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湖南抗战 > 内容正文

《长沙市档案馆藏抗日战争善后和祭悼英烈档案汇编》 湖湘抗敌御外侮 珍档留痕祭英烈
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杨 佳   2023-07-22 10:41:09

  湖南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抗战期间,湖南历经6次大规模会战,中国军队在此阵亡人数近30万。省会长沙因地理位置重要,多次成为侵华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1939年9月至1942年2月间,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长沙会战,规模浩大,战事惨烈。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驻守军队奋起反抗,大批湖湘子弟挺身而出,以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长沙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开展掩埋殉难将士遗体、设立公墓祭悼烈士、抚恤慰问烈士遗属、平毁战时碉堡、拆除作战工事等一系列迫在眉睫的善后工作。长沙市档案馆编纂的《长沙市档案馆藏抗日战争善后和祭悼英烈档案汇编》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收录各级政府关于开展善后工作及祭悼英烈活动等馆藏档案,分为抚恤遗属、拆除战争设施、祭悼英烈三部分,选用档案时间自1942年至1947年。通过珍贵的档案资料,真实再现了团结御侮、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历程,讴歌了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抗战英烈。

《长沙市档案馆藏抗日战争善后和祭悼英烈档案汇编》立体书影

  湖湘子弟血洒疆场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湖南共输送兵员210万人,位居全国第二。除支援本土抗战外,湖南军队还奉令开赴华北、华东等战场,甚至远征缅甸浴血奋战。素有彪悍勇猛传统的湘籍官兵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杀,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保家卫国的精神内涵。

  “抚恤遗属”部分为本书的亮点之一。该部分共收录馆藏抗战阵亡遗族优抚档案48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多名长沙籍抗战阵亡官兵遗族请领恤金的呈文。这些呈文多形成于1946年至1947年间,集中反映了官兵遗族的请恤情况。从请恤程序上看,首先由各阵亡官兵遗族撰写请恤报告,然后由所属保甲、区公所转至市政府批准给恤。从请恤对象来看,有父亲为战死的儿子请恤、妻子为阵亡的丈夫请恤、兄长为牺牲的胞弟请恤等,每件呈文后均附有《死亡证明书》《死亡调查表》等,详细记载了官兵阵亡时间、地点等信息。通过这些档案,我们可以看到,长沙籍抗战将士牺牲地点遍及湖南、江苏、上海、江西以及缅甸,涉及淞沪会战、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等多次战役,进一步印证了湖南人民抵御外侮、支援抗战的历史事实,再现了湖湘子弟在抗日战场上忠勇爱国、血洒疆场的忠烈形象。

湖南衡山籍士兵于俊臣之妻因其夫在江苏东海抗敌阵亡请恤致长沙市城西区公所的呈

  为完整还原抗战抚恤工作原貌,长沙市档案馆在编纂过程中,以抚恤对象为线索,把散存于各保甲、区公所、市政府文书案卷中的相关档案提取出来,根据恤金申领程序重新整理排序,既方便读者阅读,又为分析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伤亡抚恤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档案依据。

  抗战英烈忠魂永铸

  “祭悼英烈”部分共选取档案19件,从不同角度真实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长沙市掩埋殉难军民遗体、设立烈士公墓忠烈祠等纪念设施和开展祭悼英烈活动等情况。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2余万兵力,对长沙发动了第三次进攻。第九战区决心采取逐次抗击,诱敌深入,坚守核心阵地,合围聚歼的方法消灭日军。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军负责固守长沙,顿挫日军进攻。第十军全体将士浴血奋战,死守长沙,无数官兵英勇殉国,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盟国的第一次大捷,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

  此战结束后,为妥善安葬烈士,弘扬抗战精神,第十军司令部决定在长沙市郊选址建造烈士公墓,将阵亡将士骸骨集中营葬以慰忠魂。《长沙市档案馆藏抗日战争善后和祭悼英烈档案汇编》一书中收录了第十军司令部关于公墓选址问题与长沙市政府、岳麓乡公所的多次来往文书。通过《长沙市政府与岳麓乡公所关于选择适宜山地以作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的来往文书》《陆军第十军第三次长沙会战阵亡将士墓布置图》等多件档案可以看到,墓地最终定址于岳麓山二里半附近。此外,第十军司令部还就公墓栽培松柏花卉、附近保甲就近看护等事宜多次致函长沙市政府进行商议。历史已然远去,但是留存的档案却为世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许多生动翔实、有温度的细节。

1943年4月,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军第三次长沙会战阵亡将士公墓建筑委员会绘制的阵亡将士墓布置图。

  历次会战期间,长沙军民奋勇抗敌,伤亡巨大。由于战事紧迫,大批殉难军民尸骸浮掩于颓垣之下,“日久经风雨侵蚀,棺材暴露骸骨狼藉,比比皆是触目惊心”。抗战胜利后,军民尸骸迁葬工作迫在眉睫。书中收录了1946年3月至4月间长沙市政府关于迁葬市内殉难军民骸骨的一组档案。当时,负责迁葬监工张文采、曾尧山两人向时任长沙市市长李毓九先后提交6次工作报告表,用大量数据记载了迁葬工作开展状况、进度和最终结果。3月初,迁葬工作队开始在湘雅医院、燕子坡、新河机场、和尚山等地开展骸骨挖迁工作。据张文采、曾尧山于4月3日提交的最后一次签呈记载:“短短一个月内,长沙市共挖迁浮掩尸骸6000余具。”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凝聚着血泪交织的抗战记忆,再现了战事之惨烈、日军之残暴。

  书中还收录了中国远征军湘籍抗日名将齐学启公祭出殡的一组档案。齐学启是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副师长,在缅甸战场协助盟军对日作战,于1945年在缅甸仰光壮烈牺牲。抗战胜利后,齐学启的骸骨被空运回国,并于1947年公葬于长沙岳麓山。《前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齐学启治丧办事处关于参加公祭事宜笺函》《公祭程序表》等档案记录了1947年10月17日迎接齐学启灵柩飞抵长沙,至19日公葬于岳麓山左家垅的全部过程,展现了76年前这位牺牲在异国他乡的爱国名将魂归故里之途。

1947年10月16日,前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齐学启治丧办事处关于参加公祭事宜的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7月14日 总第4009期 第二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