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发生后,日军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大规模对中国发起进攻,大片国土沦丧。1938年5月1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合肥县城。合肥军民也曾发起殊死的抵抗。
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着一份时任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代理总司令、民国最后一任安徽省主席张义纯撰写的《大蜀山诱歼倭寇经过》,这份档案详细记录了合肥军民同仇敌忾抗击倭寇的英勇事迹。
张义纯撰写的《大蜀山诱歼倭寇经过》的档案材料
日军侵占合肥后罪行滔滔
合肥位于安徽中部地区,周围有淝河环绕,水运条件良好,粮食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为给武汉会战做好准备,日军对合肥发起攻势。《东史郎日记》对此有记载:“八月三十日,庐州也叫合肥,是个较大的城市。至今没有一个老百姓通行。”
1938年5月,日军先后侵占了和县、含山、巢县等地,集结了2000多兵力,由巢县分两路向合肥进犯。5月13日下午,日军一部500余人逼近合肥城东南国民党守军阵地前沿五里庙一带;19时30分,日军猛烈炮火轰炸朱家岗、王大郢一线国民党守军阵地,开始全线攻城。日军火力充足,还派了飞机对合肥进行轰炸,最后在12架飞机的掩护下,日军在这场战斗中抢占上风。合肥守军顽强抵抗了两天,但终究因兵力不足,布防不当,于5月14日凌晨,朱家岗、王大郢一线阵地失守,午后12时20分,日军旗帜插上了合肥城墙。
自日军决意攻占合肥起,即1937年冬开始,他们就经常派轰炸机空袭合肥,对全城进行狂轰滥炸,总共投下100多枚炸弹,全城几乎夷为废墟,死伤难以计数。日军侵占合肥时,在肥东店埠遭遇到当地军民的顽强抵抗,双方均有伤亡。合肥沦陷后,日军在城中巡逻,并成立伪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还在合肥实行奴化教育,试图软化合肥人民的抗日斗志。其罪恶行径罄竹难书,残忍至极难以言表。
合肥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抗日烈火燃遍合肥全城。
历史档案记录诱歼倭寇过程
这份档案材料详细记录了当时合肥军民在大蜀山英勇施计诱歼敌人的全部过程,包括当时军民的抗战情绪和当时的抗战情景,叙述场面十分逼真。
文中详细分析了合肥被攻占的原因:“拟大量开发我田家庵的矿产,以充军资,并倾销过甚的商品吸收我之法币,破坏我之金融,而达‘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合肥在地理环境上,不独可以达此目的的重要据点,亦是军事上所必争的地方,其可掩护长江及淮南路之交通,为我将来反攻所不可忽略之地方。”
这份档案中还有聚歼日军的详细作战计划,但因日军太过奸猾,重创日军数次之后,未能达到聚歼的目的。文中详细描述了日军三浦中佐被击毙的全过程:“于本年(指1940年)元月四日,分三路来犯,南北两路各约百余人,中路由敌合肥警备司令三浦中佐亲率步炮连合之敌五百余人,经董家铺庙岗集山后店沿大蜀山西麓向我施行包围,我八二三团以果敢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沉着应战,旋由内线转外线,将敌反包围于大蜀山东麓之开福寺附近,激战竟日,将敌全部歼灭,敌酋三浦中佐,即当场击毙,正拟乘胜夺取肥城,又因敌从淮南路增援到达,我为避免决战,即将战利品收拾尽净,凯旋而归。”
经此战役,安徽军民抗日情绪全面高涨,必胜必成的信心愈加坚定。该档案中记述:“无以此次大蜀山的歼灭战,吾人不能仅以军事上的小胜利来看,其影响伪组织的开展,动摇伪组织的基础,并揭破伪皇军的纸老虎,粉碎敌人的军事侵略迷梦,‘以战养战’与‘怀柔政策’也无非是无功徒劳罢了。从此,我们更能相信大别山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是毫无问题,同时也更能坚定我们必胜必成的信心,在这一点上面是有很大的作用意义的。看吧,民国二十九年也许就是我们最后胜利的竿头了。”
日寇侵犯大蜀山
国共合作大蜀山下歼日酋
大蜀山歼灭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成功范例。
