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广西抗战 > 内容正文

一封信看透七十年家国往事
来源:狼兵旗帜太爷爷的抗战回忆   2020-06-10 15:39:46

  在桂林李宗仁文物陈列馆,有一件文物:张淦《致李宗仁书》共三张,长方形白色宣纸,毛笔字迹,内容是张淦向李宗仁汇报桂军征兵、兵员补额和退伍军人处置等事宜。反映抗战时期广西部队征兵补员、兵员遣散的真实情况,从信的内容就直观地了解。
 

  张淦《致李宗仁书》原件

  “司令长官钧鉴:

  职军所属,连年在皖征兵,多属逃亡。费去多少金钱,而于作战之力量仍属无补。故电请军政部,准在桂征兵五千补充(战斗兵与输兵各半)。现遵钧旨,派汪宪、韦干两补充团长,率各团干部回桂接领。至各师自去岁整编后,编余干部甚多,列为附员,亦超出额。在前遣回不易(因军政部规定,只准发恩饷一月,钱太少而不易回桂故也),今值汪、韦两团长回桂接兵之便,乃将军直属及两师附员,或其他干部之有疾不易治愈者,及能力薄弱家事情形特殊者,随汪、韦两团干部一同回桂。俟到桂时,既将上列人员或资遣或准长假,此时再报中央。如是,则各员在途仍有薪饷维持,不致流落异地,难于归家。且如此办法,以免各员在皖领得资遣费或薪饷,自行浪费用尽,而仍流落异乡,不能回桂也。至两补团官佐士兵及预准长假官员到老河口时,钧座得闲时,并请赐予训示为祷,耑此谨请钧安。
                                                                                                                                  职 张淦,七月五日

  北上抗战,为何还千里征兵,从这封信中或许我们能看出端倪。

  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广西就做抗战准备。李宗仁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推行“三自三寓”政策,大办民团,武化广西,把抗日救国、御侮救亡的政治动员、军事动员、军事训练、技能培养、物质生产等抗战准备,贯穿广西基层工作的各个方面,为抗日战争输送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军事训练有素的兵员。李宗仁说:“我对抗战前途,极乐观,广西民众已总动员,必要时可出兵300万至400万人。”

  我们广西军人是如何浴血奋战的?战地记者冯菊培记叙《第五路军在徐淮战场》的文章中写道“敌人要攻打那一个地方,他的炮火费掉多少是不顾的,我们的许多弟兄们,是葬身在敌人的炮火里面。但是我们的战士们并不惊恐,沉着作战,等敌人的炮火稍熄我们就开始反攻。第一次冲上去,敌人的炮火忽然又猛烈起来了,我们的弟兄们前仆后继,牺牲不少,穿不过敌人的炮火,于是,就退下来了。但是后面的督战官,马上命令不许退下,立刻把退下来的人整理一下,又补充上前线去了。这样的退下来,补充上去,有五、六次之多,但是,我军没有一个出一声怨语,个个都抱着最大的牺牲的心,不断地往前冲去!……一团人只剩下五六十人。那时每一个士兵,每一个官长的身上,都周身染满了鲜红的血迹,……一个个仍旧握着枪杆,踏着自己伙伴儿的尸身冲上去了。”抗战时期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说“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而日本的战史评价:李宗仁、白崇禧旗下的桂系钢军,是中国军队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张淦时任第五战区第七军军长,是新桂系一猛将。在信中看出张淦军长是虑事周到的人,对前线遣散军人回桂之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保证资费,派两个团长带队,并恳请李宗仁给予训话。足以说明新桂系上上下下做人做事都是尽情尽理的,老兵一辈子都以聆听过李长官训话为荣耀。无疑,张淦这封信对于广西部队抗战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