958年8月始建桃源革命烈士墓,每逢清明时节,前来扫墓祭奠的学生、农民、机关干部络绎不绝。
2001年11月,原桃源乡党委、桃源乡人民政府在原址重建了墓塔,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建筑面积30平方米,座西面东,松坑河环绕墓地。墓前竖立着高约2米的大理石墓碑,碑正中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
在新华乡曹村大山组的团垅山边,有一座烈士墓,这里记录着新华乡曹村一对革命兄弟的动人故事。1946年3月,新四军和游击队在泾太两县交界地区,发动群众,抗租抗债,斗土豪劣绅。在革命斗争的影响下,新华曹村的王少庭、王多庭两位同志毅然放弃优越生活,走出家门,参加革命工作,王少庭并担任曹峻村民兵中队长。1947年秋,国民党反动派调集重兵,妄想将新四军、游击队歼灭,在敌强我弱的的情况下,新四军从新华撤离。王少庭、王多庭两位同志被组织留下来,继续坚持地方武装斗争。这一年阴历9月23日,国民党13旅“老虎队”和厚岸清乡队联合围剿扫荡我根据地,由于叛徒包维富(原包村民兵大队长)出卖,敌人在他的带领下,很快从青山直插曹村,当天下午王少庭同志在大山村同敌人相遇,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7岁,不久,王多庭也牺牲了。王少庭烈士遗骨葬于曹村村大山组团垅山,王多庭遗骨葬于曹村村棠和组牛冲山。
在甘棠镇的兴村一块高地上,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远处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山色浓淡相宜;近处满山高高矮矮的各类树木苍翠、茂密,姿态不一,给山石又平添了点缀。美景之中耸立着一座烈士塔,记载着一段洪家人献身革命的感人事迹。
1943年七月上旬,新四军进皖部队(沿江支队)在兴村黄泥宕建立指挥所,设在洪金玉家中。洪金玉(人称洪老大)以种植茶叶为生,家境较宽裕,1927年开始接受革命教育,深受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影响,与甘棠一带上层人士有往来,有些声望,同时积极为抗日做工作,作为交通员,承担着采购粮油,地下联络等工作。有一次洪老大带査志强(杨明夫人)找甘棠胡大侔了解情况并做上层统战工作。同时他还到处宣传新四军是人民的好军队,有困难,大家要帮助解决。1947年7月25日(农历)洪老大到甘棠被国民党特务抓到太平县政府,被伪县长唐克南以“通匪”罪名在前山杀害,时年66岁。洪金南(人称洪老二)跟随哥哥洪老大一起从事革命活动,1947年6月17日(农历)在敌人的第二次围剿中不幸被捕,在监狱中与敌人进行了17天的斗争,1947年 7月2日(农历)在五里塔被枪杀。
1946年,樵山村余项村民组余本进参加武工队,一直到太平解放。据老人介绍,当时的樵山游击队活跃在旌泾太地区,平常与敌人的正面战斗并不多,主要从事宣传工作。当年生活虽然苦,但战士们精神好,训练一结束,大家就聚在一起唱歌,每打一次胜仗,就把战斗的经历编成歌词,谱上曲,然后大家在一起唱。唱歌丰富了战士们的生活,唱歌激励着战士们的斗志。
1944年12月,在攻打谭家桥红庙的前一天,游击队召集开会。当时樵山游击队开会是先唱歌后喊口号。
那天的口号是这样的:
领导喊:“你们仇还要不要报呀”
群众喊:“要报呀”
领导:“你们的枪要不要呀”
群众:“要呀”
领导:“敌人的血债要不要还呀”
群众:“要还”
……
大家声音响亮,整个会场群情激愤。喊过口号以后便是演戏,第一个戏是一个男同志扮成妇女,唱:
“有钱的人穿皮袄,没钱的人穿破棉袄,一针一线好好缝,缝好了捣锅洞。”
……
一边唱一边做着动作。
第二天打谭家桥,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三条半枪就弄来十条枪,大家非常高兴。
胡明的老婆洪琪很会编歌,编了一首歌叫《一打谭家桥》,迅速传唱开来。
游击队自编的歌曲通俗易懂,如:
《国民党反动派》:
反动派真的不要脸,打鬼子没有本事,专门吹牛皮;行动队、自卫队,没本事,专门欺负老百姓……
《国民党13旅》:
芜湖来了逃难的兵,一逃逃到了茂林村,死也不出门;白天放哨放到魁山顶,晚上放哨放家门口,就怕新四军……
项红梅,一个放筏工人家庭女孩,当年,黄山游击队进驻木广坑,把秘密联络站设在项红梅家,将秘密联络工作交给她负责。她经常进城从事地下活动,打听国民党的“清剿”消息和动向,为游击队提供米、菜、日用品等物资和缝制服装、山袜、布鞋。
由于叛徒告密,项红梅不幸被捕,关押在感梓里,历经半个多月的审讯,动用严刑,她始终坚强不屈,没有吐露半句。敌人恼羞成怒,无计可施。在准备押回木广斩首示众的途中英勇就义,年仅36岁。
为了信仰,无数的黄山儿女——许国英、项克太、曹祥麟、崔思权、叶碧贞……一个个身躯倒在黄山沃土,殷红的血染红洒在碧绿的野草上。他们的名字,与黄山每一寸土地紧紧相连。
“英雄不畏洒热血,何曾计较悲与苦?沃土处处埋忠骨,松涛声声祭英灵!”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