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惨境。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斗争传统的湖南永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战初期,作为战略大后方,永州人民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抗日救亡运动。武汉失守后,日寇直逼湖南,作为大西南战略要冲,永州人民承担了筹措物资、救护伤兵、安置难民、动员参军等艰巨任务。永州沦陷后,永州人民举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刀枪,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神圣的家园和祖国的尊严。抗战八年,成千上万的永州儿女驰骋沙场,英勇杀敌,血洒疆场。永州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为祖国的尊严,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永州人民就开始了抗日活动。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永州各地的抗日活动不断高涨。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大批外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迁往永州各地,进一步激发了永州人民的抗日热情。在早期抗日活动中,永州的共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起了重要作用。 祁阳旅省、旅衡学生的抗日救亡宣传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元月,就读衡阳各中学的祁阳籍学生寒假归来,发起组织祁阳县旅衡学生寒假抗日宣传队,参加宣传队的有30余人。宣传队在县城王府坪、文明铺、白水等地演出了以抗日为中心内容的文艺节目。这是永州境内最早的抗日宣传活动。1936年暑假,在长沙、衡阳各大专、中学的祁阳籍学生李玺、周维新、桂多荪等10余人,串连组织祁阳县旅省同学暑假服务团,并吸收上海迁来祁阳的童子军部红十字会、65后方医院职工10余人,先后在城乡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松花江上》、《智斗日寇》等文艺节目。同年寒假,他们又组织几十名学生分三路开展宣传活动,并筹措抗日捐款折合银洋2000余元。
1、抗日敌后援会的成立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事变传到永州,激起了永州人民的强烈愤怒。同年8月,零陵县成立抗日敌后援会,宣传抗日主张,捐资支援抗日军队,电慰前线将士。此后,其他各县也先后成立抗日敌后援会等抗日团体,广泛宣传抗日。 韦汉与湘桂瑶族抗日请缨筹备处 1938年3月,转回本县瑶山贝江熊巴冲教书的共产党员韦汉,帮助瑶民首领冯绍异成立“湘桂瑶族请缨抗日筹备处”,发布《告湘南瑶族同胞加入抗战军队书》和《驻江湘南瑶民请缨抗日组军筹备办事处布告》,号召瑶族同胞起来参加抗日队伍,反抗日本侵略者。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前来应征者达1921人。后来,组军事宜被国民党当局破坏而流产,冯绍异也因诬陷入狱。为营救冯绍异,韦汉四处奔走。1939年3月20日,国民党江华当局竟以“匪首”罪,将韦汉逮捕,枪杀于鱼凉山,时年47岁。1938年秋,共产党员陈为人烈士的爱人韩慧英在江华以教书为掩护,宣传抗日主张,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在听众和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2、外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迁入与零陵、祁阳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1938年10月,中共衡阳县委组织委员刘超和中共衡阳城区区委负责人葛亦远先后到零陵、祁阳发展党员。武汉沧陷后,危及长沙。武汉、长沙等地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抗日救亡团体陆续迁来永州一带,共产党员胡大年、何莲芬、杨培湘等也随机关迁来零陵。同年12月,经中共衡阳中心县委筹备组批准,建立中共零陵城区小组,胡大年任组长。1939年初,零陵、祁阳都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党员发展到70多人,经中共衡阳中心县委批准,建立祁零(零祁)工作委员会,刘超任书记。工委负责领导零陵、祁阳一带党组织。1939年3月,一批外地共产党员相继转来永州城。经中共祁零工委批准,成立中共零陵城区支部,张戈任书记。同年底,斗争形势恶化,部分共产党员随机关向内地转移,祁零工委的主要负责人相继撤回衡阳,工委随之消失。1940年春,中共零陵城区支部发展了一批党员。经中共衡阳中心县委批准,成立中共零陵中心支部,胡大年任书记。中心支部联络驻永州城区各进步团体,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同年9月,胡大年根据组织指示去四川秀山工作,中心支部奉命改为中共零陵特别支部,由张戈任书记。长沙沧陷前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时常空袭零陵城区,部分共产党员随单位撤至桂林、重庆等地。1941年1月,因形势恶化,中共零陵特别支部被迫解散。
3、山川塘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
西南游干班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开始设在南岳,叫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由蒋介石兼主任,陈诚、白崇禧为副主任,汤恩伯为教育长,李默庵、叶剑英为副教育长,陈天庆为总队长。到1939年8月,游干班只办了两期,因敌机不断轰炸,游干班由南岳迁至零陵城郊“六八”医院。又因连遭敌机轰炸,再迁祁阳山川塘(今祁阳下马渡镇樟树村),继续开办第三期学生队和第四期学员队,并更名为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李默庵任教育长。这两期人数多,来源有从第三、四、九战区所属军、师选送来的现役军官,有从湘、粤、桂、赣、浙、闽、黔、滇八省党部与省府保送的党政官员,有从衡阳、曲江、桂林、吉安等地招来的高中毕业学生。部队和党政机关调来的编为学员队,学习3个月;招收的高中毕业生编为学生队,学期6个月。1940年初夏,游干班第三期学生队和第四期学员队在祁阳毕业。因李默庵调兼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为便于领导,将游干班迁至江西修水漫江镇,继续开办第五期。1941年,第六期又迁回祁阳。1942年,游干班迁至浙江丽水县碧湖镇,办了第七期,游干班宣告结束。
4、刘国安与中共冷水滩临时支部的建立
1941年11月,共产党员刘国安奉命来到冷水滩一带,以芦溪小学为据点,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革命理论,秘密发展党组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44年6月,刘国安根据中共湖南省工委负责人周礼(周里)的指示,再次到冷水滩秘密发展党的组织。不久,经省工委批准,成立中共冷水滩临时支部,刘国安任书记。这是当时永州境内唯一的共产党组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