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广东抗战 > 内容正文

东莞抗战:一家15口投身抗日队伍
来源:东莞时间网    2018-01-23 09:58:46

  看奉献:

  一家15口投身抗日队伍

  东莞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同仇敌忾、奉献一切的爱国热忱。在民族危难、家园沦陷的时刻,东莞人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者,涌现了不少“抗日家庭”。

  厚街“小坞园”王氏家族先后有王琪、王作尧、王启光、王章、王步尧、王侬、王兰、王焕尧、王珍等15人投身抗日斗争,“小坞园”也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的活动据点。

  厚街菊塘坊王氏(庆记)家族先后有王晓、王磊、王永祥、黄高阳、陈铭炎等26人参加抗日战争,其中5人壮烈牺牲;1998年重阳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隆重举行仪式,将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115名抗日烈士名册安放在纪念花园的纪念龛内,名册中列有这个家族的王月娥及其母亲黄娥妈两人的英名。

  看意志:

  许多女青年参加游击队

  东莞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意志。在东莞抗日战场上,有一批“娘子军”和“小鬼兵”,他们虽然身份特殊,但作战同样勇敢,成为东莞抗战史的一个个闪光点。

  巾帼不让须眉,东莞许多爱国女青年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女战士陈文慧,请缨参加东江抗战史上著名的榴花阻击战,成为东莞第一位上阵杀敌的抗日女战士。东莞有许多少年参加了东江纵队,被编入“小鬼班”,成为抗战小英雄。

  东江纵队独立第三中队的黄友“小鬼班”,在东莞凤岗老虎山顽强阻击近100倍之多的日军,全班壮烈牺牲。

  延安《解放日报》曾以《东江纵队五少年以一当百光荣殉国》为题,报道了他们的英勇战斗事迹。

  看团结:

  港女教师送七子回莞抗日

  东莞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真诚觉悟。在东莞人民抗日队伍中,有许多是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东宝队有六七十人,回到东莞、宝安两县广九铁路沿线地区开展抗日斗争。东莞籍的侨胞卢克敏、黄锡良分别从吉隆坡和香港回来参加抗战,成为东江纵队支队和大队级干部。

  泰国华侨钟若潮、张兴、杨仰仁,马来亚华侨叶凤生、颜金榜、刘荫、陈现、黄志强等,先后在东莞敌后战场壮烈牺牲。

  香港女教师李淑桓,先后送七个子女参加八路军和东江游击队,她本人也参加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实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日人人有责”的誓言,被誉为“东江游击队之母”。她一家有四人在抗战中先后牺牲,其中一个儿子以及她本人牺牲在东莞大地上。

  看气节:

  血战3天300多人壮烈殉难

  东莞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在怀德乡和良横乡发生的抗击日军的血战,惊天地,泣鬼神。东莞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一集训大队以及怀德和周边各乡的自卫队,在怀德乡与装备优势的日军血战3天,300多人壮烈殉难。良横乡联防自卫队在抗击来犯日军时,立下“人在阵地在,人亡阵地亡”的誓言。

  当日军攻入村庄,他们与敌人展开肉搏战。钟振堆被砍断左臂,继续坚持搏斗,后又被砍断右臂,在双臂尽失的情况下,以身躯与敌人同归于尽。良横乡保卫战,有54位村民为国捐躯,被当时的广东省政府赞誉为“奋勇抗敌”、“忠勇可嘉”。共产党员李一之就义前,视死如归,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最后被日军割断舌头,连捅十七刀,壮烈牺牲。

  民兵中队长李成章在战斗中被俘,受尽酷刑,坚强不屈,最后被日军绑在马后,驱马飞奔,活活拖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