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河南抗战 > 内容正文

南阳抗战永不磨灭的民族精神
来源:南阳网-南阳日报   2017-10-18 09:39:56

图为1945年被日军轰炸后的内乡县城。 记者 王鸿洋 翻拍

  图为1945年被日军轰炸后的内乡县城。 记者 王鸿洋 翻拍

  多年前,中华民族以血与火的惨痛代价迎来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和日子里,南阳作为中原抗战的主战场之一,也铭记了一段段属于民族、属于这片土地的特殊历史。

  据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会文介绍,抗战爆发后,共产党员郭以青、袁宝华等在南阳领导成立了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宛属平津同学会。南阳党组织依托同学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发动民众,先后建立起南阳妇女抗敌后援会、南阳县抗敌后援会等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推动了南阳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

  抗战初期,诞生于南阳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成为打击日伪军的正规部队。同时,南阳地下党组织动员大批爱国青年到竹沟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游击支队。1936年9月,在桐柏县成立桐柏山区七七工作团。这些抗日武装组建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在华中战场屡建奇功。1944年11月,新四军五师组建的河南挺进兵团进驻桐柏,开辟桐柏山抗日根据地。内乡、镇平、南阳等县埋伏下来的地下党员按照新四军五师和河南工委的指示,分别在各地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打击日军,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939年发生在新野、唐河大地上的“新唐战役”,是日军入侵河南以来,我军正面抗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1939年5月10日,日本骑兵团占领新野县城。12日,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十六师团共3万余人侵犯唐河,当日攻下县城。5月14日凌晨3时,国民党军队及南阳民团3万多人,在孙连仲指挥下同时向唐河、新野县城发起反攻,激战至下午1时,重创日军,收复了两座县城。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日军丢下3000余具尸体向南溃退,极大鼓舞了南阳人民。

  在随后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南阳会战”可谓最激烈一战。这场会战,始于1945年3月22日,终于该年的8月19日,历时将近5个月,时间之长、战斗之激烈,为八年全面抗战所罕见,也被称为“较之台儿庄战役毫不逊色”。这场战役,始于南阳地区的南召县,终于南阳地区的马鞍桥,它的主战场就在内乡和淅川,重点是西峡口。该战役的直接参与者黄润生,在其《八年全面抗战最后一役——西峡口之战》一书中说“此次战役是会战(豫西鄂北会战)中最激烈的一个战场,也是身为中国军人最值得骄傲的一仗”。日本作为一个不肯轻言失败的民族,连举世公认的台儿庄战役,他们败得那么惨,还不肯言输,反说成是战略收缩。但在八年中日战争中,有一场战争日本承认输了,这就是“南阳会战”。日本顾问范健在其所著的《日军在中国方面的作战纪录》中,不但坦承此次作战艰苦,而且首次吐出“损失惨重”的苦水,这在其他战役中是少见的。

  市委党史研究室秘书科科长李慎智告诉记者,南阳作为中原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是全国抗日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寇压境的危急时刻,英雄的南阳人民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涌现出了以彭雪枫为代表的大批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抗战中后期,南阳是抗日的前沿阵地,日寇的铁蹄先后5次踏入宛境,中日双方在南阳及其周边进行了5次会战,英勇的南阳人民同日寇展开了不屈不挠的生死抗争,终将侵略者驱逐出境。整个抗战期间,南阳以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伤亡45万多人的代价,为全国战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