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繁华的元朗市区驱车向南,穿过树林和田间小路,群山环抱下,是元朗十八乡杨家村的适庐。这处古朴的老屋建于1933年,主人是原籍梅县的印尼华商杨卫南、杨竹南兄弟。香港沦陷期间,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一处秘密“中转站”,茅盾、邹韬奋等诸多文化名人都曾在此避难,成功逃离日军“虎口”。我的父亲尹林平,就是这场胜利大营救的指挥者之一。
林平1948年在广东东江
父亲的原名叫林平,曾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及第五大队政委。1941年12月,香港总督府挂起白旗,宣告香港沦陷。日军侵占香港后,立即封锁海陆交通要道,大肆搜捕抗日爱国人士。在香港避难的数百名文化精英及其家属处境万分危急,其中包括茅盾、邹韬奋、何香凝、柳亚子等。他们一旦被捕,将是我国的重大损失。
日军占领香港
紧急关头,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多次发出指示,要抓紧展开营救。1941年12月29日下午,父亲和廖承志、连贯、乔冠华来到九龙上海街一栋唐楼开会,桌上放了麻将作掩护。父亲提议,日军既然要赶几十万难民回内地,不如用一招“草船借箭”,将文化人乔装成难民一起撤离。就在那时,日军宪兵突然破门而入,大声问:“什么地干活?”我父亲镇定回答:“麻将的干活!”成功化险为夷。
许多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在东江游击队掩护下,化装成难民插入难民队伍中通过日军的岗哨,涉险离港。图为日军在青山道沿途设置岗哨搜查过路行人。会议结束后,大家马上分头行动,寻找到文化名人后,武装护送他们撤离。由于大多数人都不会粤语,若被拦查极易暴露。为此,茅盾先后搬了4次家。邹韬奋白天居无定所,晚上在港岛铜锣湾登龙街一个鱼档租床板睡觉。当游击队员找到邹韬奋时,他两手一摊,称早已没了办法。队员们带着邹韬奋连夜撤离,登上避风塘的一艘趸船,集齐人后偷渡到九龙。除了日军,撤离途中还有土匪打家劫舍,如果没有游击队武装护送,可谓寸步难行。
游击队员护送被救出的文化人士转移
最终,这场历时11个月的大营救先后救出文化人士、民主人士、知识青年及其家属连同其他方面人士共计800余人。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所有人员平安撤离,无一伤亡。这次营救,被茅盾称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但鲜为人知的是,由于日军占领香港后汇款渠道中断,营救的经费都是通过私人关系自筹的。为使行动顺利开展,父亲向他的好友王显彰提出借款10万港元,王先生了解钱款用途后马上慷慨解囊。据说,这笔钱在当年可买下香港两条街。
1944年2月底,美军飞行员郭纳尔克尔中尉被东江纵队营救至坪山时,与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合影留念
父亲一生正直清廉,为党的事业奋斗,直到去世都没留下一点私人财产。他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2008年,美军飞行员克尔的后人来港寻找当年营救克尔的游击队员,一时轰动全城。一位西方记者揶揄称,我们西方人懂得感恩,而你们却容易忘记历史。他的这句话激发了我——平日里我们或许忙于生计,没什么时间好好总结历史。但“铭记历史”的事情必须有人去做,如果我们不做,未来又有谁做呢?
尹素明与《克尔日记》
就这样,我和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的几名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对100多个人名、地名逐一核实,用了6年时间翻译出版了《克尔日记》,详细记录下东江纵队营救美军飞行员的事迹。最近,我们编写的《带您寻踪抗日游击队香江足迹》一书也已印刷出版,用直观的方式向大众诉说历史。
尹素明向游客讲述中共领导下的香港抗日历史工作中,我和年轻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对日本的看法,不少人都表示非常喜欢日本文化,但说起日军侵略香港的恶行,他们却一无所知。近年来,香港更是出现2019年“九一八”前夕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被暴徒涂污、2020年中学文凭试有历史试题美化日军侵华等事件。可见,我们的历史教育出了多么大的问题!遍览全球反法西斯类书籍,少有提及香港抗战史的。但实际上,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有约80%的游击队员都是本地人,他们英勇抗日,我多么希望这段历史早日编入香港的教科书。
尹素明在新界沙头角罗家祖屋讲解“香港抗日第一家”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100岁生日。73岁的我特别想对年轻人说,党和国家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是无数革命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努力记录历史,传承给下一代,并不是在传播仇恨,而是只有了解历史,才知道自己来时的路,懂得如何走下去。未来,我希望保养好身体,把我知道的故事讲给更多孩子听,让他们永远铭记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香港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尹素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