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台湾抗战 > 内容正文

谁是“真抗日”?谁是“假抗日”?台湾历史学家做客厦大,细说台湾抗日往事
来源:台海网 薛洋   2021-10-18 15:37:05

  ▲抗日失败后,台湾民众遭日军逮捕

  “120年前的台湾抗日运动,有‘假抗日’也有‘真抗日’,上层一般是‘假抗日’,‘真抗日’的通常是普通老百姓。”台湾知名历史学家、“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谢国兴(下图)前晚做客厦门大学,与广大师生一道重温那段动荡的岁月。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约有1.5万人战死,台湾民众在抵御外侮的战斗中作出巨大牺牲。

  上层:“台湾民主国”名存实亡

  1894年爆发的甲午海战,以清廷失败告终。“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谢国兴表示,战后按中日两国签署的《马关条约》,台湾是“合法”割让给日本,日方前来“接管”台湾,本来不需要派兵,但其预料台湾人必定会起来反抗,所以还是布置重兵。

  日军侵台后,岛内士绅匆忙成立“台湾民主国”,台湾省末代巡抚唐景崧任总统,当时的台湾首富林维源任国会议长。不过在谢国兴看来,“台湾民主国”是个假议题,因为没人认真思考过建国议题,他们创建“台湾民主国”,主要是期待国际干涉。结果唐景崧很快逃往大陆,并称自己遭台民“劫留”,林维源也仅干一天议长便辞职,“台湾民主国”很快便名存实亡,根本无法有效组织抗日。

  据谢国兴介绍,按清朝官方法令,《马关条约》生效后,所有官员、士兵都要回到大陆。但少部分官兵留在台湾,其中有的参与抗日,也有一些变成土匪,到处抢劫,所以当时地方义军既要抗日,又要应付土匪的滋扰。

  面对时局恶化,台湾富商李春生以及一些洋商主动和日本人接洽,很多地方的士绅成立了公益会,希望日军赶快来。据谢国兴研究,这些公益会的领袖大部分是获得科举功名的读书人,他们接受儒家思想熏陶,但面对大时代的变局无可奈何,将“气节”抛诸脑后,他们更在乎的是人身与财产的安全。

  基层:连妇女儿童都起来抗日

  未费多大力气,日军便占领台湾北部,但在中南部他们遇到一些麻烦。谢国兴曾在日本查阅相关资料和档案,发现“民勇的实力优于官军,各地战斗时常为主力”,“老、妇携武器奔走”,“各地居民一起蜂起,甚至妇女幼童亦参战”,义军以猎枪、剑、戟,与日本正规军搏杀。

  在台南的急水溪与萧垄一带,是义军与日军战斗最激烈的地区。据谢国兴介绍,当地义军领袖林昆冈为生员出身,他组织约5000人保护家园,“由于台南多是平原,没有天然屏障,双方硬碰硬,所以死伤惨重”。据统计,义军最后战死者达千人,林昆冈也自杀身亡。日军虽然只有数十人战死,但这已是侵台以来最大挫败。时至今日,台南仍有忠神殿,以纪念林昆冈等抗日烈士。

  当时义军上战场,都会带上“护身符”。谢国兴称之为“义和团式的悲壮”。他们虽然不像义和团那样迷信“刀枪不入”,但相信关公符令可以带来平安与好运。

  据统计,从1895年5月到年底,日军共有164人战死,由于水土不服,病死者高达4642人,而义军战死者约为1.5万人,台湾民众在抵御外侮的战斗中作出巨大牺牲。

  后续:不当日本人,6000多人回大陆

  日本占领台湾后,规定有两年缓冲期,岛内民众可以选择当大清国民还是日本国民。两年后,大约有6456人回到大陆,约占当时台湾总人口的0.23%。据谢国兴介绍,回大陆的主要是一些士绅,他们有办法在故乡存活下去。而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土地、财产、家人都在台湾,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就像台籍知名画家王悦之,他不想当日本人,便长期旅居大陆,但还是劝弟弟回台,因为有老母需要照顾。

  受日本殖民统治50年,在谢国兴看来,台湾的传统文化并未受多少影响,台湾人日常仍普遍写汉字、讲闽南话。即便在“皇民化”时期,日本人要求台湾人拜日本神,大量宫庙被军队占用,但台湾光复后,几乎一夜之间一切都恢复原状,日本神都不见了。

  谢国兴表示,台湾光复后,很少有人不欢迎,因为在日本统治下,台湾人是“二等公民”,现在能回归祖国,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只是后来在接管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才导致情况有所变化,那自是后话”。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