1940年1月4日,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第七军第一三八师四一二旅旅长龙炎武接到告急电话,称日军合肥城防军司令官三浦中佐率两个连的兵力分三路来犯,他除向上级报告外,立即作出歼灭来犯之敌的紧急部署,同时电请驻肥东的新四军四支队或佯攻合肥火车站,牵制县城的日军,或越过淮南路,在大西门至大蜀山之间,埋伏打援;另外还电请驻肥西的各地方部队,向农兴集与大蜀山之间移动,以堵截围歼日军。
龙部第八三二二团迅即开往农兴集,与占据农兴集的日军展开激战,并攻入农兴集。日军死伤大半,残敌不支,退出农兴集,企图与包围周草圩之敌会合。在强攻农兴集的同时,龙炎武又令一个营的兵力攻击周草圩外面的敌军,日军突遭内外夹攻,支持不住,在日酋三浦率领下仓皇向合肥方向撤逃。
为了歼灭这股日军,驻四十埠的安徽省保安第五团和驻上派的合肥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一大队分别自南北两侧向大蜀山附近运动,驻大蜀山上的第十三游击纵队一部也奉命迅速向山南侧转移,堵住日军的归路。日军一架飞机前来助战,日酋三浦趁四一二旅遭空袭而稍缓追击之机,率部继续东逃。当退至大蜀山西麓复兴集附近时,突遇先期到达的省保安第五团的阻击。当日下午4时左右,龙炎武趁势发出冲锋号令,龙旅及两侧援军一齐攻击,杀声震天,三浦中佐被击毙,日寇残部悉数被歼。
1月4日晚,守城的日军见三浦及其所率的部队未归,料事不妙。市川联队长立即亲率近百名日军出大西门,企图寻救三浦,不料与新四军四支队相遇。驻防肥东的新四军四支队获悉龙电后,由代司令员戴季英亲率支队一部赴肥西参战,在西进途中遇敌受阻,直至4日晚10时许才越过铁路抵达大蜀山东麓十里庙附近。这时他们发现日军正由东而来,戴季英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埋伏于大路两旁,当市川率部走进伏击圈时,四支队排枪齐射,市川联队长及数十名日寇被击毙,残敌仓皇逃回合肥城内,闭门死守。
为预防不测,城内日寇宪兵队小林队长火急向蚌埠日军告急。驻蚌埠日军得悉后,即派小琦少将率领百名日军乘火车驰援合肥,途中因铁轨遭拆受阻,在5日上午7时许始达合肥。小琦抵达合肥后,因有三浦前车之鉴,不敢轻举妄动。他为防中国军队攻城,令援军开赴大西门外五里墩构筑工事,就地固守;又将带来的一门山炮架在大西门上,作盲目轰射。同时在城门上搭一座竹木高台,站在上面,瞭望指挥。龙炎武得知这一情况后,派一个连作试探性的出击,以便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不料日军就地驻守,终不敢越五里墩一步。中午时分,日军炮弹落在龙部阵地,造成一些伤亡。
为严惩日军,龙炎武命令炮兵还击,将城楼上临时搭建的指挥台轰倒,正在台上瞭望指挥的日酋小琦少将跌下摔死。两军相持至5日黄昏,中国军队奉命于当日晚各自撤回原驻防地。
这一仗,国共合作共歼灭日寇300余人,其中将校军官各1人,尉级军官多人,缴获六零炮数门,轻机枪数挺,三八式步枪300余支及大批服装、弹药。这一仗,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民抗日必胜信心。
合肥军民携手夺取抗战胜利
据史料记载,1938年2月,新四军四支队在司令员高敬亭率领下,分别从湖北省黄安县七里坪和河南省信阳邢集誓师东进,于4月初抵达皖中地区抗日前线,迅速展开对敌斗争。1938年9月12日夜,四支队第七团在合肥西乡花子岗伏击日军,多次创伤日军;四支队第八团在肥东地区积极打击日本侵略军,围剿土匪,在敌后开展抗日斗争。至1939年6月,新四军四支队在皖西、皖中和皖东的24个县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四支队先后进行了90余次战斗,共毙伤敌2300余名(其中日军1700余名),俘敌400余名(其中日军9名),消灭反动武装和土匪3700余名,缴获长短枪1400余支。四支队也由东进时的3100余人发展到11000余人,成为皖中敌后抗日的主力部队。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合肥民众纷纷起兵,1938年3月在下塘集成立的安徽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二路军,1938年9月在东乡马集、阚集一带成立的淮南抗日义勇军大队,不断抗击日寇。
合肥人民坚持开展保家卫国抗日斗争,军民合作,相互配合,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在合肥歼灭大量日军,胜利的曙光逐渐绽放在合肥的城头。合肥军民联手配合,奋起抗战,誓死保卫自己家乡,为中国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安徽省档案局)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