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台湾抗战 > 内容正文

台湾义勇队员忆当年抗战:臂章刻“复疆”二字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笑   2021-10-15 16:20:37

  2009年,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和福建省档案馆,在北京举办座谈会,纪念台湾义勇队成立七十周年。台湾义勇队老队员郑坚(左)与当年台湾少年团团员张秀卿、刘惠敏等,在台盟中央参观《台湾义勇队档案图片展》时进行交谈。中新社发刘舒凌 摄

  全国人大常委、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在座谈中指出,李友邦将军领导的台湾义勇队是台湾同胞投身祖国抗战的杰出代表。

  七十多年前,在抗日烽火燃烧的艰难岁月,以黄埔二期生、台胞领袖李友邦为队长的台湾义勇队在浙江金华誓师成立。

  汪毅夫说,这支活跃在东南地区抗日前线、具有正规军编制的台胞抗日队伍,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为宗旨,在宣传教育、对敌政治工作、战地医疗、生产报国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据介绍,义勇队早期队员包括自福建、浙江、安徽等省召集来的台胞六十三人,一九四五年队员总数为三百八十一人。

  当年,义勇队将士利用懂日语的优势,翻译敌军文件、阵前喊话、教化俘虏、收集敌伪情报;先后在浙江金华、衢州、兰溪以及福建建阳开设义勇队附设医院,并在乡间设立医疗所和巡回医疗队,其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使“台湾医生”远近闻名。

  义勇队老队员郑坚年过八旬。他在座谈中说,李友邦将军当时提出的祖国论,即台湾要归还中国,李将军常说"回唐山去吧"这句话,从前是,现在也还是台湾五百万人民的口头禅。

  郑坚回忆,当年义勇队成立是基于“若要救台湾,非先从救祖国入手”的认知,队员臂章上写都刻有“复疆”二字。

  汪毅夫当天也指出,经历过风雨坎坷,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骨肉同胞更应铭记历史,将反侵略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作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纽带,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共同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抗战胜利后,台湾义勇队于一九四二年十二月自厦门返台。

  近年来,福建省档案馆全面整理义勇队历史档案编成《台湾义勇队档案》一书,台湾义勇队纪念馆也于二00六年十月在浙江金华开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