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海南抗战 > 内容正文

海南抗战:神出鬼没打奇仗 夜伏竹崀敌丧胆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王山平   2017-09-17 10:54:53

  1942年的深秋时节,刚刚完成一次长途奔袭任务的2支队l大队,在副支队长覃威、大队政委吴文龙的率领下,风尘仆仆地回到了驻地文昌县南阳乡。干部们连脸也顾不得洗,就聚集在一间屋子里,商议起新的作战任务。

  为了以实际行动纪念“九·一八”国耻日,早在9月初,支队参谋长就传达了支队部的决定:在琼(山)文(昌)公路干线上组织一次伏击敌人军车的行动,力争缴到机关枪。凑巧地方同志送来情报:近日来,驻文昌县城的日军几乎每天都有两三辆军车出动,每车载有一二十人,配有轻机枪,上午向潭牛、海口方向出发,下午再返回。覃威同志立即派驳壳枪排排长李贤祥到公路去侦察,10天后李贤祥侦察回来了,覃威、吴文龙同志立即召集支队干部开会,决心打好这一仗!

  竹崀挢位于琼文公路干线上,南距文昌县城约4公里,北至潭牛墟约7公里,地势低平,桥两头的公路婉蜒起伏。桥的西北面有一大片灌木丛,一直绵延至竹崀村边;东北方向有几坵水田,水田边也有灌木丛,断断续续延伸到青山岭下。覃威带着中队长们观察地形回来后,做出了具体作战部署。

  9月17日傍晚,部队从南阳乡出发,于鸡啼时分到达竹崀桥附近。按照事先部署,各队伍静悄悄地进入了各自的阵地。公路上一直不见敌军车的动静,到了下午4时左右,还是不见敌人的踪影。覃威和吴文龙召集各中队长和驳壳枪排排长一起研究决定:就是敌人真的不出动,今天也得等到太阳落山后再撤出阵地。否则,就可能暴露我们的作战意图,影响今后作战。傍晚时分,从文城方向隐约传来了汽车的声音,覃威抬头看看树顶的监视哨,只见哨兵手中的树枝一连摇了8下。

  啊!来了8辆车!覃威不由得一愣,打还是不打两个念头在覃威的脑海中飞快地翻腾着。打,情况已变化,敌人强大,难以收拾;不打,部队靠近公路,处境也十分困难。在这关键时刻,覃威果断地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前面那两辆军车,把第三辆以后的车辆卡住!他立即让传令兵到4中队传达命令,要他们放过前面两辆车后,不惜任何代价封死竹崀桥。

  转眼间,前面两辆汽车驶过桥,车上的日军发现了拉地雷的绳子,嗷嗷地大叫起来。地雷没有拉响,1中队的机枪立即开火猛射,2中队也把火力集中在第一辆车上,3中队按计划打第二辆车。这时,第三辆车开到桥上,4中队一阵排枪把它们打瘫在桥上。这样一来,后面的军车都被堵住了。

  在我们的突然打击下,第一辆车上的敌人连枪还没来得及放就被打死了一大半,余者慌忙跳下车来顽抗。殊不知,公路东面的驳壳枪排在距公路仅10多米远的地方,像点名一样地对着敌人的脊梁打了起来,接着,借着手榴弹爆炸的硝烟冲上公路,把残敌一一消灭。

  第1、第2中队的几个战士缴获了1挺三八式轻机枪和1个掷弹筒。他们发现车顶上有一挺重机枪,把枪身卸下来抬走了。驳壳枪排的战士在敌尸上找到11支短枪,大家喜出望外。这时,第3、第4中队正在和第二、第三辆车上的敌人血战,敌人机枪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有几个敌人端起刺刀直扑过来,被公路东边的2大队驳壳枪排从背后射倒。敌人又转头向驳壳枪排扑去,却又遭到西边的4中队射击。

  桥南的敌人开始向这边进行火力增援了,机枪、掷弹筒一起打来。3中队队长李平吾等不幸中弹牺牲,4中队也伤亡了10多个人。桥南的敌人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从竹崀溪涉水过来,企图向我侧后迂回。覃威发现了这一情况,一面命令部队向敌人猛打,一面接过机枪,向伏在水沟里的敌人连射了两梭子弹。敌人一时被压住,他命令司号员立即吹收军号,并大声喊道:“快缴枪!快撤走!快缴枪!快撤走!”在机枪的掩护下,部队迅速撤出战斗,朝着树德乡而去。

  天,不知不觉地黑下来了,又下起了大雨,队伍很快消逝在茫茫的雨夜里。敌人惊魂未定。又见雨大夜黑,不敢追击,只是守着一大堆死尸,盲目地打枪打炮。

  这场伏击战打了20多分钟,我们共歼敌40多名,缴获三八式轻机枪1挺、英制盘式重机枪1挺、掷弹筒1具、手枪11支、三八式步枪20多支,还缴获了一批军用物资、文件等。

  第二天,树德乡一带的群众奔走相告,纷纷来到营地观看战利品。不知是谁编了段“三字板”:“独立队,真勇敢;打鬼子,缴‘机关’;打竹崀,敌丧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