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精武:《抗日战争期间福建战场之军事部署与作战概况》,《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第9页,1995年。(作者当时系第三战区炮兵指挥官、第二十五集团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
[2]唐精武:《抗日战争期间福建战场之军事部署与作战概况》,《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第9页,1995年。
[3] 《省闻一旬》,《闽政与公余》第 13号 第35页。
[4]黄大伟(1886-1944)湖北黄陂人,字子荫,号毅孙。曾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任总统府参军,同年授为陆军炮兵上校加陆军少将衔,1917年任大元帅参军、代理大元帅府参军长,1920年任粤军第一路司令。1922年任东路讨贼军第一军司令。1923年投降陈炯明,任陈军第七军军长。抗战后投降日本1939年11月,组成伪“和平建国军”第一集团军,自任司令。1944年5月被剌而亡。
[5] 林知渊(1890-1969)福建闽侯人,就学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北京陆军大学。曾参加同盟会,武昌起义、护法战争,策反海军归附国民革命军,任海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海军党代表,1928年任福建省政府秘书长。陈仪任省政府主席时,仍为省政府委员。1939年被戴笠派往汪精卫处,并受汪精卫之命回厦门编练“和平救国军”,在进攻诏安时被俘,到重庆被释放后在戴笠处工作。1946年回福州。1949年参加“民联”。解放后曾任“民革”沪宁区临时工作委员会秘书干事等职务。1969年病逝。
[6] 张雄南(1897—1939),福建德化县人,又名英西,乳名耀, 福建地方武装头目。1934年2月,福建省政府任命张雄南为保安第五团团长。1939年6月,张雄南在仙游、永春、德化、大田等举兵反叛,12月被剿灭,19日失足山涧而亡。
[7] 《军委会与三战区闽省主席陈仪来往军事电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787,案卷号4233,缩微号16J-217,第1320页。
[8]《军委会与三战区闽省主席陈仪来往军事电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787,案卷号4231,缩微号16J-217,第1135页。
[9]《军委会与三战区闽省主席陈仪来往军事电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787,案卷号4232,缩微号16J-217,第1210页。
[10] 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军委会与三战区闽省主席陈仪来往军事电文》,全宗号787,案卷号4232,缩微号16J-217,第1242页。
[11]唐精武:《抗日战争期间福建战场之军事部署与作战概况》,《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第12页。
[12] 唐精武《抗日战争期间福建战场之军事部署与作战概况》,见《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效仿抗日战争亲历记》第15页。
[13]唐精武:《抗日战争期间福建战场之军事部署与作战概况》,《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第17页。
[14] 陈仪:《亟待发扬的民族气节》,《闽政与公余》第1号,1937年8月。
[15]1939年11月28日,在粤境的日本侵略军侵犯来闽,于12月1日占领诏安城。守军第75师第450团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副团长张鹤亭阵亡,450团被迫撤向城郊高地,等待救援。公署与总部电令师长韩文英限期收回诏安。韩文英立即亲自率部队前往增援,在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作战下,激战三日,将敌军赶走,取得了胜利。
[16]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第232页,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